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变化初探

 huangailan 2015-01-28
       阴阳变化初探
   我们学习中医,必须要明白阴阳两气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明白这个,就会很容易被疾病的表现所欺骗,到时就会施治出现错误,令病情恶化。我这里讲的,是中医对阴阳的一些基础认识,希望大家能记住,其实中医的基础经典《黄帝内经》已经将这些阐述的很清晰了,只是其内容比较复杂,让大家去读的话,比较不容易出成绩,故此我在这里讲一些简单的。中医诊病,必须先查明病家阴阳的变化,以此为纲,方可论治。阴阳的变化诊断对了,那么你治疗起来,便不会出现差错了。
   我们平时看到病家身体的变化虽然繁琐,但总归起来,逃不出阴阳二字:所谓症状有阴阳、脉象有阴阳、而药物也分阴阳。从症状而言,病邪在体表为阳,在脏腑为阴;热为阳,寒为阴;病在上为阳,病在下为阴。人体内的气出了问题,为阳;血出了问题,为阴。患病后,好动为阳;不喜动,为阴。患病后话多为阳,话少为阴;患病后喜欢看明亮事物的,为阳;喜欢呆在暗处的,为阴。如果一个人阳气很虚弱,他呼气会觉得困难;如果一个人阴气很虚弱,他吸气会困难。阳气出现病变的人,不能趴着休息;阴气出现病变严重者,不能仰着休息。就脉象而言,浮大滑数之类,属于偏阳脉象;沉微细涩属于偏阴脉象。药物中一些喜欢升或发散的,属于阳;而一些喜欢清降收敛的,属于阴。辛热类药物属于阳,苦寒类药物属于阴;对气作用大的药物属于阳,对血作用大的药物属于阴。容易动走的药物属于阳,不易变化的药物属于阴。这是医道的精华所在,虽然不易运用,但需要列表记下。
   大家辩证的时候要注意,就人体阴阳变化而言,阴病时阳气也会出现疾患,而阳病时也会有人出现好静的疾病。故此需要大家参考问诊妙法录,来分辨人的疾患。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阴阳变化,是医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人体出现疾病,无非是阴阳不平衡罢了。医道虽然玄妙,但是大道产生阴阳,这是根本所在。如果要细化起来,那么便可将之往水火上推论。我们都知道,我们体内的水火变化,是此消彼长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们身体内的水火,实际出于一源。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因为咱们的观念里,火的性情本就炎热,而水的性情却是十分寒凉。它们之间,怎么可能同源呢?这是因为火的性格炎热,若是不加以水去压制,它必然会焚毁一切,最后自己也就灭了。而水的性情寒凉,若是不用火去温暖,那么它必然会冻结一切,那么万物便不能生存了。水火之气,有如呼吸,其动作差异很大,却可以治疗大的疾患,而且还是联手。水火在我们体内,被称作元阴元阳,也叫先天元气。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家还需要好好思考,才能明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