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汉字及偏旁部首

 nangongcunfu 2015-04-06

趣味汉字及偏旁部首

2014-11-26 小新 郑金文三2013级

文化路第三小学2013级 QQ群178735669

微信公众号:郑金文三2013级 zjws2013

字是一种有表意成分的文字,字形和字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来人们可以通过对字形的分析来把握它的意义,可是,众所周知,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至今,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多次重大演变,汉字在形体上已经失去“庐山真面目”了。如今人们要想从汉字的形体上来理解它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了。虽然如此,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一些汉字的形体变迁情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字义(本义),避免出现错别字,是大有益处的。比如,学生常常把“恭”字写错,如果知道“恭”是从共声,是心的变形的话,就不会写错了。下面将所渗透的汉字偏旁形体变迁的情况通过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演示举例说明:

口部之类:

1、口字旁,象口形,与嘴巴有关,如:吐、叫、呱。

2、舌字旁,古文字像舌形,与口有关,如:甜、舔、辞。

3、言字旁,语言由口发出,与口有关,如:许、诗、信。

4、欠字旁,与人的呼气有关,如:吹、歌、歇。

心部:

1、心字底,心脏的象形,与心思有关,如:想、念、悲。

2、变为忄,放在字的左边,如:性、情、愤、恨、快。

3、放在字的下部,与心思、心理有关,如:添、恭、慕。

目部:

1、目字旁,眼睛的先象形,与眼有关,如:睡、眼、瞻。

2、见字旁,繁体是“ ”,与眼目所见有关,如:关、览。

肉部之类:

1、变为月,大多放在字的左边或下部,如:肝、肥、股、胀、胜;肯、背、胃、肩。肉的这种变形,现在与月亮的月同形。但与身体有关的月旁字从肉,而与天文时令有关的月旁字从月亮的月,后者如朔、望、期。

2、变为夕,斜肉旁,放在字的上部或左上部,如炙、然、祭。

3、页字旁,繁体是“ ”,通首,与人头有关,如:项、顾。

4、自字旁,是鼻子的象形,与肉有关,如:嗅、鼻。

手部之类:

1、变为扌,放在字的左边,如:指、把、援、探、操。

2、放在字的下部,如:奉、举、弄、戒。奉,本义是捧。依奉在小篆中的写法,上部是丰,表示字音;中间是双手,下部也是手,众手放在一起形成捧的意思。

3、“攵”是手(又)拿木棍之类的象形,如:救、牧、攻。

4、“又”是手的象形,与手有关,如:取、受、双。

5、卜又旁,手(又)持物件(卜)的象形,与手敲打动作有关,有称“ ”pu字旁,如:敲。

6、寸字底,是手爪的象形,与手有关,如:夺、寻。

7、弄字底,是双手的象形,与手有关,如:弄、戒。

8、斜手旁,是手的变写,与手有关,如:看、拜。

9、爪:手爪形,与手有关,如孚、舀、采。这里分析舀,本义是瓢、勺等盛取东西。《说文》:“舀,抒舀也:从爪舀。”

10、横爪旁,横爪形“ ”,与手有关,如:秉、妻。

足部:

1、足字旁(足),上为膝盖,下为脚趾形“止”,与行走有关,如:跨、跃、跪。

2、止字旁,古文字像脚掌脚形,与行走有关,如:步、武、此。

3、走字旁(走),上像人展臂跨腿奔走形上,表人脚,与行走有关,如:赴、超、越。

4、走

之旁,“走”作偏旁的变写,与行走有关,如:巡、退、追。

5、双人旁,是行十字路形的省写,与行走、道路有关,如往、待、徐。

6、折文头(底),是“止”的倒写,与人脚及行走有关,如:冬、各、夏。


人部:

1、单人旁,是象形字“ ”的变写,与人的行为有关,如:借、优、俭。

2、儿字底,是“人”的变写,与人体有关,与人体有关的字还有:大、夫、北、比等,如兄、见、元。

3、横人头,“人”形变写,与人有关(或称卧人头),如:乞、每、伤。

女部:

1、女字旁,古文字,像女站立交手形,如姐、妈。

2、女字底,以“女”作偏旁的字有中性的,如:妻;有褒义的,如姣;有贬义的,如:妨、嫌、婪等。

示部:示字旁(底),像人跪于供桌前形,与求神拜佛作祈祷之类有关,如神、祝、祭。


天文方面:

