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率我真 2015-04-04


史料查证,石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延续了3000年的历史。
《史记?封禅书》转引管子的话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 又据汉班固《白虎通义?封禅》云:“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皆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迹以自效也。” 庄子也曰:“易姓而王,封于泰山,禅于梁父者,七十有二代。其有形兆垠堮勒石,凡千八百处。”(《续汉书?祭祀志》注引)有学者据此认为:禹、汤、周成王等帝王来泰山封禅,皆有刻石记功之举,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除在史料中有所记载外,至今没有任何实物可以佐证。
  学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除《石鼓文》,泰山上的秦《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是中国石刻的鼻祖,因为它既有实物印证,又有史书记载,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的源头。
郭沫若先生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中说过:“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可以说是极为准确和深刻地揭示出了泰山的本质。季羡林先生也说过:“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中国文化与泰山文化的关系,凸现了泰山在传统文化的地位。泰山石刻之所以被誉为泰山文化之瑰宝,有两个案例佐证了泰山与刻石之间的这种玄妙的关系。
第一个例子就是秦泰山刻石,在泰山戏剧性的三次失而复得。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由秦丞相李斯篆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德。秦泰山刻石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约222字。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李斯是中国小篆的创始人,史载“书同文”,就是发端于此。
  秦泰山刻石于公元1470年(清乾隆五年)因碧霞祠遭火灾而失没,直到340多年后的公元1815年(嘉庆二十年),才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尚存10个字,遂将残碑嵌于岱顶东岳庙壁。孰料公元 1832 年(清道光十二年)东岳庙墙坍塌,“亟索残石于瓦砾中”,后将残碑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公元1890年(光绪十六年),残碑失盗,泰安县令封城十日,终于在城北门桥下重新获得此碑,后重置于岱庙院内。1928年迁于岱庙东御座内至今。
    历经2200多年的磨难,这块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字史和中国书法史上,都无比珍贵的国宝最终仅剩下九个半字。然而,这一系列的戏剧性变化,丝毫没有改变泰山石刻在历史中的地位。自秦刻石开始,2200多年的历史、16个朝代的碑刻,泰山石刻书法艺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熟,真草隶篆,代不绝书,一座风光秀丽雄伟挺拔的大山,慢慢变成了中国石刻书法艺术的天然博物馆。2007年12月16日,泰山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山”。这在中国还是第一个!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可以说,是泰山石刻成就了泰山。
    获得首例殊荣的,泰山还有很多。被评为世界双遗产,也是一个破例,而且与泰山石刻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这是我们要举的第二个例子。
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申报世界遗产时,只有“自然遗产”一种分类,而国家文化部也只能按照自然遗产提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审批。1987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副主席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后异常兴奋,他不仅陶醉在自然风光中,还对泰山丰厚的文化遗产赞不绝口。他说:“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特色,要么就是自然的,要么就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内,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产。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巨大贡献。”在1987年底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泰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改写了世界遗产的分类。
泰山石刻源远流长,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泰山盘道沿途的众多石刻,一定深深打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们,让他们在攀登泰山的过程中,领略到了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精辟入微的书法艺术和含义深刻的泰山石刻,让泰山上一块块石头活了起来,充满了灵性和思想;反过来,这些灵动的石头,又让纯粹自然的大山变得富有了文化色彩,富有了灵魂和思想。
    南天门是泰山极顶,这里殿宇辉煌,古迹遍布,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就是在岱顶筑坛祭天,以期实现天人沟通,祈求国泰民安。岱顶是天堂的象征,游人通过天梯由人间到达“仙界”,体会“登泰山如登天”的意境。登上岱顶会感觉到日近云低,如入天宫。岱顶集中了泰山最美的自然文化景观。工作之余,每次行走在泰山极顶,流连于崖刻碑刻之间,均为她的博大和精深所震撼。编者作为一名泰山文物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宣传泰山、保护泰山。
    近两年来,编者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泰山石刻的现状,并绘制成分布图,对每块石刻进行了实地勘察、测量和注释工作,发现南天门景区文字摩崖石共499处,其中有许多“石文”不论是撰文、还是楹联,不论是石经墓铭,还是颂岱诗文,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有帝王御笔,亦有诗人大家,自秦至今,代代相继,或篆、或隶、或楷、或行、或草,屡有佳作。
    同以往的泰山石刻不同,本书以路为纲领,以山之脉络和南天门景区的摩崖石刻分布状况为指引,大致分为17部分,将区域内的石刻全部用相机拍下,以展示这些文物真迹的原貌。为了方便读者,在每个部分的前沿,均详细叙述了区间的石刻、碑刻、题名、题记、题诗的数量,并附有地图和拓片;后面则详细记载了单处石刻的位置、内容、年代、尺寸、字径、现存状况、题词的出处与题词的大意等,并附加了作者的一些相关情况。经过两年多的整理,此编纂出版的是《泰山石刻》南天门卷,闲暇之余还要将泰山石刻的保护工作继续做下去。
    本书不仅是目前泰山岱顶石刻最全的图片档案,更是一本资料书,凸显出中国书法的价值;同时更是一本石文化普及书,让大家知道“泰山石文化”深入人心的不仅仅是“石敢当”,让人们真正理解泰山石文化的无穷魅力。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太山摩崖书法刻石【三】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太山摩崖书法刻石【三】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太山摩崖书法刻石【三】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太山摩崖书法刻石【三】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太山摩崖书法刻石【三】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太山摩崖书法刻石【三】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太山摩崖书法刻石【三】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太山摩崖书法刻石【三】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二】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二】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二】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二】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二】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二】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二】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泰山摩崖书法刻石。【二】 - suiqianmin-511111 - suiqianmin-511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