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万山讲《伤寒论》之医案总结2

 学中医书馆 2015-02-08
医案 28
    老妇,寒战,发热,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尿常规化验红细胞满视野,以急性膀胱炎收住院。抗菌后,两天高热退,一周尿化验及培养正常。但小便频数,量少。后出现夜间狂躁,心烦,服镇静药睡后,手仍按小腹。数天无大便,舌红苔黄厚干燥。予五苓散合桃核承气汤。服一剂后,小便量多,大便两次,当晚不狂躁。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评语
    此案膀胱蓄水与蓄血证皆有。小便不利,舌苔厚干燥为膀胱蓄水,气化不利所致。狂躁,心烦,少腹部不适,舌红苔黄为血热互结所致。膀胱蓄水与蓄血两者皆有,故合方治之。此为合方治难病。
    西医治疗仅杀灭细菌,但未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中医治疗正有恢复膀胱气化之功,故用之有效。

医案 29
    男,青年,再障晚期,全血细胞减少,出血倾向明显,不敢刷牙但牙龈常布满血痂,面色苍白,爪甲不华,畏寒蜷卧,盛夏仍盖棉被,大衣等。因合并感染而高热,予银花,连翘,公英,地丁,石膏,知母等苦寒、甘寒之品,不效。请宋老会诊。令放两杯水,一冷一热。患者先欲取冷水,但触之即缩手。后取热水,饮一口而徐徐咽下。宋老予四逆加人参汤:炮附子 10克 干姜 10克 红参 10克 炙甘草 6克。因思之大热之品,下短期医嘱,日一付,以观后效。服之,体温渐降。一周后体温恢复正常。
原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评语
    此案为真寒假热证,虚阳浮盛于外而高热。故用四逆加人参汤使阳回而热退。
医案 30
    某,自觉脐下悸动,触之为腹主动脉搏动,乏力,小便少,舌淡苔水滑。予苓桂枣甘汤。服数剂后,诸证缓解,但腹主动脉搏动仍可触及。
医案 31
    某,自觉脐下悸动,时快时慢,时作时止,触之腹直肌跳动,小便少,下肢浮肿,舌胖苔水滑。予苓桂枣甘汤。诸证缓解,但腹直肌跳动仍可触及。
原文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白术甘草大枣汤主之。(65)
评语
    心阳虚,水饮上冲,故发悸动。小便不利,为水饮内停,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舌淡胖苔水滑为水饮内盛之象。从上两案可以看出,脐下悸动为自觉之证。
医案 32
    陈老(陈慎吾,下同)曾治某女,长时间低热,养阴清热益气等法治疗皆不效。后见此女有小便不利,下肢轻度水肿。予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两剂而热退病愈。
原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评语
    小便不利,下肢水肿为水邪内停之象,故用此方利水以通阳。
     关于本方,去桂去芍,存在争议。但以此案见之,应以去桂为是。若是去芍,应有医案之凭证,但并见去芍之有医案为证。主去芍者多以此条在太阳病篇中,疗太阳病应用桂。临床不证,此种推断又有何意义?。
医案 33
    女,中年,溶血性黄疸。腹部仅傍晚胀,叩之如故。不觉乏力,舌淡胖,苔厚。虚实夹杂。予厚朴 6克 生姜 3片 半夏 10克 甘草 6克 党参 20克。两剂后,腹胀更甚。问于胡老。仍用原方,剂量调整:厚朴 20克 生姜 15克 半夏 15克 甘草 6克 党参 6克。七剂愈。
原文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
评语
    此方用于虚实夹杂之证,虚三实七,故攻三补七。对于其剂量,有方歌曰:“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初诊用方,补益过重,故不效。二诊剂量,以泻为主,符合病机,故用之有效。
    此方用于腹部脐周胀满,若用于胃脘胀,效果亦不佳。
医案 34
    某空军干部,肥大性脊柱炎,故脊柱、关节疼痛;慢性溃疡病,故胃脘疼痛。结合舌脉辨证,予小建中汤。一周后,胃疼,脊柱关节疼痛皆缓解。后以蜂蜜代饴糖,因过敏,面部浮肿。
原文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
评语
    小建中汤中饴糖不可替代,以此案知之。
医案 35
    女,青年,武术教练。美尼尔综合症,眩晕,中西药治疗半月有余,不效。盛夏仍头包头巾,穿厚衣仍无汗,面部色白,面腿浮肿,小便量少,口干不喜饮,舌淡嫩。予真武汤。一周后诸证缓解。再服七剂而愈。
原文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评语
    盛夏着头巾,厚衣仍无汗,为真阳衰微之证。眩晕为水邪泛溢冲上所致。面部色白,面腿浮肿,小便量少,口干不喜饮,舌淡嫩,皆为水邪内盛之证。故用真武汤温阳利水。
医案 36
    某,老年,腿疼从腿部向下肌肉痉挛。受凉,用力而加重。现拄拐杖走路,心情不舒。与芍药甘草汤加味:芍药 30克 炙甘草 10克 伸筋草 10克 木瓜 10克 炮附子 10克 苏梗 10克。服用六十剂而愈。可以用扁担担水。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做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29)
评语
    芍药甘草汤有较好舒缓筋脉之效,用于经脉拘急之证。《朱氏集验方》称之为去杖汤。以此案看来,为不欺后人之语。
  郝万山讲《伤寒论》之医案总结(十一)(2007-08-30 22:19:42)标签:学习公社 郝万山 伤寒论 医案 结胸 大陷胸汤   分类:鸟悟中医 
医案 37