1、病字头,“疒”倒写是人因病卧床形,与疾病有关,如:痛、疲、瘦。

2、日字旁,古文字⊙,像太阳,与太阳有关,如:明、暗、晖。

3、月字旁,古文字为 ,与月光或时令有关(多在右旁),如:朗、期。

4、夕字旁,“月字少一短横,与夜晚或晚间活动有关,如:多、梦、罗。

5、雨字头,像天地阴阳之气交合后下雨形,与云气或雨状的自然现象有关 ,如:雾、霜、雹。

6、风字旁,与风吹有关,如:飘、飒。


地理方位:

1、土字旁,像植物从土中萌芽生长形“ ”,与土有关,如:埃、城、基。

2、邑:(yì,城邑)变为阝(右耳),放在字的右边,如郑、邦、都、郊、邻。


3、阜:(土山),变为阝(左耳),放在字的左边,如阴、阳、陵、阻、限。

4、山字旁,像山形,与山岭有关,如:峻、崇、峦。


5、厂字头,像山崖形,与山崖,石块有关,如:厉、石。

6、穴字头,是洞穴的象形,如:空、窗、窑。


宫室方面:

1、宝盖头,房屋的像形,与房屋有关,如:家、安、宿。

2、广字头,也是房屋的像形 ,与房屋有关,如:府、库、废。

3、门字框,门框形,与门户有关,如:闭、闺、阔。


4、尸字头,是厂、广的变写,与房屋有关,如层、屋、居;是人侧坐的象形,与人体有关,如:尿、屈、屁。

5、户字头,是单扇门的象形,与门户有关,如:房、扉、扁。

服饰器用:

1、衣字旁,是衣的象形,与衣服有关,如:袖、初、装。

2、衣字框,是衣字的拆开形,与衣服的内里有关,如裹、衷、衷。

3、巾字旁,像垂挂的布巾形,与布帛有关,如:布、幕、勒。


4、革字旁,兽皮张开形,与皮革有关,如:鞋、鞭、勒。

5、纹丝旁,像一束丝形,与丝线有关,如:结、统、继。


6、网四头,是网字的变写,与网有关,如:罩、罚、罗。

7、方人旁,是旗帜的象形,与旗帜有关,如:旗、旋、旅。


8、弓字旁,是弓的象形,与弓有关,如:弯、张、弛。

9、刀字旁,象刀形,与刀有关,如:切、分。

10、立刀旁,是刀字的变写,如:利、剖、刻。

11、刀字心,是立刀(刂)旁的变写,如:班,本义是分玉。《说文》:“班,分瑞玉:从王王刀。”“分瑞玉”即把一块美玉分成两半之意。

12、斤字旁,是斧的象形,与斧及吹的动作有关,如:斩、断。


13、酉字旁,像酒坛形 ,与酒有关,如:酬、醉、醋。

14、皿字底,是器皿的象形,与陶器有关,如:盆、盘、血。

15、缶字旁,读fou,上“午”(杵)正在“ ”中捣泥制作瓦器,与瓦器有关,如:罐、缸、铁。

金玉类:

1、金字旁,“ ”表示覆盖,两点金子埋藏于“土”中,表示金属类,如:铸、镜、铁。


2、王玉旁,王作偏旁省点作王,实为玉,如:弄、全。

3、斜玉旁,玉作左偏旁省点且横变斜提,与玉有关,如:环、理、琢。

4、贝字旁,古人曾以贝为钱币,与钱财有关,如:财、资、贪。

水:

1、在左,如:江、河、深、浅、流。

2、在字的下部,如:泰、滕。


火:

1、变为灬,放在下部,如:煎、熬、照、烈(注:焉、燕、无等本来不是火部字,后代字典把它们归入火部)。

2、变为小,在上,如光。《说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植物食物类:

1、草字头,小草从土中生长形,与草及植物类有关,如:花、菜、落。


2、木字旁,是树木的象形,与树木有关“ ”,如:枝、析、梁。


3、禾字旁,象禾穗形,与禾类植物有关,如秀、秋、积。

4、食字旁,“食”像器皿盛饭粒形,与谷类粮食有关,如;饭、饺、饿。

5、米字旁,是谷实的象形,与谷类粮食有关,如:粒、精、粥。


动物类:

