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不能输在思维方式上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思辨阅读课【上篇】

 医路守望 2015-02-25

人生不能输在思维方式上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思辨阅读课【上篇】

人生不能输在思维方式上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思辨阅读课【上篇】


高中时期是学生形成思辨思维的重要时期,广泛而高质量的阅读,是中学生形成思辨能力的关键;但现状却是,当美高学生捧着原著做研究式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只在读语文书上的短篇或网络热帖。在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余党绪看来,我们青少年阅读都停留在“浅阅读”层次,有三大弊病:量少、质低、结构不合理。


余党绪老师十几年来坚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式阅读”,将其悉心甄选的“万字时文”、古代经典、西方经典名著以及现代杂文引入语文课堂。


月前,外滩君前往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拜访余老师,与其共同探讨思辨式阅读的实践和意义。人一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可能都基于青少年时代的阅读,怎样的语文阅读才是最有质量,最启发青少年理性精神的,请看这位上海特级语文教师的“思辨式阅读”实践。本篇为上篇。


阅读导航


访谈较长,外滩君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

一、浅阅读,造就虚妄的高傲和真实的浅薄

二、思辨性阅读,关注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


下篇:

三、极限式阅读,我的“万字时文”阅读

四、经典细读,让经典滋润人生


附余老师给中学生推荐的书目



文/吴微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里


【一】


中学生阅读弊病:浅阅读,造就虚妄的高傲和真实的浅薄


B:新一轮高考方案推出后,很多人惊呼语文处于“绝对霸主”的位置。这是最近微信圈里流传的一段话:“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考后悔;初中不抓,高考后悔。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的奥数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应该说,语文学科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承认和尊重。但语文学科太复杂了,明知道它重要,但要学好语文,或者改进语文学习,学生常常无处下手,家长也茫然无措。


余老师,十年前,您就被评为“特级教师”,曾经是上海市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我看到一个做教师教育研究的学者,称您是新一代“学者型特级教师”,今天有机会和您探讨语文学习,非常高兴。


我看了很多资料,发现诟病语文教学的很多,有人甚至说“语文教育无可救药”了。还有像“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危言耸听,但细想也并不是毫无道理。您能说一下您对目前语文教育的评价吗?


Y:这些说法或有夸大,但都反映了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或危机。“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个说法,似乎是作家叶开先生的言论,确实有点惊悚,不过听听也有好处。


我一直坚信,批评逼人反思,质疑催人进步。来自作家的批评,更应该虚心的倾听。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代表了一个民族使用母语的最高水平;作家的语言实践和文学创作,往往是学习民族语言的典范。他们的批评,哪怕有些刺耳,我们以母语教育为使命的人也应该倾听。


B:余老师,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毫无疑问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今天我们重点谈谈阅读问题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那么,您如何评价阅读教学的现状?


Y:语文教育问题多多,尤以阅读为甚。阅读教学不仅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写作能力的培养。根据美国学者研究,阅读之于写作能力,甚至超过了写作之于写作能力。


有句俗话,叫做“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有人借此逻辑,说“在写作中学习写作”。美国的研究告诉我们,光在写作中学习写作,是不够的。没有大量的、有效的阅读为基础,归根到底写不好作文。从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看,我认为它是有道理的。


因此,人们对阅读教学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我对目前的阅读教学评价很低。不是一般的低,而是相当的低,很低。


百年语文,内忧外患;固步自封,陈陈相因;变来变去,还是老一套。前几天,我看到一个2岁的孩子玩手机,孩子用两个小指头在屏幕上滑来滑去,放大缩小,得心应手。我很感慨,时代真的变了。我2岁的时候,只会用小木棍驱赶蚂蚁。现在的孩子,与我们的差别太多了,太大了。但是,我们对他们的关注,还是停留在表面。


现在的孩子阅读兴趣是怎样的?他们的阅读心理有什么变化?他们的阅读结构究竟怎样?我们缺乏研究。语文教学的专家成千上万,每年发表的论文成千上万,但对当代学生的阅读状况做出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我还没见过。我们很多所谓的“改革”,不客气的说,还是盲人骑瞎马。


阅读问题严重,首先是量少。这个有目共睹。我算过一笔账,高中语文教材每册6个单元,多数单元是4篇文章,其中2篇必读,2篇选读。选读文章的质量比较差,有的文章没品位,不值得去教;有的文章太浅显,不用教。


目前学生对语文学习是比较消极的,兴趣不大,动力不足,投入也不够。其实,很多学生很难从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他们的阅读主要是教材,而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急功近利的考试。考试关注的,主要就是那几篇必读课文。


基于这些理由,我们可以大胆推断,多数学生一个学期(半年!)只须用心读8篇现代文,4篇文言文,就算是有个交代了。


B: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学期读这么几篇文章,确实少了点。但是,“量”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吗?


