分享

麻黄汤

 johnney908 2015-01-22

麻黄汤

作者:www.  发布时间:2012-01-17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525
【方药歌诀】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学用导读】 麻黄汤主治病证以无汗为主,有汗能不能用麻黄汤,如汗出是虚寒证,不能用麻黄;如汗出是实寒证,一般不能用麻黄汤,但可变化麻黄汤用量以治之;如汗出是热证,不用麻黄汤,但可用方配伍麻黄。因此,临床中运用麻黄汤与麻黄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一定要辩证地对待。
【医案助读】 面肌神经炎
罗某,女,46岁。半年前出现面肌抽搐,渐渐加重,曾诊断为面肌神经炎,几经中西药治疗,可面肌仍然抽搐,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面肌抽搐,甚于中午,无汗,口淡不渴,舌质红,苔薄略黄,脉无变化。辨为风寒表实证,给予麻黄汤加味:麻黄10g,桂枝6g,杏仁15g,白附子10g,黄芪15g,防风10g,知母15g,炙甘草6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服。二诊:面肌抽搐减轻,又以前方治疗20余剂,诸证悉除。
用方点拨:根据面肌抽搐甚于中午辨病变部位在太阳,因无汗辨为表实证,口淡不渴辨病变证机是寒,舌红,苔薄黄辨为寒证夹郁热,以此选用麻黄汤发汗解表,通达经脉,开泄腠理,加防风祛风止痉,黄芪益气固表,白附子祛面风,化痰解痉,知母清泻郁热,兼益阴和筋。方药相互为用,以发汗通经,散寒祛风,益气清热功效。
寒郁营卫,久而不解,阳气不得入而化热,则可演变为寒证夹郁热,根据病变证机有夹热,其治就要考虑选用清郁热药,这样既治本又求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医辨证】 太阳伤寒证(风寒表实证):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腰疼,骨节疼痛,无汗,或咳嗽,或气喘,或呕逆,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浮或兼紧。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麻黄汤,既是主治太阳伤寒证的基础方,又是主治风寒犯肺证(咳嗽、或气喘,痰稀色白,鼻塞,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脉紧)的基础方,并能主治肌肉关节疼痛寒证。
病变证机:风寒乘机侵入营卫,营卫受邪而抗邪,腠理闭塞,经气不利,以此而演变为卫闭营郁的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发热,恶寒,无汗,或咳嗽,气喘,舌淡,苔薄白,脉浮或紧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 感冒,流行性感冒。
【衷中参西】 合理运用麻黄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感染性疾病,还是治疗细菌性、病毒性疾病,或是治疗过敏性疾病及神经疾病等,都必须符合麻黄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临证选用麻黄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
1、呼吸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2、运动及神经系统: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3、消化疾病:习惯性便秘,隔肌痉挛等。
4、泌尿疾病:急性肾炎,慢性尿道炎等。
5、皮肤疾病:荨麻疹,风疹等。
6、五官疾病:过敏性鼻炎,急性结膜炎,面部痤疮等。
7、妇科疾病:产后高热,急性乳腺炎等。
【中医治法】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西用】 具有增强汗腺分泌、调整免疫能力、增强应激适应能力、镇咳、平喘、抑制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增殖、协同抗肿瘤及增强顺铂对肉瘤S-180、Meth-A的抗癌等作用。
【处方用药】 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甘草炙,一两(3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12g)
随证加减用药:若头项强痛者,加葛根、羌活,以疏达太阳经气经脉;若鼻塞不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通达鼻窍;若肢体酸楚者,加川芎、独活,以行血祛湿通络;若胸满者,加紫苏、香附,以芳香行气开胸;若血虚者,加当归、阿胶,以滋补阴血;若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以健脾益气固表;若阴虚者,加麦冬、生地,以滋阴和营等。
【煎服方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方证研究】 风寒乘营卫失调而侵入,营卫受邪而抗邪,正邪斗争,则发热;卫气积力抗邪而不能固护于外,则恶风寒;风寒袭入,太阳经气经脉郁滞不利,则头痛,身痛,腰疼,骨节疼痛;风寒侵袭,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则无汗;风寒侵袭而犯肺,肺气不降,则咳嗽,或气喘;风寒扰于胃,胃气不降而上逆,则呕逆;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浮或兼紧均为卫闭营郁之征。其治当解表发汗,宣肺平喘,然则风寒得去,表证得解。
方中麻黄宣发营卫,开达腠理,解表散寒,并宣发肺气,止咳平喘。桂枝解肌发汗,通达经气,与麻黄相配伍,增强发汗解表作用。杏仁降泻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调理肺气。炙甘草补益中气,兼益汗源。诸药相互为用,既发汗解表,又宣肺平喘;既能主治太阳伤寒证,又能治疗风寒犯肺证。
【使用禁忌】 太阳中风证,太阳温病证,慎用本方。
an>
4、泌尿疾病:急性肾炎,慢性尿道炎等。
5、皮肤疾病:荨麻疹,风疹等。
6、五官疾病:过敏性鼻炎,急性结膜炎,面部痤疮等。
7、妇科疾病:产后高热,急性乳腺炎等。
【中医治法】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西用】 具有增强汗腺分泌、调整免疫能力、增强应激适应能力、镇咳、平喘、抑制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增殖、协同抗肿瘤及增强顺铂对肉瘤S-180、Meth-A的抗癌等作用。
【处方用药】 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甘草炙,一两(3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12g)
随证加减用药:若头项强痛者,加葛根、羌活,以疏达太阳经气经脉;若鼻塞不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通达鼻窍;若肢体酸楚者,加川芎、独活,以行血祛湿通络;若胸满者,加紫苏、香附,以芳香行气开胸;若血虚者,加当归、阿胶,以滋补阴血;若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以健脾益气固表;若阴虚者,加麦冬、生地,以滋阴和营等。
【煎服方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方证研究】 风寒乘营卫失调而侵入,营卫受邪而抗邪,正邪斗争,则发热;卫气积力抗邪而不能固护于外,则恶风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