    某,学生,胃疼,夜间尤甚,影响饮食及睡觉。校医务室与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等温中补虚药。胃疼不缓解,血压反升。后发现肚脐两侧有数条血印,为手揪肚皮所致。后予清胃热药,诸证缓解。
原文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如何?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脏结也。(128)
评语
    虚证喜按,实证拒按,此为常理。因按压会使按压局部皮下筋肉血脉紧张。揪为提拉,与按压相反,使提拉局部皮下筋肉血脉疏松。故喜揪为实证。
医案 38
    王季寅先生作《同是泻药》篇曰:民十八四月某日,狂风大作,余因事外出,当时冒风,腹中暴疼。余夙有腹疼病,每遇发作,一吸阿芙蓉,其疼立止。不料竟不见效,服当归芍药汤加生军一剂,亦不应。时已初更,疼忽加剧,家人劝延针医。余素拒针,未允所请。至午夜,疼如刀绞,转侧床头,号痛欲绝。无何,乃饮自己小便一盅,始稍安。已而复作,状乃如前。黎明家人已延医至矣。遂针中脘,以及各穴,凡七针。行针历五小时,痛始止。据该医云,腹部坚硬如石,针虽止疼一时,而破坚开结,非药不克奏功。因拟顺气消导之方。
    余不欲服,家人再三怂恿,勉进一剂,病不稍减。翌日,家人仍欲延前医。余坚辞曰:余腹坚硬如石,决非顺气化痰所能奏效,惟大承气或可见功,因自拟生军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三钱,芒硝五分。服后,时许,下积物甚多,胸腹稍畅。
    次日,胸腹仍觉满闷硬疼,又进二剂,复下陈积数次。元气顿形不支,因改服六君子汤三剂。后元气稍复,而胸腹满疼,仍自若也。更服大承气二剂,不惟疼痛丝毫未减,腹中满硬如故,而精神衰惫,大有奄奄欲毙之势。因念攻既不任,补又不可,先攻后补,攻补兼施,其效犹复如此。生命至是,盖已绝望矣!谈次,忽忆伤寒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始痛,大结胸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不待按,即痛不可近。余之初病,即胸腹坚硬如石,号痛欲绝者,得毋类是?惟大结胸以大陷胸汤为主治,此汤之药仅大黄、芒硝、甘遂三味。硝黄余已频服之矣。其结果既如上述,加少许甘遂,即能却病回生耶?兴念及此,益旁皇无以自主。既思病势至此,不服药即死,服之或可幸免,遂决计一试。方用生军二钱,芒硝五分,甘遂末一分。药既煎成,亲友群相劝阻,余力排众议,一饮而尽。服后,顿觉此药与前大不相同,盖前所服硝黄各剂,下嚥即觉药力直达少腹,以硝黄之性下行最速故也。今服此药,硝黄之力竟不下行,盘旋胸腹之间,一若寻病者然。逾时,忽下黑色如棉油者碗许,顿觉胸中豁朗,痛苦大减。四五剂后,饮食倍进,精神焕发。古人所谓用之得当,虽硝黄亦称补剂者,于斯益信。惟此汤与大承气汤,只一二味出入,其主治与效力有天渊之别,经方神妙,竟有令人不可思议者矣!嗣又守服十余剂,病已去十分之九,本可不药而愈。余狃于前服此汤,有利无弊,更服一剂,以竟全功。讵药甫下咽,顿觉心如掀,肺如捣,五藏鼎沸,痛苦不可名状。亟以潞参一两,黄耆五钱,饴糖半茶杯,连服二剂,始安。余深奇同是泻药,初服硝黄,则元气徒伤,继加甘遂,则精神反形壮旺。故详述颠末,而为之记。(录《医界春秋》)细按本篇实有无上之价值。何者?病人服医者之药,每不能详言服后之变化,惟有医者服自疏之药,乃能体察周详,言之有物。观王先生之言,今服大陷胸后,硝黄之力竟不下行,盘旋胸腹之际,一若寻病者然。可谓一言发千古之秘,胜于后世注家之书,徒以空谈为依归者!此实验之所以可贵也。
原文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37)
评语
    大承气汤为腹部疼痛拒按,病位偏下。大陷胸汤为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病位偏上。此案有胸部不适,故用大陷胸汤而见效。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此案末次服大陷胸汤,实为过度用药攻邪所致。攻邪药伤正,余邪应用食物扶正,使正气抗邪而出。
 
