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從天道而來

 启智教育工作室 2015-02-13

天下最高的的道理,我們稱為「天地之道」,簡稱「天道」,就是宇宙的規律。人既生在宇宙之間,「天地之規則」同時也應是我們人生必須依照的規則,所謂「以天道規範人道」。所以《中庸》上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地宇宙的最高的原理原則,在你生成的時候,已經放在你的生命當中,成為你生命的特質,這叫做「性」,所謂「天命之謂性」。率者循也,你遵循你的人性,也就遵循天性、遵循天道,遵循從天道而來的人性而行,就是「人之道」,所謂 「率性之謂道」。但一般人往往不能按照廣大的、客觀的、光明的天道而坦然明白而自然實踐,所以必須要「教」,必須要有所修養,叫做「修道之謂教」。所以 「教」的最初意思,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一個人能依照本性而行,回歸天德。總起來叫做「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在這裏,道是天理,是客觀的,道是絕對的。依照絕對而客觀的天理而行,謂之「行道」,德者得也,如果行道而有所得,那麼就是有德的人。所以道德不是古聖 先賢規定的,道德不是老師教的,也不是父母希望的,道德是如果他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就必須依照「天道之所命」「人性之本然」而走他的人生之路。如果不行 道,沒有德,我們就可以說他違背天理,沒有盡到人生的本性,他就不能成為一個「人」。所以,道德是為自己的本份而做的,孔子所謂「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古之學者」意思就是理想中的學生、理想中的君子,是為了自己生命內在的本性而做而學而成;「今之學者」是指現在受教育的人,他不是為了自己生命的本性而 做人,而是為了別人看,比如迎合師長的要求,迎合父母的期待,迎合社會的規範,想著別人一直在看著我,我就要做給他們看,這叫做「為人」。

所以「道德」本來並不可怕,道德也不是來規範你,限制你,道德是讓你的生命順其本性很自由的自然的開展。假如你不能夠認識道德的這種意義,那麼一旦想成為 有德的人,每個人都好像擔了千斤重量一樣,而且覺得綁手綁腳,只為做個好樣子給人家看,像這樣子瞭解道德是錯誤的。所以剛才我才說,我們要做一個有德的 人,或者我們要弘揚中國文化,其實衹有一個要點,就是我們按照本性,應該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