1、犬:变为犭,放在字的左边。如狂、狗、狡、猪。

2、牛:1、在左,如牲、特、牧、物,在上,如告、靠。


3、鸟字旁,像鸟形,与禽类有关,如:鸡、鹅、鸣。


4、隹字旁,短尾鸟,与鸟类有关,如:维、集、难。

5、虫字旁,像虫形,与虫类有关,如:蜻、蚯、蝶。

6、豸字旁,读zhi,食肉兽长身大口利齿形,如:豹、豺。

7、羊字旁,突出羊的头角,与羊有关,如:鲜、群。8、斜尾羊,羊字的变写,与羊有关,如:羞、着。


9、秃尾羊,羊字的变写,与羊有关,如:美、盖。

车字旁,古文字“车”像车轮车轴形,与车有关,如:转、辆、轰。

舟字旁,古文字像船形,中横像浆,与船有关,如:舰、船、舱。

围字旁,象围墙、篱笆或边框包围的形状,或称:大口框,如:围、园、国。

二、如何运用优美的课件演示让字理优化课堂随文识字

美丽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远程资源中的flash动画对学生的吸引力更要远远超过直观的教学挂图。学生通过观看画面,从而牢牢记住画面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教学生字时,在理解上有点难度。于是,在分析之前,我就用幻灯片出示整体感知,让学生能更形象、直观的感受到生字偏旁神奇变化。也为学生理解生字做好了铺垫。

我在教学 “燕”字,先出示燕子图,再出示概括抽象图,接着出示古体字,最后出示楷体“燕”,即:实物彩图——概括抽象图——古体汉字——楷体汉字。溯源之后,让学生将楷体字各部位与古体、客观实物各部位进行对应分析,廿(niàn)是燕子的头,口为身体,北为双翅,四点底为燕尾的变写。当然教学时,教师得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对应分析,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单凭老师用嘴巴讲怎样怎样,学生听的无味,老师也会觉得讲的无趣。所以,我带学生到电教室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花,原本十分嘈杂的教室立刻就会变得十分安静,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些美丽的画片吸引住了。还不时听到他们惊叹道:“哇!太美了!”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我教起来也就十分轻松了。

汉字识字教育历来被视为制约中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宝瓶口”。探索识字教育的坦途是我国自古以来历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事业。回顾中华教育史,我国的汉字教育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蕴含在其中的两种教学思想:一种是集中识字教学思想,另一种是分散识字教学思想。两种教学思想的区别在于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完成识字和发展语言的任务,侧重点掌握不同。集中识字强调汉字规律,主张在识字过程中发展儿童的语言;分散识字强调语言规律,主张在发展语言过程中识字。其实,二者都要完成识字和发展语言的任务,可以说殊途同归。

课堂随文识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义在课文语境中得到明确深入的开掘。可以说它是分散识字教学思想的体现,即在发展语言的过程中识字。而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它主张以集中识字教学思想为主线,在识字过程中,发展儿童的语言,是集中识字教学思想的体现。这两种识字方法看似相对,其实不然,当你把这两种识字方法相容相通时,它放射出的异彩会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下面从独体字教学和合体字教学两方面谈谈如何运用远程教育让字理优化课堂随文识字。

(一)独体字教学

独体字大多是象形字,对于独体字大多采用“溯源——对照”的形式,即追本溯源揭示汉字的起源、演变的大体规律,并通过将楷体与图画、古体的对照,找到汉字形与义、音的联系。如:教学“燕”字,先演示燕子图,再演示概括抽象图,接着演示古体字,最后演示楷体“燕”,即:实物彩图——概括抽象图——古体汉字——楷体汉字。溯源之后,让学生将楷体字各部位与古体、客观实物各部位进行对应分析,廿(niàn)是燕子的头,口为身体,北为双翅,四点底为燕尾的变写。当然教学时,教师得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对应分析,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运用字理优化课堂随文识字呢?如:在上《捞月亮》一课时,对“井”字的教学。

出示井图

师:这是什么?

