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刘禹锡竹枝词的儒家人格精神

 高山仙人掌 2015-02-10

2014-8湖北国学论坛进钟祥】

[转载]刘禹锡竹枝词的儒家人格精神

 

刘禹锡竹枝词的儒家人格精神

 

武汉竹枝词学会  沙月

 

 

竹枝词是一种民歌,一种文人创作的地方民歌。创作竹枝词的诗人,目光向下,先忧后乐,如实记录百姓民生,承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儒家人格精神。这种承续,极大丰富了各地的文化特质,并在新时期,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表现出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了解这种竹枝词现象,让我们追踪溯源,从竹枝词流派创始人刘禹锡开始说起。

一、刘禹锡的竹枝词

刘禹锡是中唐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人称“诗豪”,更是开竹枝词先河的一代大师。因为政治原因,经历了长达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在贬谪期间学习创作民歌体诗作,提升了民歌的地位,使其由“俚”趋“雅”,扩大了其传播的范围,在诗歌王朝的唐代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即一条文人诗歌创作与民歌相结合的道路。这一条道路因为接地气,聚民心,在后世发扬光大,薪火相继,绵绵不绝,成为中华诗歌形象持续独立于世界文学殿堂的中国符号。

刘禹锡所开创的这条道路叫作“竹枝词”。夔地民歌“花儿”“竹枝”等叙事咏俗,将那农事、土俗、民情等,只管一一唱将出来,明快上口,唱的时候,用竹笛、鼙鼓伴奏,边唱边舞。如至今依然在当地流传的一首花儿,是歌咏家政服务的,这样唱道:“北京人雇河间妇,南京人佣大脚三。西蜀省招蛮二姐,花缠细辫态多憨。”还有一首情歌,“江边杨柳一排排,砍根杨柳做船来,千人万人我不渡,单渡情哥到花台”。这种今天在诗歌圈内只能称作是顺口溜或打油诗的民歌,到了刘禹锡手上,就用唐代格律诗歌体裁进行了改造,即在不改变取材方向的前提下,用佩文韵府的106部平水韵,用三平韵七绝格律的两种体式来制作民歌,号曰“竹枝词,人称“有韵的方志”,以诗纪实,以诗记史,活泼朴素,生动清新需要强调的是,从音乐美的角度出发,刘禹锡在竹枝词的韵律上又作了一些改进。一是押平声韵,改变了部分竹枝民歌原先的仄声韵,使曲子更加轻快悠扬。二是注意平仄的搭配。平仄变化,使曲子如行云流水,阴阳上去,抑扬顿挫,又似澎湃的海涛,如原生态民歌一样动人心弦。

到了明清时期,竹枝词创作趋向高潮的同时,其创作格律规范也约定成俗地走向了成熟。我们现在所能看到海内外各种竹枝词作品,都在竹枝词创作规范承传上作了有历史意义的努力。如郁达夫有《日本竹枝词》、郭则沄有《江户竹枝词》、潘飞声《柏林竹枝词》,还有《伦敦竹枝词》、《海外竹枝词》等。如清代中后期大陆出现的中华四大竹枝词“三峡竹枝词”、“岭南竹枝词”、“上海竹枝词”“汉口竹枝词”等

刘禹锡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词》,每首的前两句主要吸取了七绝声律谐婉的特点,后两句又保持了民间传唱的《竹枝词》在曲调上凄凉怨慕的特点,兼有两者之长,并采用谐声双关、重迭回环等艺术手法,使之韵律自然。如“红花”、“花红”,既造成了结构上的回环之美,加强了言情的效果,又造成了音韵上的流宕圆转之美。口语“郎”、“侬”的运用,也使《竹枝词》带有俪歌色彩,显得生动活泼,如同天然的民歌一样动人心弦。据记载,他一共

创作了标题为竹枝词的作品两组共十一首,还有为大家所熟悉的两首桃花诗。这些作品成为后人研读刘禹锡的珍贵史料。

竹枝词九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斓。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词二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桃花诗两首

戏赠看花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二、刘禹锡竹枝词作品中体现的儒家人格精神

儒家人格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内核,自古以来由中华优秀知识分子群体所承载,所传告儒家人格精神突出表达为入世有为兼善天下的儒家风范,弘毅致远自强不息的儒家风骨。刘禹锡所开创的竹枝词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鲜明文化符号,所展示的正是这种儒家人格精神。

1、入世有为兼善天下的儒家风范

孔子说:“养其身以有为也”(《礼记·儒行》);孟子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舜即舜帝,上古贤人。我孟子是什么人都不重要,只要有为,亦可以学尧舜。泛泛而说,只要我们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可以人人皆尧舜。“入世有为”对儒家来说,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有所作为。第一,是自觉的使命意识。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种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第二,是兼善天下有所作为的担当情怀,有浩然正气。对国家、对人民、对人类有所奉献。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