医案 39
   辽宁盛夏,产后门窗紧闭,产妇身穿棉袄棉裤,睡热炕头,大烦渴不解,欲饮冷水,大汗出,脉洪大,舌红。刘老(此时正年轻)于屋内水缸取凉水一瓢。产妇饮半瓢之后,战汗,二十分钟后发热,再半小时后汗出。汗后一小时体温下降作解。
医案 40
    气功师,于东南亚讲学,后发热,当地治疗无效。返京后于某部队医院做各种检查,怀疑为国内不知名传染病,隔离。诊之,苔白腻,厚不见底,舌翘起后下面红。寒湿瘀滞,阳气内郁。予三仁汤加减。当晚服,夜晚十一点,全身寒战,众人按摁不住。二十分钟后发热,无汗。再二十分钟后汗出。后热渐退,次日下午体温正常。
原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于柴胡汤。此虽已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149)
评语
    此两案为战汗做解。案39为冷水激起体内正气而战汗做解,案40为祛湿之后正气恢复而战汗做解。而149条为服药后正气得到药力之助而战汗做解。但输液反应也为寒战发热,可引起低血压,休克,可致死亡,需细心辨别。
医案 41
    女,22岁。食量超出常人,片刻可食两斤肉,两斤米饭。饭后呕出,故体重并不超重。协和医院透视为巨大囊状胃。起于部队服役时,喜食馒头,逐步加量,至所食馒头可以从手臂排至肩膀。诊为神经性多食症。口臭,舌红。予大剂白虎汤合苦寒之品。数剂后愈。
原文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评语
    胃有热则消谷饮食,故用白虎汤合苦寒药清消胃热而有效。而条文中饥不能食为邪热不能消谷饮食所致,非胃热,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
医案 42
    某,糖尿病,口渴多饮,乏力,予白虎加参汤合六味地黄丸。三月后,降糖药停用,血糖正常,尿糖阴性。
医案 43
    某,女,口渴,未言数语即饮水两杯,两眼深陷,鼻骨高耸,嘴唇菲薄,口露白齿,两腮无肉,面色古铜,欲哭无泪,不思饮食,舌光红无苔。起于众人劳动而口渴不饮,小便忍耐不解。回家后,边喝水边小解,如此反复,一夜未眠。故得之。诊为神经性多饮多尿症。病后体重从164斤减至70斤。予白虎见人参汤合缩泉丸、生脉饮。基本此方不变。期间偶有感冒而调方。面转红润,舌渐有苔,食量渐增,三月而愈。
原文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评语
    两案为胃热而津气两伤,故用白虎加参汤。虽有动物实验证明白虎加参汤可以降低血糖,但案43并未出现低血糖反应。中医治病毕竟根据辨证论治,辨证准确,用方合适,即可疗效确切。
医案 44

    某,肝移植术后,心烦易怒,难以入睡,全身疼痛,使用最高级麻醉药仍不能缓解。某日突然不痛,不暴躁,不心烦,神安。十二小时后亡。
原文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
评语
    原条文中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似乎不属危证,实为邪气阻遏正气,正气无力抗邪所致。正如医案所述,患者诸证皆消为死亡之前见证。临床审证应动态观察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医案 45
    老妇,年近九旬,长期卧床,大便干燥,长期使用开塞露,甚则以手助排便。依伤寒论法制蜂蜜栓。使用三四个后排便通畅。
医案 46
    小儿,长期食用牛奶及多种含人工添加剂食品,便干,肛裂,大便时使用开塞露,后使用蜂蜜栓两次,大便通畅。
原文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233)
评语
    蜜煎方适用于老人及小儿津亏便结证,远期疗效比开塞露要好。
医案 47
    老妇,黄疸,消瘦,高热,西医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神昏,怀疑胰头癌。数月前,约每周五晚感冒,先寒战后高热,服用或不服药,热可止,伴上腹痛,次晨尿黄。于病房诊之,手背汗孔开,汗液持续渗出。予大柴胡汤加海金砂,金钱草一剂。服药后,当晚大便,便后神清。次日晚便后排出结石如黄豆绿豆大二十余粒。后热退黄疸消。
原文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08)
评语
    手背汗孔开,汗液持续渗出即为濈然汗出,为体内燥热邪气逼迫津液外越所致。原文为阳明腑实内结,医案为邪结少阳之腑。
医案 48

