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骨头“松”人过中年应定期检查

 刘燕燕 2015-02-02

  冬日里由于不慎滑倒摔伤而引起的骨折有很多。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但或许有些人不知道,老年人的这种骨折看似是意外,实际上却极有可能是由骨质疏松所致。而且这种骨折的“意外”,完全有可能避免。专家表示,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老化,它既非致命性疾病又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事实远比大家所想的要严重。

  据统计,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例更是高达1/3。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而存活人群中约有50%会致残,不仅生活无法自理,而且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人过中年应定期检查

  很多老年人以为骨质疏松和白头发、老花眼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老年病”。专家强调,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只要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9字口诀,就能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通常,骨质密度在30到35岁左右时达到骨峰值,之后便会因钙质流失而开始下降,尤其以女性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适时检测骨密度,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质量的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骨密度高低可作为预测骨折几率的重要依据。若不及时干预,极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或在微细碰撞时发生骨折。

  此外,中年女性和绝经后妇女、老年男性、儿童以及缺少运动、长期饮酒和喜好饮用碳酸饮料的人,均易受到骨质疏松症的袭扰。

  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专家指出,一旦确诊存在骨质疏松症,一定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否则,一旦发生骨质疏松骨折,不仅患者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而且会增大再骨折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专家指出,预防骨折的措施主要是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要加强防摔、防碰、防跌倒措施;提倡合理营养和膳食,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并减少盐的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戒除烟、酒嗜好;及时治疗影响老年人视力的疾病,如白内障;正确使用镇静剂;已有骨质密度明显下降的老年人,及时应用药物干预;老年人要预防跌倒,室内要光线充足,地面要整洁干爽,切勿堆放杂物。浴室及厕所,宜安装牢固的扶手及防滑垫,切勿举高取物,常用物品,应放近腰部位置的高度,要收好过长的电线,以免绊倒。

   老年人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太天真

  不少中老年人将补钙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但由于不得要领,补钙后对骨质疏松仍未能有效控制,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补钙的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一: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单纯补钙可以部分延缓骨质的流失,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骨质疏松的问题。因为多补钙未必能使钙有效地被人体吸收。长期单纯地补钙可能导致便秘,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来说,还会出现肾结石。影响钙代谢的主要激素有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和降钙素,中年妇女因为更年期或缺乏户外运动,都会使雌激素浓度下降,维生素D合成减少,肾、小肠对钙的重吸收减少。不良饮食习惯,如多喝可乐,吃肉类等含磷高于钙的食物,嗜烟、酗酒,都会导致骨钙流失。

  误区二:血钙低就是缺钙。一些人认为,化验单上血钙低就应补钙。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因为人体中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血钙只是满足生理需要,维持动态平衡的一小部分,血钙水平受到机体各种激素的调解,基本保持正常水平。所以,血钙正常与否,并不说明是否缺钙。衡量体内是否缺钙,应做骨密度检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