生:一口井

师:古时候,人们常常在井口处订上几条木桩,这样,打水的时候,

就不容易掉下井了。你们瞧,老师变出了一个什么字?(课件演示“井”

由图——抽象图——古体字——楷体字演变过程)。

师:“井”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

生:“开”字。

师:“井”字和“开”字笔数相同,都是四画,笔形几乎一样,你们能想出办法把他们区别开吗?

生:“井”字像四条相互交叉的木桩,中间就是井口。“开”字,上边一横是门闩,下边“廾”是一双手在开门。一撇一竖不能穿到门闩上。

师:真棒。想得非常好,跟着老师写一遍“井”字。

生独立写一遍“井”字。

运用字理,学生了解了字的构字原理,形与义、音的联系已昭然入胸,学生能很好地把井字的字形与开字的字形区别开,降低了错别字的产生,运用字理优化了课堂随文识字。


(二)合体字教学

合体字教学多属会意字和形声字。由于它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因此在教学中常先将其进行部件分解,找到各部件的本来意义或读音,再将各部件组合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用公式表示,则为分解——组合。如:教学“束”字,先分解为木和口,找到木的本义是树木,而口在这里不是口鼻之口,而是指捆木的绳索,再将各部件组合起来,从绳索(口)捆于木中,可理解到束有捆义。

上述合体字教学模式是基本的、稳定的,但不是机械的,绝对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汉字,及它在不同文章中的语意灵活运用。下面就合体字教学时如何运用字理优化课堂随文识字进行一点探讨:

1、会意字教学

(1)课件演示“身体动画”和“思维动画”,优化课堂随文识字。

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在小学前三年创造性想象能力比后三年要强得多。在生字字形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义的关系,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突破字形关,优化课堂随文识字。

如《司马光》一课中,“哭”字的教学。教师课件演示,学生通过“身体动画”记住字形,理解字义。我请一名学生张大嘴巴,“哇哇”地哭了起来,手不停地抹眼泪。师问:谁能根据刚才的表演,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哭”字的?学生因受“身体动画”的启发,有的说,“哭”字上边两个“口”,就像两只眼睛,下边的“大”字就像它的身体,(大,是正面站着的人形,教学“大”字时我已讲过字理)一点就是从眼睛流出的泪;有的说,“哭”字上边有两个“口”,表示他哭得大声,“大”字像一个人伸手去抹眼泪,所以还有一点;还有的说,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表示流眼泪,“大”字表示他哭得大声……有趣的“身体动画”打开了学生联想的空间,字理识记“哭”字时能从不同的角度析解得淋漓尽致。


又如教学“笑”字,怎样把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识记呢?学生运用“思维动画”,可真是有趣。“一个人(夭)扛着好多竹子(竹字头)他可高兴了,就笑了。”又如:“五个人”一起张口说话就是‘语’字”。

(2)实践演示,索义记形,优化课堂随文识字。

教学《春雨》一课,“染绿柳芽”中“染”字,教师准备好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让学生分别把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红色等等,接着通过课件演示古时候人们染布的过程,在看、听、做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染”字左上方的“氵”和右上方“九”的来历,同时也明白了古时候的颜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所以“染”字下边是“木”字。“染”字随着有趣的实验与动画演示,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染”字从劳动实践到抽象意识,再到有形汉字的物化过程,反映了先人细腻的观察、周密的思考和巧妙的表现力,这些蕴藏在汉字构形系统中的古人的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规律和心理意识在教师不断地揭示与再现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汉字的本质特征便昭然于学生眼,内化于学生心中,这对于启迪学生智力无疑是有利。


(3)挖掘字理,培养质疑精神,优化课堂随文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义文字,构字有严密的科学规律。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汉字的形和义的关系,明白构字的原理,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和创造性记忆。如“办”字。让学生思考“办”字为什么是由“力”和两点组成?学生动脑思考都明白,做事情要出力,出力就有汗了。所以,“办”字是由“力”和两点组成。经过这样的启发思考,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常常会想这个字为什么是由这几个部分组成的呢?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激励引导,哪怕是一个小问题,都有可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解惑中,对字义字形理解更透彻,识字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小小的汉字,奥妙无穷。在学习汉字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于创造用多种方法灵活记忆,把一个个看似枯燥的方块字变为充满生气的小精灵,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2、形声字教学

