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悲惨分子” 或为所有压力和焦虑感受的根源 大脑“悲惨分子”或为压力来源?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大脑里的“悲惨分子”,它可能是导致所有压力和焦虑感受的根源。英国一家医药公司的一支研究小组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X射线机器之一研究大脑的脑下垂体。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知道腺会通过释放压力化学物质,从而控制压力、沮丧和焦虑等情绪。现在科学家发现这种反应是由蛋白质CRF1引发的——它位于脑垂体细胞的外膜。 它通过下丘脑检测压力分子。下丘脑是大脑的一部分,能够产生控制体温、饥饿和情绪的激素。它会挑选其中一些分子,引发母细胞释放导致压力和焦虑的激素。 ![]() 压力和焦虑会改变人的嗅觉 上月,在美国的《医学日报》中报道,美国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者发现,人在面临高度压力和焦虑的时候会觉得环境中原本中性气味变臭。通过绘制嗅觉分布图发现压力和焦虑会暂时性的将嗅觉中心与情感连接在一起,从而导致改变了人的嗅觉。 实验方法及过程:参试自愿者首先被要求评估一系列的气味,评判出自己认为的良性气味和中性气味,随后受试者配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备,接触一系列让人不安的文字或图像,使受试者产生压力和焦虑的情绪,再返回到原先评估的气味当中重新做一次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在第一次评估时认为的中性气味,在第二次评估时做出了负面评价。 在气味处理过程中,通常仅是嗅觉系统被激活;然而当人们变得焦虑时,情感系统就融入了嗅觉处理系统之中;因而他们对气味感知的愉悦性就会降低。随着焦虑感的增强,这种负面效应就更为明显。这种“难闻”的气味又会使焦虑感更为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现实压力与盲从效应致焦虑情绪泛滥 压力和焦虑不同,但是它们同样威胁你的身体健康 很多美国人正在遭受焦虑或者压力带来的痛苦,或者这两个都缠着他们。我们要点明的是其实压力和焦虑是不同的这一点很重要。MedlinePlus这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强调说焦虑表现为多种症状,比如说焦虑会导致恐惧,不安,担心。 很多美国人正在遭受焦虑或者压力带来的痛苦,或者这两个都缠着他们。我们要点明的是其实压力和焦虑是不同的这一点很重要。MedlinePlus这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强调说焦虑表现为多种症状,比如说焦虑会导致恐惧,不安,担心。另一方面,压力会放大我们某些情绪或者使我们身体紧张,这都是由于一件事情或者是一个想法所导致的我们感觉到沮丧,生气,紧张。尽管它们俩经常交替出现,但焦虑和紧张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 在我们深入探究焦虑和压力之前,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感觉到有压力或者是焦虑的时候和我们忙碌的时候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很多人们生活在很忙碌的世界里,他们每天都有活动,他们每天都要肩负责任。有时候过于忙碌会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正巧这个时候我们有一大堆的事情去做。压力和焦虑让我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感觉到非常紧张,可这时忙着忙碌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占据了我们一整天。有时候忙碌会导致焦虑还有压力,但并不意味着因为我们很忙碌所以这就有压力这一观点是成立的。 所以,为了帮助我们明白当我们感觉到压力或者是正在经历焦虑的时候,我们把这两者都看的透彻一点,那么从焦虑开始研究。 正如美国心理协会说:“焦虑是一种症状,这意味着焦虑很明显的导致了我们情绪和身体的不协调这会使我们产生忧郁症。而焦虑经常表现为肌肉紧张,烦躁不安,有大难来临的感觉,甚至焦虑的想法也会产生。这些焦虑的想法包括由于心受了创伤。这其中有对自己死亡的恐惧,或者是感到尴尬或羞辱,或者担心其他的可怕事情的发生。有时候身体会感到不安,这会让我们感觉到心悸,出汗,头晕,气短这些症状。经常焦虑确实是指示着我们的健康产生了问题。 