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永乐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文香阁 2015-02-23

                           永乐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至永乐三年始,三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向外推销了精美瓷器,又带回了制瓷所需的“苏麻离青”色料。永乐朝瓷器的器形、纹饰、品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以后瓷器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方法一:辨胎釉

  胎质洁白釉面细润

  永乐瓷器胎体变薄,胎质干涩有空隙,胎色趋于洁白,生烧现象已不常见,这主要是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前朝有了进步;青花器釉面较厚,釉质细腻平滑,釉色多白中泛青;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白釉器釉质肥润细腻,器物上可见缩釉点;红釉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方法二:辨纹饰

  小笔填绘,形成深淡的笔触

  永乐时期纹饰装饰布局大多比较疏朗,瓷器装饰线条一般比较纤细流畅;常见绘锯齿状叶纹,有别于宣德时期;莲瓣纹绘画大多勾线填色,回纹一改洪武时期两个一组的画法,大多连续不断;青花弦纹线,线条不十分均匀,给人一种古拙之感;龙纹很雄壮,龙头有竖发的处理,龙颈、龙身较元代雄壮,但少了几分矫健;龙爪依然很有力度,除五爪外,也有三爪、四爪;青花瓷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即不用大笔渲染),形成深淡的笔触。

  方法三:辨款识

  永乐时期瓷器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

  于官窑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款当始于本朝,在器物上模印、锥拱或以青花书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如压手杯内底心书青花“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永乐篆书年款的特征编成口诀“永乐年款却领先,印刻暗款凸凹全。压杯青篆在内心,不是确知不胡言。”但永乐朝瓷器绝大多数不落款。

  宣德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宣德朝制瓷业发展迅速,生产出了闻名于世的宣德青花以及冠绝一代的宣德红釉和五彩,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备受国内外人士的欣赏和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高超的技术造诣。

  方法一:辨胎釉

  瓷器胎质较细,釉面有橘皮纹现象

  宣德时期瓷器的胎,由于瓷土的选择讲究,加上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好,所以胎质细腻、洁白、坚硬。细砂底器物,手感极其细腻滑润,有时可见杂质,呈褐色斑点。宣德瓷釉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橘皮纹,不十分平整。釉色以白中泛青为主,俗称“亮青釉”,少数莹白。宣德晚期釉面透明度较差,感觉较为浑浊,是由于釉中气泡所致,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群与群之间的间距较疏朗。青花器釉面较厚,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白釉器釉质肥润细腻,但莹润度不及永乐时期;红釉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稍显粗犷

  宣德时期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纹饰画法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纹饰的安排、布局、留白都非常注意,使画面更加疏朗清新、端庄稳重。宣德龙纹描绘在整个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头发长而向上飘起,有双角,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给人一种威慑感;青花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不用大笔渲染),形成深淡的笔触,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画法,另外宣德青花在装饰上还与模印、刻划等方法结合使用。

  方法三:辨工艺

  砂底细白,抚摸如糯米粉的感觉

  宣德时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釉质细腻、光滑,积釉处泛青,呈湖水绿色;砂底细白,抚摸极为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也像饺子皮的感觉);由于胎土中含微量杂质,偶见褐色星点;器物底足采用两面斜削的手法,足墙较窄;圈足露胎处泛橙色火石红,足迹露胎处可见护胎釉;由于当时工具所限,除盘碗类小件器物,大件器物底足修足并不十分规整;盘碗类内底面器壁与器底相接处有一周下凹,俗称“月亮底”;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宣德时期工艺较好,接胎痕不十分明显;器物里釉依然平滑细腻,并可见白色绞丝纹。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成化瓷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追求淡雅幽婉,特别讲究线条美。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这个时期的瓷器多是小件、观赏把玩瓷,在艺术和审美角度上看达到了历代高峰。

  方法一:辨胎釉

  釉质肥腴,润如凝脂

  成化瓷器胎质洁白、细密、干涩;胎体秀美而轻薄,迎光透视呈牙黄色或肉红色;釉色微微闪青,釉质肥腴,润如凝脂,上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

  成化时期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青花之淡雅之态如轻歌曼舞,画意飘逸潇洒。成化斗彩器物装饰讲究浓淡搭配,以平涂为主,不分阴阳,画面缺少层次感。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涂法绘画施彩,树叶、花朵无阴阳向背之分,人物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之说,山石也无凹凸之感。

  方法三:辨彩料

  “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

  成化色彩具有清雅的色彩效果,旷绝古今。色彩特征是:“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黄色浓光弱;姹紫色,色浓而无光。而彩色中的“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后代很难模仿,可谓成化一代的标志。
                                         瓷玉墨香

