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锋、提笔与中锋运笔

 烟水散人 2015-04-08

 调锋、提笔与中锋运笔

 

书家和学书者常叹中锋运笔难。中锋运笔之难究竟难在哪?

难在调锋。书法家刘小晴把中锋运笔的调锋技巧归纳为提按、衄挫、往复三种方式,确可效法。下面就我的理解与笔法实验谈谈调锋、提笔与中锋运笔的关系

所谓提笔,就是在笔锋着纸时(按笔后)随即把笔肚抬起来一点点,让笔尖大体直立于纸面。如此可以让散开的笔毫从新裹束起来。为什么需要让笔毫重新裹束起来?目的在能顺利调锋。提笔何以能调锋呢?

为了叙述的方便和明晰,我们分别从每一笔画的起笔、中段、收尾三个阶段来细说提笔对调锋的作用。先说起笔阶段。根据“横画直下、直画横下”的铁则,除个别捺画形态外,无论什么点画,一落笔铺毫对于即将要行笔的方向(笔画的中段)而言,笔锋就已成偏侧之势。此时的起笔线段和接下来的行笔方向路径已成90度至135度的夹角。起笔之后如果不把笔肚或多或少提起来一点点而往笔画中段强行拖笔,则转折处便成偏锋,其笔画形态将会浮肿而少韵味。所以,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所谓“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我的理解是:落笔(按顿)处,要有提笔意思,不能瞎按蛮按,要稳得住笔;更重要的是,按后随即提笔,提笔后又或衄或挫或直接按笔运行,才能达到中锋运笔的理想状态。此时提的功能,就是利于笔锋的转向,也就是所谓的调锋。

再说中段行笔阶段。起笔过后,就进入中段行笔过程。起笔和中段连接处怎么运笔,随即怎么中锋运行,上一段已有涉及。如果中段再遇到转折处(如横折钩、戈钩关节处),更需要提笔以利调锋转向。如果不提笔而硬性旋动转向,将笔毫卧伏纸上,平铺而过,其笔画形态必臃肿如墨猪。所以清人周星莲没能忘记告诫后来者说:“笔锋随倒随起,自无僵卧之病矣”

次说收笔阶段。起笔与行笔要有提笔意思,那收笔也不能例外,并且收笔时,只需提笔微带侧势运行就成。此时的提笔运行有两个好处:一是让收笔处形态饱满、劲利;二是方便在书写下一笔时,立笔尖锋入纸,好向任何方向行笔。清人刘熙载说“辨提尤当于止笔(收笔)处”,就是这个意思。

刘小晴先生所述衄挫和往复之所以能调锋,是因为衄挫和往复的运笔法中也同样少不了提笔的动作。何谓衄挫?衄有笔锋上下、左右来回揉动、转动的意思,挫有笔锋突然逆势而行或笔锋向上或向左轻轻一挤为行笔快速转向做准备的意思。衄挫,即在运笔的过程中,横画用指关节灵活地使笔锋不断上下微微提按揉动,竖画让腕左右来回微微提按扭动或提按转趯。所谓往复,就是行笔之后,笔不离纸,再迅速提笔回走到笔道的上面去即笔锋回复到想要修复之笔画的最上端处。如果笔锋已经走偏离开了笔道的中心线或运笔太轻已成飘滑、虚薄的败笔,此时就可以用回复之法纠正弊端。刘小晴说:“此临时补救之法,不得已而为之”。衄挫和往复中的提笔动作,目的也命笔锋中含,以利中锋运笔。

上面说的提按衄挫及往复中的提笔技巧,是可以把笔锋调中的具体方法,但这些具体技巧还得靠运腕、运指(包括捻管)及运臂的有机配合才能挥洒自如。

末了,还想说几句并非题外的话。我们所说的中锋行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锋行笔。有不少学者认为,一般人所谓的中锋行笔,其实在古代书法巨匠的实际操作中,大多都是微带侧势的。笔者估计,所谓微带侧势,就是笔杆和笔锋的投影夹角在170度以上180度以下(即笔杆和行将产生的新线道之夹角在零度以上10度以下)。古代人所谓的侧锋,笔者估计就是笔杆和笔锋的投影夹角在150度之间。这方面,您不妨亲自操作一下,看这样的行笔与当代人所说的中锋行笔究竟有何不同。我的实践几乎是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为了从理论上想清这个问题,您也可参看周汝昌的《书法艺术答问》或《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以及台湾学人杨山河的《楷法论——异视角的笔法理论》。

                                        欢迎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