在某些情况,焦虑可以导致焦虑症。这不仅仅是你偶尔产生心悸;焦虑症也包含着其他问题。我这里列举了一些: 广场恐惧症-对离家的恐惧或者害怕去一个很难回家的地方 泛焦虑症-有着慢性的高度焦虑心理 强迫症-一种重复的思想侵入你的大脑或者是它强迫你一遍又一遍的做着某件事情 恐慌症-一种急切的激烈的像波浪一般的恐慌席卷你的心 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病是在你生命中发生了一件令你终身恐惧的事情的结果 特定恐惧症-对某个场景或者事情的激烈的不合理的恐惧 社交恐惧症或者是公众演讲恐惧症-对于自己将要负责任的和其他人互动感觉到极端的恐惧 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解释道:“短暂的紧张是正常的,比如说你在公众面前讲话,而焦虑常常会导致焦虑症,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持续6个月之久。尽管很多焦虑症患者有不同的症状和原因。但总而言之,所有的症状和原因都是过度的不合理的恐惧造成的。: 压力,在在另一方面来说,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心理疾病的症状,尽管它也可以成为心理疾病。Medlineplus解释道:“压力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小压力会帮助你完成一件事情。但是所有人对压力的反应并不相同。”人们压力很高会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身体反应上,比如说,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呼吸紧张,出汗,颤抖,感到眩晕,便溏,尿频,口干,感觉问题无从下手。有时候,有些人甚至会觉得很糟糕,这都是因为压力控制了他们的脾气。这种人会感到疲倦,而且他会经常带着问题睡觉。他们会经常做噩梦或者他们有性问题。 在很多方面,压力导致焦虑,而焦虑会反作用于压力。压力来自于很多问题: 开始一个新的工作 失业 来到一个新的学校 结婚 离婚 生了宝宝 分手 受了来自好朋友或者恋人给的感情的伤 所有的情况都有治疗的方法。这里也会提供一些有助于解决压力和焦虑的方法。以下就是美国焦虑和抑郁协会提供的方法: 休息。练习瑜伽,听音乐,冥想,做个按摩,或者学习放松技巧。不要想问题 吃营养均衡的食物。不要省掉任何餐。要选择健康,补充能量的零食。 限制酒精和咖啡因,因为它们可加重焦虑从而引起恐慌症。 得到足够的睡眠。需要强调的是,你的身体需要更多的睡眠和休息。 日常锻炼会让你感觉良好,让你更加健康。看看下面的健身秘诀。 深呼吸。吸气,慢慢呼气。 慢慢数到10再说话,如果有必要的话,数到20。 做最好的自己。不要追求完美,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求自己是必须的。 接受你无法控制一切。把你的压力这样看待:这真的是你想到的最坏的么? 幽默。笑容可以让你走的更远 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用积极的想法来取代消极的想法。 介入。志愿者或在你的社区找到另一种方式活动,创造一个交流圈,让你从日常压力得到休息。 明白是什么让你焦虑。是工作,家庭,学校,或其他?写日记的时候,可可以释放你的压力和焦虑。 和别人谈谈。告诉家人和朋友你不知所措,并让他们知道他们怎样帮助你。有必要的话告诉医生或治疗师的寻求专业帮助。 不要嘲笑任何压力或焦虑,这是因为它们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压力和焦虑可能像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对心脏有害,它们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导致心脏病。若是你有过重的压力或焦虑应该向医生寻求帮助。 作者:Rayshell Clapper 寻找真正的原因:生存压力的焦虑? 作者:王春永 一位地位很高的高级白领,乘着热气球去出差。他经过一片草原时,看到草原上有一群羊。他一时兴起,就把气球降落在草原上,并找到了牧羊人开始攀谈。 他先自我介绍,接着心血来潮地向牧羊人表示:他有办法帮忙确认散布在草原上的共有几只羊,唯一的条件是,若算得正确,牧羊人得送他一只羊。 牧羊人心想,反正最多送给一只羊也没什么了不起,就答应了。 于是,这位白领从热气球上搬出一堆仪器,从超级电脑、雷射测距到卫星定位仪,一番忙碌之后,答案终于出来了。他很有信心地说:“一共九百零一只。” 牧羊人惊讶地回答:“接近了,只多算了一只,误差是九百分之一,你还是可以挑一只羊做为酬劳。” 白领心里有些纳闷,利用这么多精密的仪器,忙碌了这么半天,怎么还会多算了一只。他心里有点不好意思,直觉地就抱起了一只看来最丑的羊,准备带走。 