    女,心烦,失眠,焦虑紧张,面色苍黄,手脚冰凉,后半夜膝盖以下仍凉,易激惹,脉沉。予四逆散、小柴胡汤合二陈汤。诸证愈,面色转红润。
原文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而紧者,与小柴胡汤。(266)
评语
    脉沉亦为少阳主脉。故用小柴胡汤,使肝气舒达,胆气疏泄而诸证愈。
医案 49
    某科长,精神忧郁症,无法工作。思维迟钝,动作迟缓。予柴桂温胆定志汤,配合西药抗抑郁药。三月后继续上班,仅服西药,后升为处长。
原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评语
    柴桂温胆定志汤为郝老师治疗精神忧郁症之经验方。以柴胡桂枝汤中桂枝甘草,温心阳,助胆阳。温胆汤化痰浊,理三焦气机。针对痰浊蒙蔽清窍之思维迟钝。千金要方定志小丸(人参、茯苓、菖蒲、远志),治疗忽忽喜忘,朝发暮差,暮发朝差。与精神抑郁症晨重夜轻相符。故加入之。
    柴桂温胆定志汤组成:柴胡10g  黄芩10g  桂枝6~10g  赤白芍各10g 陈皮10g  茯神20g  枳壳10g  法半夏10g 天竺黄10g  党参10g  菖蒲 6g  远志10g  炙甘草10g  炒枣仁20~30g  生龙牡各30g(先煎)。
    心烦焦虑重,去桂、芍,加焦山栀10g  莲子心2g ,痰盛加制胆星10g。更年期抑郁症,配合加减二仙汤(仙灵脾  仙茅当归  巴戟天  黄柏  知母  山萸肉  天冬  生地黄)产后抑郁和经后抑郁,合四物汤。
医案 50
    农村妇人,夜间谵语,独语如见鬼状已半年余。起于半年前月经适来,感冒,高热,夜间谵语,月经止而热退,诸证消。后每逢月经期夜间谵语,两胁胀疼。某日适发,以手捶两肋,伴见谵语,期门处血脉扩张。右侧期门放血,加拔罐。神清,诸证不发。
原文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143)
评语
    此为刺期门放血治疗热入血室,刺之以泻实,故病愈。
医案 51

    1976年,郝老师暴食后坐火车,下车住潮湿环境。次日上午高热38oC,胸至腹胀满,不吐、不恶心、不利,舌苔白厚。刘老予三仁汤加减,当晚服之而腹泻不止。泄后不觉无力,腹部不适反减。三天后不腹泻,诸证愈。
原文
伤寒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当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评语
    三仁汤并无泻下之功。此案服之泻下,实为三仁汤宣通三焦气机,使被寒湿浊气所遏之脾阳恢复,驱除寒湿浊邪外出所致。故泻止后而诸证愈。
医案 52
    上海河豚鱼集体中毒,时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的程门雪诊之。有部分患者为真阳衰微之证,予通脉四逆汤家人尿猪胆汁。上海药房没备猪胆汁,家属自寻猪胆汁。寻得者生,没寻得者死。
医案 53
    高龄老妇人,肺炎伴感染中毒性休克,西药用抗菌药、升压药,中药用参附汤、人参四逆汤、参附注射液,但血压不回升,脉不出,四末湿冷,末梢青紫。针刺内关,脉出。随即,脉止,呼吸停,亡。
原文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315)
评语
    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破既阴回阳,又补津血、增阴液,为不可或缺之药。故案52得之者生,无之者死。
    案53为针刺调动体内之正气,将仅存之残阳暴露于外,导致阴阳离绝,故亡。
医案 54
    患儿,脱肛,以手指点百会穴,数分后,肛门回缩。
医案 55
    残疾人,急性腰扭伤,双上肢残缺,取其脚背压与手背腰痛点相对应压痛点。刺之。
原文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325)
评语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为中医针刺治疗的一个特色,因人体为一统一整体,上下左右相对。案54为郝老师父亲的治疗验案。此法只适用于小儿,因小孩稚阴稚阳之体,脏器清灵,一拨就应。类似上病下取的疗法还有肩关节周围炎取髋关节,踝关节急性扭伤按摩腕关节,网球肘取膝关节周围穴位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