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诊妙法录之问胸篇

 huangailan 2015-01-28
       中医学中的胸部,一般指膻中穴附近的这个部位,膻中穴的位置:如果男性寻找的话,可以拿一把尺子横在两个乳头之间,您的两个乳头中间那个平均距离的点,就是膻中穴了;女性查找比较困难,需要从中间开始数胸肋,人的正中线所在的第四根胸肋的位置就是膻中穴了。这个位置有个特点,就是它也属于人体脏腑的重镇。它向上一点,就是心肺所在,向下一点,就是其他脏腑所在。所以一般人得了病,这个部位都会比较痛苦。我们去查阅书籍的话,就会发现,很多疾病,都会在这个部位有反应。
  
   大家平时诊病的时候,必须要去探查这个部位的情况,这样才能确定有没有邪气在体内,以便于判断用药是该补还是该泄。凡是胸腹部很胀很满的情况下,不可以只用补药;凡是胸腹部不胀满的情况,不可以单独使用攻邪的药物,这是用药的基础。大家要注意单独两个字,比如您腹部很胀满,我给您用一些大补的药物,这就不对了,需要攻守得当,先照顾到您胸腹胀满这个前提。但是大家要注意一点,就是痞和满是两个概念,必须要区分开。满的情况,是指这个人胸腹部位很涨,按上去觉得很硬,这是有强大的邪气在里面的表现,必须要用攻邪药物驱除。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想吃饭,平时不知道饿,吃饭纯粹是为了执行任务。这个时候按一按,你就会发现虽然肚子感觉很涨,但是按的时候里面并不是很硬,只是有股气在,似有似无的感觉,这就是痞气的问题了。这种情况,往往不是邪气的缘故,但是也不排除邪气跑到了胸中的可能,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脾土虚弱,不能运化的缘故。
  
   有些医家不懂得辩证的道理,但凡见到不爱吃饭,胸闷的,不管其是不是真的胀满,就随意下药,这样一下子就弄反了,问题往往会很严重。有时候病家病于脏腑虚弱的,必须要用补药的,也必须认真辩证,不要乱用。能不能用补,就在于其胸腹部是不是真的胀满,如果你辩证后觉得是真的胀满,那么用药也需要慢慢加量,在没有起到反效果后,再加大用量,这才是用补药的高明之法,凡是一上来就开大量补药,而病家又不是属于病危类病人的这类医生,基本属于会让人无奈的那种。有一种情况,就是阳气将要飞散或阴气快要消亡的那类疾病(大多属于很难不死的),这种情况,是不容大家用小剂量药物的,但是也必须要去问病家胸腹的感觉,如果病家虽然是虚弱之症,但腹部胀满,那么就属于虚不受补的体质,这时候如果一味的用补药,那么结果很可能就是您要吃官司了。大家看武侠小说里某人快死了,某大侠一上来就喂千年人参,这样吃人参,基本要害死三分之二的食用者的。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平时用饮片或中成药的时候,不要随便改变药量,有些药物,一旦量变化了,药性也会变化,比如红花养血,但是量一旦大了后,就会变为破血药物了,这个一定要注意。
  
   中医诊病,是针对病人的体质用药,在西医看来是同一种病的,中医的方子很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中西医的不同之处,大家在这个观念上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很郁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