刘禹锡铁肩担道义,他将民族危亡命运系于一身,敢为天下先,积极投身政治改革,在遭到排挤打击失败,经历政治倾覆命运之时,仍然积极关注民生,关注民间疾苦,以百姓情怀喜乐百姓民生。前后两组竹枝词取材自夔州百姓日常生活,如第一组竹枝词细致到当地土俗是“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戴着银钏金钗的女人们下山来背水准备做饭料理家政;佩带长刀、头顶短笠的男人们前去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养家糊口。第二组竹枝词则以一份生命的喜悦,妙笔生花,再现了青年男女在热恋中的炙热心理。“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江边垂柳,绿意盎然;江中流水,平如镜面。突然她听到了江上传来的熟悉歌声。哎,我心中的人儿啊,就像这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西边却下着雨,说是雨天,东边却还挂着太阳。他对我像是无情却又像是有情,真让心中惦念挂怀呀。这一首竹枝词,不仅在刘禹锡特定人生际遇中成为他君子风范的注脚,而且已然成为后世竹枝词创作的圭臬。经过历代诗人锤炼,竹枝词到了元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渐次在体裁格律上、题材领域上、表达风格上形成了成熟规范,与这一首竹枝词的示范作用是分不开的。

刘禹锡主张“功利存乎人民”,正道直行,“忧国不谋身”,正立世。即便身遭厄运,历经穷乡僻壤,依然达变,淡定,并不因为什么意外而改变初衷。在刘禹锡那里,儒家人格精神在坚守,匡时救世不放弃,进或退,出或处,通权达变,毫不固执,所以,厄运之于刘禹锡,就是一段经历而已。我们绝不会看到抑郁症的刘禹锡,更不会看到颓唐崩溃的刘禹锡。历史上的刘禹锡,就是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大丈夫!被贬谪的二十三年里,在夔州任上,他重土爱民,兴教重学,深得人民爱戴。在同州任上,刘禹锡开仓赈灾,救千万百姓与大旱涂炭之中。在苏州任上,刘禹锡赈济水患,减赋免税,与流亡灾民直接对话。一城百姓皆念其生民福德,专修祠堂以示纪念。众多竹枝词诗人,大多秉承了刘禹锡入世有为的儒家风范,无论远在江湖,或是身居庙堂,都一样以民族国家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民生叙民情,干文化实事,做文化建设人,也是今天竹枝词文化志愿者们的真实写照。

2、弘毅致远自强不息的儒家风骨

    《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思是说,有德的君子要以日月经天为象征,代写论文刚健有为,永远向前。在儒家思想的理想设定中,自强不息是所有修养良好、道德高尚的人都必须具有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孔子认为仁人君子一定要具备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正是孔子身体力行自强不息精神的独白。荀子也一再倡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一代代的传承,融入了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激励国人不断进取。

    刘禹锡坚守儒家人格的精神操守与意志力量,将儒家圣贤君子的”内王外圣“理想人格内化到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中,勇敢面对现实挑战,压倒一切困难,不断开拓进取,亢奋而不狂躁,悲愤而不沉沦,洒脱而不放浪,执着而不拘泥,是离现实人生最近的诗人。刘禹锡人生态度最少偏执,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又保持着相对开朗豁达的心态。二十三年一贬再贬,但他绝不沉溺于困厄的泥潭,而是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豁达乐观的情怀,豪劲坚忍的气质,通脱圆融的态度,超然自适的心灵,来面对多舛的命运,克服忧患,自我拯救,从而看到了生命中更多的美丽,开创了竹枝词这一清新劲健的崭新民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刘禹锡的竹枝词创新,正是向外界呈现着一种源于苦难现实并对现实苦难有所超越的精神,它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生命力的坚韧不屈,从而也展现了历史重压下人性的顽强。

    在这个意义上,刘禹锡是一个斗士。贬官十年后他被召回长安,在游玄都观欣赏桃花时,写了首诗《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桃花诗的眼前景,句句写实,却又饱含讽喻。用“桃千树”、“去后栽”之句影射当朝执政权贵,由于“语涉讥讽,执政权贵见而恶之”(《旧唐书》),就又被贬往连州。这一贬时间更长,过了整整十四年才返回长安。诗人又一次来到玄都观,可满园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荒草苔藓。刘禹锡目睹玄都观今昔盛衰变化,思量当年“桃花”虽红极一时,但随着“种桃道士”的离去,如今是“荡然无复一树,唯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刘诗引文),“桃花净尽”矣——那被喻为“桃花”的执政权贵全都销声匿迹。他感慨万千,内心波澜不平,那股斗士激情又上来了,又写下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首桃花诗诗是十四年前那的续,曾经满园盛开的桃花,现在被一片荒草替代,我这个当年被贬斥的刘郎,今天不是又回来吗?诗歌用写实明写玄都观桃花荒芜之实,暗写现实斗争之实,充满了屡遭打击始终不屈的意志。

  他还鸣出《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儒家人格精神。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作品的深度和力度。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在刘禹锡的诗句里,你是否可以领悟到了儒家人格精神的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英雄气慨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担当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儒家人格内蕴呢?

 

【此文于2014年8月15日在“钟祥第二届湖北国学论坛”上发表,反响热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