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刚生下来,血管是非常干净的、光滑的、柔韧的,就像新安装上的水管一样,里面干干净净,非常通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里逐渐沉淀了许多杂质,主要是多余的脂肪,医学上叫做甘油三酯,日积月累血管内表面变得越来越粗糙、内皮上堆积的脂质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斑块,发生了堵塞,形成了隐患,促发了疾病。 人体内血管的不良改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发生的。一般青年人的血管都是比较通畅和健康的,但到了中年就静悄悄地发生较大规模的堆积、堵塞变化了。到了老年血管更是加速老化,血管的堆积、堵塞,尽管还没有促发心梗、脑梗,但影响已经是明显增大了。 比如有的老人常感觉头晕、浑身没劲,排除其他患病因素,作为缺血性的病变,就是脑部及心肌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而脑部供血不足,主要就是血管堵塞变狭窄了,同时血管还变硬了、弹性变差了,血流阻力就增大了,不但血液流量减少同时流速也降低,两者总的效果就是使脑部发生缺血,特别是当你活动量增大,或是稍用力干活的时候,血液供应就跟不上,头就会犯晕、身就会无力。 血管老化,心脏就得更加玩命的工作,以满足全身的血液需求;血管老化,脑部就可能出现供血不足,脑子就不像年轻时那样好使,如果你喜欢下棋,那么到老了你就会越下越差,同计算机下棋,稍不留意就会丢子,就会越来越会输棋。而如果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症,那么血管堆积、堵塞、老化甚至发生血管内的斑块脱落,无疑会雪上加霜,心梗、脑梗、脑溢血等致命病症就可能会随时爆发。 血管的状态对身体如此重要,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经常方便的检测血管,以便早作预防吗?有的,那就是时下在常规体检中经常应用的B超检测。 现在的常规体检项目,都包含有B超,所谓B超就是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检测。那为什么又叫“B”超呢?B是超声波的一种类型,超声波应用于临床检查有四种类型,其中第一种类型叫做A超,第二种类型叫B超,在人们的常规体检中,都是用的B型超声波,也就是大家熟知的B超。 其中A型超声是以波形来显示组织特征的方法,通过波形的变化可以测量器官的大小,还可以鉴别病变组织的物理特性;而体检常用的B型超声是以平面图形的形式来显示被探查组织的情况,超声波在检测器官组织表面形成反射,由感应器接收,系统根据反射信号的强弱将其转变为强弱不同的光点,这些光点组合起来就是一副完整的扫描图形,医生可以方便地根据屏幕上的图形观察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状况,还可以测量器官组织病变的大小,给出检测结果。 对于血管来说,颈动脉B超是一项无创伤而又经济实惠的医学检测项目,所谓无创就是对人体丝毫没有损伤,当然也无疼痛,多次反复检测都没有关系;而像X光和CT检测,因为具有放射性,检测过于频繁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B超检测相对来说还简便易行、价格较低廉。在常规体检中,B超还用于检测人体的肝、胆、脾、肾、男性前列腺和女性乳房以及人体的甲状腺等。 颈动脉是心脏血管穿过颈部通向头部的主要干道,是人体大脑和五官供血来源的重要通道,两根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同时颈动脉又处于仪器探头易检测的颈部,离颈部表皮比较近,检测时又无损;而人体中其他的重要动脉,如心脏动脉血管位于人体心脏附近,脑动脉血管分布于头颅中,二者都隐藏在身体内部,当然不利于用超声检测。故无论从实用性还是从便利性方面来说,作为血管检测项目,用B超检测颈动脉都是再合适不过的。 颈动脉B超检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是检测颈动脉血管内中膜的状况,是否欠光滑,或是粗糙及增厚。再就是检测颈动脉血管内是否有斑块生成及测定斑块的大小和形态即稳定斑块或不稳定斑块。 对于颈动脉血管发生堵塞、狭窄的情况,B超可以检测和判定狭窄的程度,给出狭窄的百分比,如堵塞达50%-70%、或70%-90%等。 通过B超检测,如果你的颈动脉内出现病变,对于检测结果,轻则自己可以把数据保存,作为健康档案,逐年对比,用以调控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调节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延缓血管的衰老进程;重则根据医嘱要吃药降脂及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基础疾病,以保持身体的正常状态;对于颈动脉内有严重斑块堵塞者,则需按医生的诊断采取手术介入治疗即安放支架;有特大斑块者,可能还需医生开刀将斑块剥离取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