(1)从偏旁入手,听音掌握音形义,优化课堂随文识字。

教学《所见》一课,“歌声振林樾”,学生都能理解这句话是说,歌声嘹亮,振动了整个树林。可他们不明白“振”为什么不是“震”。于是我让学生听听课件声音,再用手敲敲鼓,看看鼓面上的小豆子怎样了,听听有没有声音发出来,学生听音、观察发现小豆子在跳动,鼓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于是学生明白了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提手旁,本义是挥动、抖动的意思。挥动、抖动物体,就会有声音发出来了。而“震”是“雨”字头,它与大自然现象有关,如:地震、雷震。所以“歌声振林樾”应该是振动发出声音的“振”。从偏旁入手,因形索义、因义记形,学生再也不会把“振林樾”写成“震林樾”了。

教学《小池》一课,“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由于受“爱情”一词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把“爱晴柔”写成“爱情柔”。通过课件展示,我让学生观察“爱晴柔”的“晴”是什么偏旁?为什么是“日”字旁。通过字理识字,学生明白了“晴”与“太阳”有关,在这,“晴”是“晴天”的意思,“忄”旁的“情”与心思有关是感情、心情的“情”。小池旁的树木向池里投下了它的影子,这都是因为它太喜爱这晴朗而又柔美的小池了。明白了诗句的意思,又通过字理识字,学生再也不会混淆两个同音字了。接着我顺势引导学生比较“请、清、睛”几字,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所学汉字的形成意义联系起来,很快说出:请别人要说话,所以“请”是言字旁;河水很清与水有关,所以“清”是三点水;“眼睛”与眼目有关,所以“睛”是目字旁。

(2)依托汉字本身的有序系统,归类记形、理解字义,优化课堂随文识字。

汉字群体是一个有机系统,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有序性的特点。汉字的构字部件有400多个,其中构字量较大的基础部件约200左右,按传统汉字构形分析法——六书归类,其绝大多数是象形字。虽然楷化后的汉字图形性、象形性已淡化了,但它所表示的意义信息却依稀可见,当它们构字时,将自身携带的意义或语言信息带入它们参构的字中,就使新构成的“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也随即存储了大量的意义与语言信息。如“虫”、“青”是构字的基础部件,在分析以“虫”、“青”作偏旁的字形中,我们可以从字理出发按构形规律成系统的教学汉字,由“虫”的意思概括出“蜻、蜓、蝴、蝶、蛙、虾、蚂、蚁”的意义范畴,从“清、晴、情、请”读音中悟出“青”的示音作用。如上面《小池》一课中“晴”的教学,由晴引出情、请、清、睛,通过区分偏旁部首的意义范畴,从而达到系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的目的。随文识字教学如能把汉字放在汉字的整个系统中去科学地认识,在和众多汉字的联系、比较与定位中进行辨识,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思维和理性记忆,从而建构科学有序的认知系统,达到发展语言与识字的同步。

三、总结与延伸

汉字的规律,不是死公式,我们可以遵循汉字规律,但又不能死搬硬套,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灵活运用。在儿童识字过程中,可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字理)和儿童认知规律在随文识字中进行识字教学,突破难点、快速识字。

若遇到象形字,教师要用简笔画先画出象形字的图形,再过渡到抽象图——古体字——楷体字字形。让学生在图形和字形之间产生联想记忆,这样就能快速、准确、有兴趣地记住所要认识的汉字。

对于指事字和会意字,教师应运用多种字理教学方法在随文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字理,让学生根据字理去记忆字的音形义。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以后,可在随文识字教学中给学生介绍一些形声字的规律——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和偏旁部首变形规律。对于形声字教学,侧重以辨别字义(区分偏旁部首)为突破口,去成串地掌握音形义。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得掌握一些汉字的形体变迁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字理,提高识字效果。

通过字理识字,当学生对汉字的规律有了大致的了解后,那么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对汉字考究的态度、学习汉字的能力就基本具备了。这样的话,学生识字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当学生翻开《字典》的时候、当他们观看电影电视的时候、当他们走在大街上看到广告标语的时候、当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诸多场合都可以成为学生自主识字的场所。其实学生识字就如在滚雪球,是逐步积累起来的。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