Y:有时候,“量”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强调的就是“量”的问题。我们现在注重精讲精练,而相对忽视阅读量的扩张,这是不够的。哪怕篇篇精华,字字珠玑,句句精讲,分析到牙齿,如果没有一定的量,阅读的效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会大打折扣。


B:但如果阅读的“质”本身有保障,“量”少的消极影响就会被消解很多吧?


Y:但现在的问题是,不仅“量”少,“质”也不过关,是双重的薄弱,这问题就严峻了。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无论是长度、容量,还是主题的深度、文化视野的宽度,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课文大都在两三千字,读这样的文章,那就是“一眼洞穿”的事儿。


以前有一篇课文,叫《挪树》。民谚说“人挪活,树挪死”,文章写自己“挪”了一次树,发现树并没有被“挪”死。就这样的文章,让高二的学生读,你觉得有意思吗?


B:我没读过,但感觉写的是生活中的小感悟,似乎更适合初中的孩子读。


Y:天天读这样的课文,学生一定会产生厌倦感,不光厌倦语文,还厌倦语文老师。


我的感觉,学生对数学和数学教师基本是仰视的;但对语文,有的学生甚至是俯视的,看不起。不是说学生瞧不起你这个人,而是觉得你没教他什么,对他没什么用,从你这儿学不到什么东西。高考吧,语文很难像数学那样拿高分,不拖后腿已经谢天谢地;如果还不能给学生一些人文的启迪和思想的乐趣,学生怎么会喜欢语文呢?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教材脱不了干系。一篇“一眼洞穿”的文章,一般要分配两三个课时。你讲什么?有什么好讲的?只好“螺蛳壳里做道场”,挖掘,扩展,喋喋不休,这就是于漪老师批评的“碎尸万段”。


B: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当个老师也不容易。


Y:再如中小学教材中欧·亨利的作品比较多。为什么呢?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小说从篇幅、主题和结构看,都适合做课文。你看,一篇小说三四千字,篇幅不长,情节上有头有尾,主题还很“正能量”,还有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欧·亨利式”的构思。你看,简直就是为编语文教材写的。


B:难怪很多老师上公开课都要选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Y:《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确实脍炙人口,但你认真想想,它就是一盆精心烹制的“心灵鸡汤”而已。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没有更多的想象、思考和理解的空间,因为太简单了,这就是一种爱,一种无私的爱。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爱,这样的爱何以有这样的力量,作品显然开掘不深,与一流的经典还有相当距离。


我觉得,这篇课文更匹配初中生的心智水平。这样内容的高中生阅读,不过是一种“浅阅读”罢了。


B:说到“浅阅读”,您觉得,这与目前的阅读检测有关吗?


Y: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经接受了近乎疯狂的阅读训练。这样的训练,频繁到周有周考,月有月考,校有校测,区有区测;反复到答题已然成为一种本能;训练的量大到惊人,一学期的试卷已经到了以米论高度、以公斤论分量了。


以前高中流行的碎片化、简单化、公式化和教条化的阅读训练,现在已经下移到初中了,下一步,大概该下移到小学了吧?


B:很多家长反映,初中语文越来越像高中语文了。


Y: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因为它抹杀了不同年龄段的区别。阅读测试和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了一种快读、速读、跳读的习惯,你给一篇两三千字的文章,学生会自动转化成“读头、读尾、捕捉关键词”的跳读模式。


这个办法用来答题是有效的,但学生却养成了一种非常散漫的阅读习惯,这也是一种“浅阅读”。


B:余老师的话这让我想到了网络阅读。网络阅读,似乎就是一种“浅阅读”。在网络上,拿着鼠标东点点,西点点,没有思考的时间,被信息所裹胁。


Y:的确。机械的检测模式和网络阅读都在腐蚀我们的阅读教学。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


但首先,还是要改进我们的教材。可惜的是,以前教材曾经尝试过增加一些长文,或者有点难度的文章,比如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朱光潜的《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据说有教师反映太长,太难理解,又被删了。教材编写为什么要迁就某些没有道理的抱怨呢?


