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释疑(2)“六证”心诀

 读书的幸福时光 2015-02-13
《大学》释疑(2)“六证”心诀 

 

“六证”心诀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道有所依止,才能心定一处;心定一处之后才能静气凝神;静气凝神之后才能安住当下;安住当下之后才能精思细虑;精思细虑之后才能得未尝有。万物都有本有末,事缘都有始有终,知道它们的先后次第和运行规律,就趋近于宇宙人生的无上大道了。

 

这一段,说老实话,译得我非常痛苦。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在一些关键、微奥的字句上很不容易处理,脑子里也许有若干意思相近的词,可就是没一个非常准确的,叫我“为求一字稳,拈断数根须”。

前边已经说过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是三而一的关系,一通而俱得。那么,如何能求证到自己光明的德性?方法就在这一章的“止、定、静、安、虑、得”之中。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加了第一个“知”字,称七证。可我作“六证”,因为“知”在本章并非单独成立的心性修行的次第,“知”是知道、能够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学》全文共有三处关键性的数字:三纲、六证、八目。三纲是根本,是“道”的体、相、用,所以三纲其实是“一纲”,不明白这一层,就容易象朱熹那样,企图在文章中找到解释这三纲的章句。所以最好概括为“一纲、六证、八目”,既不容易使学人产生混淆,数字“168”还非常吉祥。照易经数理看,一元为道体,乾坤大始,六爻通一切神变,八卦尽万物情状。按生意人的心态,新燕顿旺解读的《大学》蕴涵聚宝盆,“168”就是“一路发”,哈哈,一定生意顿旺的。所以有钱人最好多买我这本书。

六证是“内圣”的步骤。八目是“外王”的步骤。这个我后边还会详细去说明。只是一般人都容易把重心放在八目上,而忽略了“六证”对儒典修学的决定性作用,这正是造成人们期待“八目”要被完整阐述,认为“格物致知”有漏简的深层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先点出来,到后面一并讨论。

亲民,就是仁,对“仁”的阐述在《论语》中已经基本完成——包括“吾道一以贯之”、“仁者爱人”等仁的内涵的阐述,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及“忠恕”以得仁的修学方法,还特别指出了“里仁”得智的重点,使我们能获得“中庸”至善的妙用。

子思对孔子学说整理、发展的伟大贡献,便在于对明明德(达道)、中庸至善(达德)的发明阐述,使孔子“下学而上达”的心得智慧得到完整的延承。同时,子思还结合自己的修学体验,对原先以“礼乐”修学为纲的方法加以发展,拈提出本章“止、定、静、安、虑、得”六步内证心诀,使得儒学成为可学、可得、可行的完整体系。

准确地说,是子思成功地将“礼乐儒学”发展为“心性儒学”。而且我认为,这一看似轻巧的转变,实际上却事关儒家思想的生死存亡。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正是违礼、僭礼行为从躲躲闪闪到毫无顾忌的时期,可谓世道沉沦,人心不古,丑恶当道,良善无存,社会秩序混乱已极,礼乐重建已成幻想。所以,儒家思想欲借礼乐而修身、治国的理念将不复为人征信。所幸的是,乱世而有圣人辈出。曾子因孝礼、忠恕以悟道的经验,使他深刻领悟到孔子之所以崇尚礼乐,并不在于坚持礼的各种细节和形式,而在于他深知“礼敬”在修身、治国方面的重大作用。孔子尚礼,其实是尚礼的精神、礼的本意,这一大智慧在曾子为主导编辑成的《论语》中被一再阐述并反复强调(参见拙著《隐藏的论语》“八佾第三”、“颜渊第十二”等章)。

子思作为《论语》编辑的重要参与者,在曾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吾日三省吾身”的贯彻礼敬以修身养德风格的影响下,自然深明要义,才将礼乐的精神内核更巧妙地转述为“诚敬”和“慎独”,从而摆脱时代“礼崩乐坏”的现实对儒家思想造成的冲击,突破了儒士们在修学、实践儒家思想时所有的困扰。所以,“礼乐儒学”发展为“心性儒学”,乃大势所然,它一方面延承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又剔除掉了孔子学说中因过于强调礼乐而造成的不合时宜,使儒家思想在战国及其以后的时代能够继续在“士人”中发挥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

到孟子的时候,他既在“善养吾浩然正气”的心性修行上颇有心得,又将孔子的“仁义”思想进一步引申,发展为“王道”精神的“政治儒学”。此后,汉武帝“独尊儒术”,《春秋》“公羊学”、“谷梁学”在西汉时相继得到发展,“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遂双木成林,互融互辅,《大学》所示之内圣、外王之道才真正得以展现。至于“宗教儒学”,则与西汉王莽倡导古文经学,使之与《易经》玄学、五行学说相结合,兴起东汉时期“谶纬学”热潮有关。同时,官方尊孔、广立文庙,带动了民间尊孔、祭孔的宗教倾向。但我认为,儒学后系的发展中,“宗教儒学”并没有理论上的继续发展,对儒家思想的实践和普及意义也不大,不必多予考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