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向“禁区”动刀的全能仁医

 nizijun 2015-04-06

  黄胜平教授在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供图)

  我国杰出的心脑血管病、神经外科和介入科专家黄胜平教授英年早逝,广东省中医院举行追思会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这是我国杰出的心脑血管病、神经外科和介入科专家黄胜平生前在微信上的个性签名。今年3月20日晚8时45分,这位拯救过无数病患的仁医因病抢救无效,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52岁。

  “天堂里没有急症手术,天堂里再也不需要24小时开手机,天堂里再也不需要半夜回医院执刀救人。祝愿黄主任一路走好!”近日,广东省中医院为黄胜平教授举办了追思会,同事们纷纷忆起他的感人事迹。

  挑战禁区  显微外科手术量超过2000台

  黄胜平是显微神外手术专家,又是全国最早做神经介入的专家之一,被誉为“two hands”全能。2005年,他调入广东省中医院,创建了全新模式的脑血管病中心,提出了“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相结合、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相结合”的全新诊疗理念。许多“禁区”的脑干肿瘤、脊髓血管畸形他都能应对自如。在他的带领下,该院脑血管外科的介入手术量已经超过6000台,显微外科手术量超过2000台。

  来自湖南的患者王某罹患颅内巨大动脉瘤,由于手术难度过高辗转湘粤多家医院均未得到治疗。黄胜平为她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先施行颅内外搭桥手术,再切除动脉瘤,手术获得成功。还有一个病人,患有脑干的海绵状血管瘤,在院外反复出血多次,瘤体已侵犯到脑桥左右边界、脑桥延髓交界部,手术稍不小心就会致全身瘫痪、呼吸心跳停止。手术由黄教授主刀,从早上9点一直到下午4点,整整7个小时,他没有喝一口水,没有吃一口饭。一些在手术台旁观摩学习的进修人员都睡着了,他仍在仔细地悬腕解剖、分离、吸引……术后,患者恢复得非常好,一家人高高兴兴出院回家。

  医术严谨  黄胜平坚信“掌握知识越多,病人越安全”

  黄胜平不仅是技艺高超的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照顾他的护士回忆,在病榻上黄教授依然坚持看书读文献。同事们劝他养病多休息,他总说:“当一名医生,就是要不断学习,有时候需要牺牲休息时间。”正因为他孜孜不倦的钻研和勤奋刻苦的磨炼,才练就了他高超准确的诊治水平、炉火纯青的手术技巧。    

  黄胜平坚信:“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多,病人就越安全。”年逾四十的他依然投入极大的精力学习中医,就为了能将中西医结合起来,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每周三的专科门诊,很多患者专门来找黄教授开中药方子。

  心系患者    病情后期仍然每天询问病人手术情况

  当前,医患关系十分敏感,而黄胜平与患者相处得十分融洽。该院脑病五科副主任医师白小欣告诉记者,由于黄胜平教授医术高超,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因为担心黄教授太忙,不能亲自给患者实施手术,许多患者和家属都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准备了红包,千方百计送给黄教授。每当此时,黄教授都是婉言拒绝,表示心意领了,会安排好手术相关事宜。

  黄教授曾慨叹:“生病本来就是一件不幸的事,很多人有病治不起,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住院的。廉洁是医生的本分,退还病人的红包是我的良心要求!”

  每当在对患者的手术预案讨论在科学范畴里走进死胡同时,黄教授还会建议大家将心比心,将病人当做自己的家属再选择治疗方案。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得到无数患者的认可和敬爱。2014年11月,黄胜平被确诊为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主管护士王丽深情回忆,在病情后期,黄教授需要持续吸氧,下床、说话都显得十分吃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每天向护士询问病人手术的情况,永远心系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