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村制陶人

 九日图书1976 2015-03-24

老村制陶人

焦作日报社 赵林峰 摄影报道

-

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山王庄镇的盆窑村,素有“黑陶之乡”的美誉,制陶已有千年历史。这个以黑陶为业而形成的村落,承载着数代人的梦想,如今面对经济大潮的充斥,这一流传千年的传承技艺也在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图为步入盆窑村,沿西街向北,穿过这个涵洞,依山而建的一排排土窑洞便展现于眼前。


古老的村庄,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沧桑。据说,唐朝武则天时期,盆窑村烧制的黑陶即被列为贡品,称为御制黑陶,明朝时烧制的莲花纹鱼盆、牡丹花盆就被皇宫收为陈列品。


久经岁月洗礼,许多古窑炉已经坍塌,但从那些残留废墟中依旧能够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的辉煌。


制陶人卫小厂正在用小推车运送泥块,运输工具虽然简单,但在窑洞内确实方便不少。


窑洞内,57岁的卫小厂正在对晾好的泥块进行“切割”搅拌,减少拉胚过程中气泡的出现。


制陶人王正成在揉泥。他15岁开始学习黑陶烧制工艺,1995年他成功烧制出高达2.5米的巨型黑陶贴花八仙宝瓶,创下黑陶制品体形之最。制坯前,先将陶泥从泥库中取出一定的用量,置于操作台上,进行反复揉压,使陶泥的密度颗粒更加均匀、细腻。


23岁的张瑶瑶正在拉胚,拉坯成形是陶器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90后的他是村内最年轻的制陶艺人,之前的他还做过两年的电工。


修胚,这双手告诉人们每一件器物上的纹路,都是从制陶人的指纹摩挲出来的。


窑洞内,忙碌的制陶艺人,揉泥、拉胚、雕刻,每个人忙碌着各自手中的活。


贴花。这道工序是在坯体表面绘制图案花纹,用工具在坯体上压出花形。


贴花磨具及自己制作的“弓”,这些工具每个人的样式都不相同,也许只有适合自己才能干好手中的活。


44岁的王红玉正在对胚体进行雕刻,已有15年雕刻经验的她之前制作黑陶工艺品,近几年才将雕刻技术运用在黑陶鱼盆上。


刻花是个细致的程序,不仅要拥有一定的绘画技术,更关键的是要耐得住性子。


窑洞内,两位老人将制作的胚体运到阴凉干燥处,使其自然晾干。


窑洞内,61岁的王正成(右)坐在凳子上休息,由于年纪大眼神不好,平日只做些拉胚的活,休息时也会给年轻制陶人一些指导,他是该村第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71岁的张红才正在制胚,他是村内年龄最大的黑陶艺人,如今和儿子张全快、孙子张瑶瑶一起经营着生产黑陶的家庭作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王正成在拉胚,也是黑陶名人王太新的嫡传孙子,15岁开始学习黑陶烧制工艺,1995年他成功烧制出高达2.5米的巨型黑陶贴花八仙宝瓶,创下黑陶制品体形之最。


窑洞内,老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对胚体进行雕刻、修饰。


制陶工具大都是村民自己动手制作的,图为一名老人正在运送制好的拉胚底托。


晾装。通常情况下,把完成后的陶坯摆放在阴凉干燥处,使其自然晾干,但有时为了赶制陶盆采取日晒的方法,可以缩短陶盆的制作时间。


盆窑村内,制陶人在搬运烧制好的黑陶鱼盆。古老的村庄,从道路旁墙壁上残留的黑陶碎片可以看出它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摔泥、揉泥都是制作陶盆的重要工序,对于57岁的卫小厂来说,这的确是个力气活。


窑洞上方的开口被各种器具罩着,防止雨水的流入。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黑陶工艺,每一件器物上的纹路,都是从制陶人的指纹摩挲出来的。从早期的几百户黑陶艺人到如今的十三户;从村内人人做黑陶到如今老人们的传授与坚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美与精致需要人们用心灵来细细感触。近几年来,随着黑陶销量的攀升和外出就业的困难,一些村民又回到了家乡,和父辈们一起继续从事这千年传承的技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