B:余老师的意思是,教材的立意还是应该高远一些,这样才能发挥引领作用。


Y:除了量与质的问题,教材在选文的比例上,也存在严重的失调,结构不合理,不仅有篇幅上的不合理,还有内容上的不合理。


长文与短文、节选与全本,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一个比例是否得当的问题。高品质的短文当然要读;经典那么多,都读全本也不现实。不是说学生一定都要读长文,也不是说都要读短文,这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其他诸如浅文与深文、感性文与理性文、现代文与文言文、文学与实用文等,都存在着比例上的安排问题。


B:说到经典,美国语文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完整的著作,这与我们似有不同。


Y:经典、名著在我们教材中的地位很可怜。教材大多都是节选,《阿Q正传》选两节,《边城》选一节,掐头去尾,断章取义。


读片段,跟读全本能是一码事吗?看一个美人,只看她的脖子或者腰肢,能说领略了她的魅力?在艺术欣赏上,你要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既要多快好省,又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那是不可能的。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盲人摸象或曰买椟还珠。


B:一生能读几本名著或经典,那是很幸福的事情。


Y:是的,读与不读,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品位、气质和个性。这就像读古诗,真正在青少年时期读一些古典诗词,人的气韵和表达都会沾上古典的雅致和厚重。有的老学者把这在幼年和少年时期积累的学问功底,称之为“童子功”。腹有诗书自气华,很多人精神上很苍白,这与读书有没有关系?


高中教材,还有一个比例上的失调,那就是感性的文章多,理性的东西比较少。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天天读《读者》式的小清新和于丹式的心灵鸡汤,他能有什么思想?


还有所谓的高考范文。很多号称“范文”的文章非常陈腐,非常死板,其实与现在的高考阅卷也未必相符。不客气的说,那些凌空蹈虚的道德口号、大而不当的人生讨论、抽象虚无的哲学玄想以及矫揉造作的造势煽情,在上海的作文阅卷中,也是被鄙弃的。这一点,我对高考阅卷组充满了信心。


B:量少、质次、结构不合理,还有其他因素影响阅读教学吗?


Y:当然有,比如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总体说,我们的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很低的。


【二】


“思辨性阅读”实践:关注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


Y:高中阶段,人的思维方式正在走向理性、逻辑与思辨,是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这是培养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的黄金时间。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思维方式也是一条起跑线吧?


B:余老师似乎特别重视“思维方式”,您在谈话中经常提到“思维方式”这个词儿。


Y:是的。思维方式是个中观层面的东西。过于宏观的东西容易空洞,过于微观的东西容易琐碎。这是我们教育的通病。比如我们的德育,太宏观,太高大全,又缺乏可靠的抓手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效果就不太好。但如果走到另一个极端,太微观,琐碎到像孔乙己一样,“回”字有四种写法,一定会陷入无聊。


思维方式恰好避免了这些毛病,它上与价值观相联系,下与知识相联系,可操作,可训练,可检测。其实,一个人的价值观,最终也是落脚在他的思维方式;学知识,大多也忘记了,但它会转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


就像学数学,有几个人还记得高中数学的那些公式?但我们辛辛苦苦的做的那些数学题,并没有白做,它已经转化为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现在的家长们担心孩子落后,往往着眼于记忆力和理解力。其实,记忆和理解又是为了什么?说到底,是为了养成稳定的思维方式。


知识可能被忘记,理解可能被修正,但思维方式却是相对稳定的。我的“思辨性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与思辨能力。我关注的是思维方式的培养与形成,而非知识的掌握和某个观点的灌输。


B:余老师,您如何看待理性精神与想象力的关系?我看到您在很多文章中谈论二者的关系。


Y:近些年,关于中国学生缺乏想象力的议论很多。很多人将想象力与创造力联系在一起,认为想象力的匮乏不仅制约了国人的创造力,而且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


B: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中国孩子想象力为何世界倒数第一》。文章将“影响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归咎于中国人想象力的匮乏。


Y:我们的孩子缺乏想象力,这个判断大体上是客观和真实的。看一看每年的中考高考作文,那些作文千篇一律,万人一腔,显然缺乏想象力。但为什么缺乏想象力呢?


说科技落后是因为缺乏想象力,我认为是隔靴搔痒,没有说到点子上。有人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靠的是想象力,激发他想象的,就是那只伟大的苹果。且不说这只是个传说。退一步讲,即便那只苹果真的砸中了牛顿的头,我们能将“万有引力”的发现归功于这只苹果“砸”出的想象力吗?


