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书84:《零秒思考》—快速决断力应该如何训练?

 jys360 2015-02-28

《零秒思考》是后浪出版社出版的日本麦肯锡顾问写的新书,这本书提出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乐于各种交流,却很难组织起有质量的讨论?


作者赤羽雄二的见解是即便是在麦肯锡公司,新人也缺乏瞬间掌握信息,整理出问题点,考虑解决对策的能力;即便你进入了麦肯锡,为了解决问题而需要的快速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训练,因为麦肯锡往往认为这是你进来就应该具备的能力。


但是赤羽雄二认为这种能力可不是轻易能具备的,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他打了一个比方,一个棒球运动员在对手挥棒的一瞬间就完成了信息判断,并做出了动作。如果他居然要用0.5秒思考应该如何做身体反应,那一定是出局了。


但是一名职业选手要建立这样的能力,需要非常长期和大量的练习,雄二先生认为,一位顾问,或者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瞬间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那应该如何做呢?在这本书的前两章重点提供了一个训练方法,我把这个方法梳理成三步。


第一步:把你想的写下来


这是我非常赞同的习惯,当你就什么问题纠结,请先试着把你想到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记录下来。


雄二先生还特别强调,不要在意自己的有些想法不太道德,也不要在意冒犯别人(反正别人也看不见),更不要在意自己的表达是否流畅,关键是把自己的想法都用文字的方式写下来。


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一个人只是停留在想的状态,而没有尝试把他想到的感悟变成文字,他所谓的想,是一种非常浅的思考模式,甚至是非常没有质量的思考模式。


而且这些想法中的大部分会因为缺乏记录而遗忘,更谈不上被整理。


在移动智能手机时代,记录的便利性大大提高,我们有任何想法,可以借助微博,微信,手机上的笔记软件,手绘软件,甚至录音功能快速进行记录,养成有想法就分类记录的习惯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二步:尝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雄二先生的体会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看问题抓重点也是一把好手!写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起了我本人,似乎我是一个好案例呢。


我也很认同雄二先生的理由,一个人如果能用准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深刻理解自己的想法,理解别人语言里面的正确意思,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我的体会是,如果你开始用文字交流,你会遇到两个困难:


第一个困难是词穷,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了。现在网络聊天流行表情,看起来方便,其实表情优点是含义丰富,缺点就是不够精确,在正式场合无法使用。很多人习惯表情聊天后,会发现自己逐步丧失用文字表达想法和情绪的能力了,所以在我的团队内部,是不提倡工作中用表情聊天的。


第二个困难是文长,就是为了准备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得不加很多定语和修饰,结果增加了阅读的困难,理解的难度,也不是好现象。但把文字写得简洁干脆明确,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一次次写出准备简洁表达文字的过程中,其实都在逼你自己提炼你看到现象,这样的训练多了,自然就有雄二先生说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看问题抓重点也是好手的效果。


第三步:避免肤浅的交流


雄二先生还指出很多人对问题的交流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他的看法是没有结构化陈述,对问题停留在条件反射式的表面触碰。


关于这个问题我倒有一个案例,罗辑思维前一阵被凤凰主编王路说发文章没有署他原创的名,是侵权,我在我的新媒体学员里抛出这个问题,请问你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结果大家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说话了,我觉得这次考验罗胖公关能力的时刻到了...我马上喊停,我说这样的交流是很低质量的,没有效果,你们要学会提问,于是我一口气抛了六个问题:


1、这件事谁是谁非?

2、王路写这篇文章动机是?

3、罗胖现在回应会带来什么问题?

4、他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损失最小化?你的理由是?

5、如果他应对失误,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6、如果将来你做运营,你也不抄袭吗?


这六个问题提出来,我要求大家必须按这个提纲有理有据回答,马上交流质量就提高了,而且好几个学员完全猜中了后续罗胖的应对对策。


所以要想不使自己的思考变得肤浅,一个好的方法是学会结构化提问。


没有想到雄二先生也是这样建议的,在这本书的后面重点介绍他记笔记的方法,这些方法里面的一个重头戏就是记录了雄二先生自己积累的大量提问。


把这些问题库复制到不同的领域,就可以很快带入自己进入深度思考模式。


在我知道雄二先生的方法之前,我已经把这个思路带入我的群管理中,我要求每次交流的主题必须带一组问题引导大家去思考,一旦有了主题加上结构化提问,很多人都能写出有质量的交流意见,这样整个交流的节拍就可以控制得非常好。


写到这里,我倒是好奇,你真的会相信雄二先生,有机会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而不是自信我既然想到了,那么下次我应该还能想起来的自我安慰里?



关于本微信的说明

想阅读秋叶PPT微信更多干货,请回复“目录”两个字。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原创,点击底部广告条就可以为我们打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