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古代女子的及笄和古代男子的弱冠~我有些混乱,请假大家~

 冷氏藏馆 2015-03-22
一、及笄:古时女子十五岁,可以择夫婚配了,行及笄礼,表示成年。就是把头发拢上,用笄(簪子)插住以保持不下滑。 所以你说的,及笄的确是古代的女子的成人礼。而且,行及笄礼后,可以称字,即正式给她取一个名儿,后来这个取字与许婚就联在一起,即十五岁当年没有人来提亲的、无人问津的,只好等了,什么时候有人来提亲说媒了,什么时候再行及笄礼和起名(字)。所以,如果没有定婚的,即使过了十五岁,所以也就不去进行这个仪式,叫作“待字闺中”,等待那个“字”,就是有人来定婚了再起那个字的意思。 二、弱冠: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所以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而十九岁往下的,则称为童子。论语里就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这里的冠者,就是有资格戴帽子的人,表示成人,而童子,则是指十九岁往下的各种青少年。 与女子一样,古代男子是三岁起名,二十岁时——束发戴冠、起字。为什么起字呢?行过冠礼,表示成人了,除了父母师长,其他朋友和少年不能再直呼其名,就起一个字,也叫表字。所以,女子是十五岁以后才有字的,男子是二十岁后才有字的。 三、你说的王卿(亲)贵胄,并不一定都是12岁行冠礼。这主要看这个“被提前”行冠礼的人是不是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古代一国的帝王年老体衰,或者驾崩了,其接班人还很幼小,这样的事哪朝哪代都有吧。被拥立成太子或新帝王的小家伙,年龄还十分小,别说冠者了,有时连童子也不算,但是为了让他早早接班,就只好变例了,让他早早行冠礼,只要父王死后三年,新皇帝有能力主持朝政了,他不论大小,都可以提前行冠礼了,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岁,这主要看这个小帝王有没有一个健康长寿的帝王爸爸了,再是看新皇帝能不能把权力从母后或权臣手中要回来,自个独立处理国家大事。 康熙帝,由于父皇顺治帝死得早,他登基时才八岁,登基四年后结婚。可能就是这个时候,一来结认一个好的岳父家族来对抗鳌拜,二来可以以新婚证明自己已经成年可以主政。所以,他的冠礼应该就在这个时候。 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像中国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他的冠礼不但没有提前,反而又推迟了,嬴政13岁即位,22岁才亲政(这时才进行了冠礼),比正常的还晚了两年。——这是因为相国吕不韦有了私心,妄图以秦王年龄小而长期霸占大权,所以,一直压制着不让人家行冠礼,到了秦王二十二岁了,迫不得已了,才让小嬴政行冠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