如果牛顿没有寻求真理的热情,如果牛顿缺乏良好的科学素养,如果牛顿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再多的苹果砸在他头上,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吧?


要培养出中国的牛顿,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过分强调想象力,会给人这样一个错觉:似乎有了想象力,牛顿就横空出世了。这样的误导反而会妨害我们去做一些更为基础性也更有价值的工作,比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怀疑精神,等等。


想象力之于科学,犹如灵感之于艺术。灵感很重要,但你要培养人的灵感,却无从下手。培养一个艺术家,肯定不是从培养灵感开始的。在我看来,培养人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远比想象力的培养迫切。


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个正常的儿童都充满了各种想象。我们要做的,是保护、鼓励和引导儿童的这种天赋。与此相反,理性精神则只能通过教育才能拥有。


B:余老师,那么,什么是理性精神?


Y:对于概念,我们不能将它搞得很神秘。将概念搞得很神秘,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理性,直白的讲,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不人云亦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唯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相。


坦率地说,我们更缺的是理性精神。有外国学者称中国社会是“格言社会”,因为很多人将名人名言当做人生指南,却不去思考一下,这些格言是否合乎生活的实际,是否合乎自己的实际。


你让学生写篇“细节决定成败”的作文,学生洋洋洒洒,将细节的决定性作用讲得头头是道;你再让他写“大局决定成败”,他同样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让你相信大局确实重要。


到底是细节决定成败,还是大局决定成败?鲜有人去追问,去质疑。这就是缺乏独立思维和理性思辨。


B:余老师,语文学科在理性精神的培养上有什么作为?


Y:首先是阅读应该多元化,应该开放。满汉全席也好,五谷杂粮也罢,都要吃一点。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质疑,比较,求证,形成自己的观点。


多年来,我一直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不同的文本。比如教材有一篇《科学是美丽的》的文章,我就找了篇《科学并不美丽》的文章。不能让某一个观点左右我们的学生,这样形成的观点可能是偏颇的。我的“万字时文”系列、杂文系列和名著系列,在选文和解读中,都有这样的思考。


B:余老师,是不是还有个事前筛选的事情?毕竟孩子小,缺乏独立的判断力,容易模仿,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帮助。


Y:当然,这是教师的责任。但总体原则是多元和开放,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应该信任他们。在阅读问题上,我是崇信“拿来主义”的。鲁迅说,面对古典与外国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自信。我不管你是什么东西,“先拿来”再说。


B:余老师,我看到您有一篇文章,叫“读古人书,做现代人”。能否解释一下您的意思?


Y:我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基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为了现代人格的养成”,比较集中的表达了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


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也好,弘扬也好,不是老师说了算的。学生能否继承,取决于他是否理解,能否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有人号召读古典,说要将学生培养成传统的“仁人君子”,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听起来很不错,问题是做得到吗?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非要学古人说话,学古人穿衣,践行古代的价值观,做得到吗?家长做得到吗?教师做得到吗?


B:换句话说,对待先人,对待祖宗,对待圣人,我们都要平等。传统文化也只是众多文化中的一个“元”。


Y:是啊,孔夫子的话当然有道理。但是,靠两千多年前的老夫子,就能改善学生的道德与精神状况吗?因此,必须多元,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思辨,才能对话。这是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我自己有一个关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思辨阅读案例。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这个当然没错。但很多人把他拔高成一个“高大全”式的无私无畏的爱国英雄,就恐怕就脱离了司马迁的原意。在自由阅读中,我的学生发现了蔺相如身上的一些矛盾。他在读“完璧归赵”的时候,反问我:这蔺相如不是在穷折腾吗?


B:对于这样尖刻的问题,余老师您是什么反应?


Y:一开始我也不以为然。人的思维僵化是很可怕的,自以为是简直就是人的本能。但和学生一起讨论,我发现蔺相如出使秦国,确实有他寻找机会出人头地的个人考虑。否则,很多事情逻辑上讲不通。


B:这篇课文我们都读过,想听听余老师与众不同的解读。


Y:任何解读都必须依照文本,脱离文本的解读,无论怎样富有想象力和批判精神,都是不靠谱的。我和学生的解读,都是遵照课文的。秦国提出以15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实际上是空手套白狼,想强占“和氏璧”。在赵国存亡危机的时刻,蔺相如干了些什么呢?归纳一下他的劝谏之词,不过是:


不答应秦国,不行;

不去个人,不行;

去个人,非我不行。


他的逻辑,仔细想想都有些莫名其妙。比如他说秦强我弱,不给他不行。怎么就不行了呢?按照他的逻辑,不给不行,那你就给他吧?可你到了秦国,又赖账了。他说若不答应秦国,咱们就理亏了,还是送过去让秦国人理亏吧。这话听起来简直就像诱使人家犯罪(“钓鱼式”执法)一样。最后他自告奋勇,说赵王你要是手下无人,就让我这个太监家的门客去走一遭吧。


B:余老师的意思,是蔺相如有意促成了他的秦国之行?