                           永乐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瓷玉墨香

  至永乐三年始,三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向外推销了精美瓷器,又带回了制瓷所需的“苏麻离青”色料。永乐朝瓷器的器形、纹饰、品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以后瓷器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方法一:辨胎釉

  胎质洁白釉面细润

  永乐瓷器胎体变薄,胎质干涩有空隙,胎色趋于洁白,生烧现象已不常见,这主要是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前朝有了进步;青花器釉面较厚,釉质细腻平滑,釉色多白中泛青;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白釉器釉质肥润细腻,器物上可见缩釉点;红釉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方法二:辨纹饰

  小笔填绘,形成深淡的笔触

  永乐时期纹饰装饰布局大多比较疏朗,瓷器装饰线条一般比较纤细流畅;常见绘锯齿状叶纹,有别于宣德时期;莲瓣纹绘画大多勾线填色,回纹一改洪武时期两个一组的画法,大多连续不断;青花弦纹线,线条不十分均匀,给人一种古拙之感;龙纹很雄壮,龙头有竖发的处理,龙颈、龙身较元代雄壮,但少了几分矫健;龙爪依然很有力度,除五爪外,也有三爪、四爪;青花瓷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即不用大笔渲染),形成深淡的笔触。

  方法三:辨款识

  永乐时期瓷器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

  于官窑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款当始于本朝,在器物上模印、锥拱或以青花书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如压手杯内底心书青花“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永乐篆书年款的特征编成口诀“永乐年款却领先,印刻暗款凸凹全。压杯青篆在内心,不是确知不胡言。”但永乐朝瓷器绝大多数不落款。

  宣德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宣德朝制瓷业发展迅速,生产出了闻名于世的宣德青花以及冠绝一代的宣德红釉和五彩,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备受国内外人士的欣赏和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高超的技术造诣。

  方法一:辨胎釉

  瓷器胎质较细,釉面有橘皮纹现象

  宣德时期瓷器的胎,由于瓷土的选择讲究,加上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好,所以胎质细腻、洁白、坚硬。细砂底器物,手感极其细腻滑润,有时可见杂质,呈褐色斑点。宣德瓷釉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橘皮纹,不十分平整。釉色以白中泛青为主,俗称“亮青釉”,少数莹白。宣德晚期釉面透明度较差,感觉较为浑浊,是由于釉中气泡所致,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群与群之间的间距较疏朗。青花器釉面较厚,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白釉器釉质肥润细腻,但莹润度不及永乐时期;红釉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稍显粗犷

  宣德时期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纹饰画法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纹饰的安排、布局、留白都非常注意,使画面更加疏朗清新、端庄稳重。宣德龙纹描绘在整个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头发长而向上飘起,有双角,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给人一种威慑感;青花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不用大笔渲染),形成深淡的笔触,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画法,另外宣德青花在装饰上还与模印、刻划等方法结合使用。

  方法三:辨工艺

  砂底细白,抚摸如糯米粉的感觉

  宣德时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釉质细腻、光滑,积釉处泛青,呈湖水绿色;砂底细白,抚摸极为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也像饺子皮的感觉);由于胎土中含微量杂质,偶见褐色星点;器物底足采用两面斜削的手法,足墙较窄;圈足露胎处泛橙色火石红,足迹露胎处可见护胎釉;由于当时工具所限,除盘碗类小件器物,大件器物底足修足并不十分规整;盘碗类内底面器壁与器底相接处有一周下凹,俗称“月亮底”;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宣德时期工艺较好,接胎痕不十分明显;器物里釉依然平滑细腻,并可见白色绞丝纹。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成化瓷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追求淡雅幽婉,特别讲究线条美。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这个时期的瓷器多是小件、观赏把玩瓷,在艺术和审美角度上看达到了历代高峰。

  方法一:辨胎釉

  釉质肥腴,润如凝脂

  成化瓷器胎质洁白、细密、干涩;胎体秀美而轻薄,迎光透视呈牙黄色或肉红色;釉色微微闪青,釉质肥腴,润如凝脂,上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

  成化时期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青花之淡雅之态如轻歌曼舞,画意飘逸潇洒。成化斗彩器物装饰讲究浓淡搭配,以平涂为主,不分阴阳,画面缺少层次感。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涂法绘画施彩,树叶、花朵无阴阳向背之分,人物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之说,山石也无凹凸之感。

  方法三:辨彩料

  “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

  成化色彩具有清雅的色彩效果,旷绝古今。色彩特征是:“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黄色浓光弱;姹紫色,色浓而无光。而彩色中的“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后代很难模仿,可谓成化一代的标志。
                                         瓷玉墨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