牧羊人瞪大了眼睛,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就在他的热气球要起飞之际,牧羊人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喊道:“你可以挑一只大点的羊,但是请把牧羊犬还给我!”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找到自己穷忙的真正原因,报几个学习工作技巧的培训班,或者读几本教你如何提高效率的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认识根源寻找真正的原因。 产生“穷忙族”的原因众说纷纭,归纳一下无非有以下几种,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令个人生存压力增加,盲从、攀比心理滋生、欲望膨胀和个人期待值过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户籍、收入分配、教育等诸多领域体制性的落后,使精英“寡头化”和底层人“固化”,形成“M型社会”;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流动困难等。 有调查显示,“穷忙族”自己认为,忙碌的首要原因是社会压力过大,竞争激烈(60.9%);其后原因依次是:“穷忙族”缺少合理的人生和职业规划(48.9%);起点太低机会太少(39.5%);太急于求成、反而容易受挫(26%);盲从、随大流(24.5%);耐心不够(18.8%)。 英国《金融时报》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解释是这样的:“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拼命工作,甚至自愿加班。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来自焦虑——对于失业的焦虑,对于生存压力的焦虑。” 据日本专家统计,过去10年美国的工作狂增加了5成,日本增加了7成,中国增加了4成。中关村的“加班族”在北京闻名遐迩,以致中关村附近写字楼“左岸工社”的广告就是一只黑虫子,推崇理念是工作即娱乐的16小时工作论。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这个物价上涨、股票暴跌、压力指数飙升、情感缺失、能源紧缺的时代,一切的“穷忙”,最后都会被归结为时间与钱的矛盾。 “穷忙族”之所以喜欢看电视剧《奋斗》,因为他们需要靠修成正果的童话来强打精神。那么,除了电视剧,有没有更实际的摆脱“穷忙”之道呢? 有学者认为,有钱者因为有闲,有多余的时间吸收新知识,更懂得多元化投资,因此可以累积财富,闲暇时还能考证照,念EMBA,加强专业能力,升迁更加快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反过来,“穷忙族”为了养家糊口,甚至要同时兼好几份工作,没有时间投资自己,到最后变成恶性循环,忙个不停,但脑力退化速度越来越快,竞争力越来越弱。 这种研究必然会导致一个预料之中的结论,实际上也是很多“穷忙族”的选择,那就是“积极充电”。 台湾《商业周刊》曾经给出了一系列教人如何摆脱穷忙的方案,从闲暇时考证照,念EMBA,到学习投资应有尽有。但恐怕这也是往“穷忙族”伤口上撒盐的主意,一方面,为了糊口而终日奔忙的穷忙族,能否抽出时间进入上述步骤是个疑问,另一方面,充电必然使劳碌的他们百上加斤。而且投入时间和精力以后,很可能发现只是白忙了一阵。 这种靠充电来摆脱穷忙的逻辑,不仅治标不治本,反而是把他们送进精神病院的陷阱。 要想摆脱“穷忙”,并没有什么简洁易行的无上妙法,而需要从理念上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更新,重新来认识一下时间、财富、工作直至自己的人生。 压力就像感冒般会传染,当同事不断抱怨,“二手压力”和焦虑便会迅速传遍办公室,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影响。 进行有关研究的夏威夷大学心理学家哈特菲尔德称,人类很易受他人情绪感染,交谈时会不自觉模仿他人的表情、声线、姿势和动作,以代入对方感受。听人吐苦水时,不单会感受到对方的负面想法,自己也会出现压力,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烦恼上,同时下意识做出同样显示受压的身体语言,例如弓起肩膀或皱眉,因为我们尝试认同他人的感受,持续的不满声音亦会成负面情绪的源头。 同时,哈特菲尔德指出,男性、较坚强的人和善忘者较能抵抗办公室压力,但女性因擅于体会他人感受,较易被办公室压力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