Y:是的。以蔺相如的政治胆识和眼光,他肯定知道秦国人言而无信,其觊觎和氏璧是真,偿付15座城池是假;他更不可能不知道,答应了秦国再赖账,风险比一开始就拒绝还要大。老虎本来要吃人,你还要去撩拨它,挑逗它,它焉能放过你?但看蔺相如的所作所为,他显然把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语言才华和过人胆略看得很重。


秦王见了“和氏璧”,风度确实是差了点,可也没什么过激的行为。结果,蔺相如借故要回“和氏璧”,且“怒发冲冠”,慷慨陈词一番,搞得秦王君臣面面相觑,不得不“斋五日”。可是人家按照您的要求“斋”了五日,你早就派人带着“和氏璧”跑了。既然这样,你带着“和氏璧”来干吗?这不是生生将人家戏耍了一番?究竟是谁不讲信用和道理呢?


B:表面看,秦国倒是更守规则和礼节啊。


Y:是的。如果说蔺相如对秦王心存幻想,真以为拿“和氏璧”可换得15座城池,那蔺相如真是幼稚得一塌糊涂;若承认蔺相如早就预料到秦王的言而无信,那么,他这些过激的举动,哪里还有一点外交家的风度?简直就是“过家家”啊。


B:那么,蔺相如究竟何为?


Y: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蔺相如想来一场“政治秀”,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为自己博取功名。


蔺相如是个门客,而且还是个宦者令的门客,若以常规手段出人头地,那机会真是万分渺茫。因此,蔺相如一直在等待时机,一鸣惊人,脱颖而出。


你知道“毛遂自荐”的故事吗?毛遂说我是把锥子,你给我个布袋我就能捅出个尖儿;蔺相如干的更彻底,你不给我布袋也行,我自己弄个布袋自己捅出个尖儿。他把握住了机会,并且自编自演了这场“政治秀”。其实,若一开始就拒绝秦王,哪里还有什么“完璧归赵”的功劳?


蔺相如是智勇双全的,表现在他看准了赵王的惊慌失措和六神无主,任由自己调遣;看准了秦国虽想占有“和氏璧”,但绝不会因此而悍然发动战争,这给他的“政治秀”提供了比较宽裕的舞台;也表现在现场他的分寸拿捏得很好,该疾言厉色就疾言厉色,该慷慨陈词就慷慨陈词,撩拨得秦王手痒痒的,但就是下不了手。火候把握很好。善于调动现场气氛,善于制造惊悚事件,非如此不能爆得大名啊。当然,这样的“秀”,若没有过硬的胆量作底,人家没乱,你自己先乱了,像赵王似的,你还表演什么呢?


B:余老师的解读很有意思。其实,战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那时的读书人敢干,也敢赌,他们的生命意识可能与我们不同。这样上课,我相信学生一定听得津津有味,也“辩”得不亦乐乎吧?


Y: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欢迎。这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什么是“标新立异”?就是本来没有什么新东西,却故意装作有新花样,以此来糊弄人。《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这个理解,本来就潜藏在文本的逻辑之中。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样的理解并不是我首创的,过去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可见,只要尊重事实,尊重逻辑,不同时代的人都可能产生共鸣。


B:那么,余老师能否进一步解释一下您的“思辨性阅读”?


Y:我理解的“思辨性阅读”,至少应该具有三个要素:


一是独立、自主的阅读态度,要有质疑的勇气和求是的精神;

二是思辨性的过程,就是边阅读边评断,边理解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边批判边求证;

三是在比较与对话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观点的最后形成很关键。你不断质疑,不断求证,但若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那么,你的思维依然还停留在零碎和片面的层面。说明你的思维还是有限的。形成自己的观点,是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的集中表现。


我对“思辨性阅读”很有信心,我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当前阅读教学的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