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室里的另一种文明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文/王国己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当前教室里普遍弥漫的一种负面情绪,那便是冷漠。即对事、对物、对他人的漠不关心。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发生什么事情,统统与己无关。这种态度不仅只是学生的问题,而是现代人的通病。科学家如何艰苦卓绝地获得人类的进步,作家为了人格和尊严如何放弃生命,都是考卷中冷冰冰的存在,而学生也同样用冷漠来接受。在人的成长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它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现行教育的机械、冰冷甚至僵死,如果不去改变,将很难推进真正的有效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真教育应该心心相印,唯有从内心发出,才能打动内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工具性取向的教育使其成为一门技术或一套程序,以为教师只要掌握了它,就能将知识有效地嵌入学生大脑,教育完全成了一种训练。这些都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不安的,是漠不关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在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如果教育只剩下技术或程序,就不再是真正的教育了。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就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要感受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教师首先要有同情心,要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宽容,这即是教师在教室里表现出来的人情味。    

教育,首先是人学。教师不仅只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应当与学生同喜同忧。哲学家怀特海说过,“青年人天生渴望发展和活动,如果用一种枯燥的方式将受纪律束缚的知识强加给他们,会使他们感到厌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那些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小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师生之间的互信,是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教室里充满人情味,便是这种爱的最好体现,也是现代教育成功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精神状态,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可以对其耳提面命。师生关系是一种生命状态,而不是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知识如果不与学生的精神与智力兴趣相联系,掌握知识就变成了一种累赘和讨厌的事。知识必须和生命相关,和精神相关,必须给每个人以精神生活的幸福。要培养人,首先要了解其心灵,看到并感觉到其个人世界。这是人性深处的根本,教室里的人情味就植根于此。    

要使教室里充满人情味,教师必须要有爱心、宽容和教育智慧,要时刻维护学生的自尊。    

课堂,作为师生生活的主阵地,是师生德性生活的美好体现。师生的课下生活无不可以在课堂上找到。而教师正是课堂上的重要一环。在处理教室事务的时候,教师需要在心理上做出转变,需要一些特别的技巧有效且富有人情味地处理班级中各种琐事。这对孩子的发展极其重要。不论如何,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表现出人情味。    

课堂,就是师生们诗意栖居的地方。教师的诗意也是学生的诗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否则只能是分隔,分隔是一种不对称,它永远产生不了诗意。当教师和学生都回归为发展着的人的时候,对称便出现了。这需要通过许多方式来表现——温暖、关心、安慰、同情、温柔、艺术技巧等。正如育儿专家海姆?吉诺特所说,教师不能盲目地保持着麻木的偏见和冰冷的情感。为了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教师需要无穷的情感灵活性以及同情心。    

现代教育是一种师生“关系学”,教室里的人情味体现着教室作为课改符号的另一种文明。  

注:此文曾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15年2月16日刊  

作者简介:

王国己,资深英文教师,省级学科教学与研究基地专家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发表。著作《论语英译135则·唐诗英译40首》由读者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对教育教学有独特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