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杜威的教育哲学对世界教育思潮的影响

 阳光历奇 2015-02-23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可以说是二十世纪的教育发言人,其教育学说乃是融合了德国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哲学,英国自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以来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尤其是达尔文(Darwin,1809-1882)的进化思想,以及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哲学家皮尔斯(Charles Peirce, 1839-1914等人所提倡的「实用主义」(pragmatism),加上他自己的创见而成。

杜威认为知识是实用的、行动的与创造的,为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断改造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透过不断重组或改造,任何阶段都有其价值,而且在生活历程中不断变化,使经验的意义增加(王宗杰,1988);亦即教育就是经验的变形(the transformation of experience)。杜威指出知识是生活的工具,知识工具的任务是用来协助我们改善生活的;知识的价值全赖知识的效能,知识绝非事物以外的旁观者(高广孚,1984;王欣宜,1997)。杜威强调取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中,思想与行动是无法分开的,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能行动,即是知与行必须要能结合起来,也唯有如此知识才有其价值。

杜威认为学校教材必须是与学生的背景及生活环境有关的,最好能直接引发学生自己的旧有经验的,因此教材必须以学生为本位。课程设计要能直接促进儿童经验重组与改造的功能,且对儿童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作确实的研究,了解儿童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可能需要(林永喜,1985)。

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Laboratory School),来印证他的教育哲学主张。该校通称为「杜威学校」(Dewey School),其成立宗旨就在于实验生活教育的理想,培养互助合作的民主生活方式。杜威学校的设立,对于美国新教育之展开,贡献不小。此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不但在美国的势力庞大,还在世界各地掀起新教育的实验浪潮。

杜威在1916年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综观其教育哲学,主要在「连续性」(continuity)以及「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的教育观念上,他强调教育就是一种动态的、有目的的历程,教育的职责就是「激发潜能」,教育的目的就是继续接受教育,教育的效果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其主张「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的知识论,「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学习理论等等,为民主教育奠定理论基础而影响世界教育既深且远(林玉体,1997)。其所倡导的实验主义更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盛行于整个美国,影响所及,使得教育的实施强调实用的价值,于是职业教育、科技教育开始备受重视,致使学校变成个人用以获得谋生能力的机构(邱兆伟,1996)。

    民主教育是二十世纪欧美学术界的主流,而二十世纪势力庞大的一股教育运动,即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Progressive Education Movement)。新式教育,实验教育等乃因此种教育运动而起。该种教育运动的思想,是拟将教育的重点建立在儿童上,是「儿童中心」(child-center)学说的反映,而儿童中心教育就是尊重儿童的独立自主性;新式实验学校则强调以「适应个别差异」、「儿童自治」、「注重自然及实物」教育为主(林玉体,19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