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气功纠偏

 88八仙88 2015-04-05
[作者:周光辉]  [2013/4/15]
何谓气功偏差?因练功而造成精神上或有关功能性的失调,以及间接导致有关器质性的病态出现,谓之气功偏差。一般说,短暂性的功能失调可谓一般偏差,而持续性的病态出现可谓严重偏差。
艺术中国
至于出偏的症状如何呢?古人用“走火入魔四个字作了高度概括。走火者,头痛背酸,胸闷气急,气乱心烦,难受莫名,不能练功,或越练症状越严重。还有一练功就遗精,乃至头昏眼花,四肢乏力,入魔者,主要表现在精神症状上,一闭眼就出现神鬼,惊恐不宁,胡言乱语,心神恍惚,扰得亲朋、邻里不安。追其原因:是不遵守练功注意事项。特别初学者,急欲求成,违背自然规律,则往往容易出偏,亦有练功已窥门径者,因—念之差,而错入岐途,弄巧成拙。二是选功失误与指导不妥。

因此笔者认为,在辨证练功时,要采取辨证唯物的科学方法,反对据理—端,死搬硬套,如临床上阴虚阳亢的人,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阳失制而上亢,动则火起阳愈盛,静则益阴而制阳,所以阴虚阳亢的人,以静练为主,反之就要出偏。而阴盛阳虚的人,则以动练为主。从辨证练功来讲呼吸,鼻吸清气为阳,吸为补。排出浊气为阴,呼为泻。气流上引为补,气机下降为泻。从辨证练功来讲姿式,脚型外八字站穴为补,内八字站立为泻。如果有些同志八纲辨证练功掌握不好,也可以按病施功,比如高血压病人,其主要表现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那么该病应当选择相对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功法,如放松功,松静功等,反之就要出偏。例如胃肠道病人,临床上多系用腹式呼吸、气贯丹田,这样可直接对胃肠功能进行调整。具体则是胃肠蠕动亢进者,应选加强吸气的功法。胃肠蠕动迟缓者,宜选择加强呼气的功法。

下面我将临床上常见的几种偏差的病因病机和纠正方法,作为引玉之砖。以供同道参考。

一、头晕、头胀、头痛

病因病机:(1)练功姿势不正确,如练功时长时间头部较低,影响头部血液供应。(2)练功时意守不当,如阴虚阳亢之人死守上丹田,引起阳气上冲。(3)练周天功的人,追求通“通三关”,“打通任督二脉”,强行以意领气,结果气冲头顶。(4)年老体弱,过度疲劳,勉强练功,气血不能上奉于脑。

纠偏方法:(1)纠正不良姿势,放正头部。(2)调正意窍部位,如阴虚阳亢的高血压病人改守下丹田,或暂停意守。(3)练周天功者,对内气”要听其自然,勿忘勿助,不要领气上冲。(4)辨证施功按摩,推前额拿颈后,外气点按太阳,印堂、风池穴。
艺术中国
二、胸闷、胸痛、呼吸不畅。

病因病机:(1)姿势不正确,如坐式弯腰,站式挺胸,卧式下肢过度弯曲或用力伸直。(2)练功时呼吸不当,过分追求深长呼吸,停止呼吸,或者呼吸时用力,以致憋气。(3)练动功时呼吸与动作不协调。

纠偏方法:(1)调正练功姿势。(2)改为自然呼吸。(3)平推胸部和两胁,点按膻中,内关穴。(4)气功师向肺俞穴发放外气;循肺经从大拇指而出。

三、腹胀、腹痛、腹泻

病因病机:(1)练功时腹式呼吸过于用力或人为地丹田屏气。(2)练功中进食不当·,或饭前饭后练功,气行逆转,则腹胀腹痛。(3)功后马上喝冷水、冷饮,刺激肠胃,引起胃肠血管突然收缩,以致胃肠功能紊乱,产生腹痛,腹泻。(4)用口吸气,冷空气进入胃部,引起胃功能紊乱而腹痛。
艺术中国[http://www.]
纠偏方法:(1)放松呼吸或改为自然呼吸。(2)练功中注意饮食,饭前半小时,饭后—小时不练功,功后不喝冷饮。(3)按摩腹部,点按气海,足三里。
艺术中国[http://www.]
四、腰酸背痛、四肢麻木
艺术中国
病因病机:(1)初学者腰背部不够放松,如练静功时姿势过于拘谨,一种姿势僵持时间过长。初练即练双盘式。(2)练动功中呼吸、意念、动作不协调也会产生腰背酸痛。(3)练坐功时, 上身随呼吸摇动,也会产生腰酸。

纠偏方法:(1)练功者纠正不当姿势。(2)拍背部,按腰眼,拿肩中,点按八髎、委中、承山穴。

五、失眠多梦

病因病机:(1)体质虚弱者,功法选择不当,没有根据练功者体质辨证练功,造成阴阳不平衡。(2)练自发功时,不掌握要领,不注意劳逸结合,常常会引起失眠。多梦。(3)临睡前练运动剧烈的动功。(4)用意过浓或对景欢喜。

纠偏方法:(1)根据练功者体质辨证施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2)临睡前不练过于剧烈的动功。(3)练功中减轻意念,对功中景象听其自然。(4)点按神门、风池、安眠穴。.可向神门、百会发放外气。

六,口舌生疮,大便秘结

病因病机:—(1)练功时意念太强,意念有余,便是火。(2)呼吸太猛。(3)在闷热环境中练功,温热郁蒸,郁而化火。(4)郁怒时练功致气郁化火。(5)选功不当,阳亢之人练助阳功,好比火上加油。

纠偏方法:(1)练功时要放松,意念不要太强,守窍时要“似守非守。(2)呼吸要轻、柔、慢,不要太猛。(3)辨证选功,避免在不利的内外因素下练功。(4)练放松功,意想太空清凉之气,从头顶通过全身,直贯地阴,通身有清凉感觉。(5)用外气从上而下,从内向外祛散火气。转载时请注明: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