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虚词的考查特点

 老刘tdrhg 2015-04-10

文言虚词的考查特点

陈千里

一、考查范围

2012年的 17套高考试题中,所考查的虚词均为常见的,只有北京卷考查的“然”超出《考试说明》规定掌握的范围。在这些虚词中, 又以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虚词的考查次数为多, 如对 “以”“之”“其”“而”“所”的考查。考查范围是有所侧重的,那些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当是备考的重中之重,那些出现频率较低的在备考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

二、试题类型

高考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直接出现,一是放在句子翻译题中综合考查。选择题一般只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与在翻译题中要求指明其意义相比, 相对容易一些。 具体的试题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客观题

1)一题中实词虚词混合考查

1:(北京卷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莫舍我

  ②吾宁舍之而受祸

B.①然独好周人急

  ②然其行最著

C.①恐为他人得

  ②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D.①何以为报

  ②妻卧草中以号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项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C项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项前“以”为介词,翻译为“用”,“何以”即“用什么”“怎么”;后“以”为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2)一题中考查4个虚词

每一个虚词出现在两个句子中,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 形成四个选项。 这种形式是最常见的, 今年有 9套试题采用了这种考查方式,用于比较异同的每一组句子中,一个是文段中的句子,另一个是课本中的句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而且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体现了高考文言文注重知识迁移、突出运用的“能力立意”的考查趋势,而且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备考时关注教材。

2:(浙江卷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筑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①然言出而罪至?筑②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①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筑②吾其还也

D.①其言不为人所信也?筑②或因寄所托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两个“以”均是介词,表原因,翻译为“因为”;B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同;C项前一个“其”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译为“自己的”,后一个“其”是副词,表商量的语气,译为“还是”;D前一个表被动,译为“被”,后一个是所字结构,当助词。

2.主观题

1)指出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3:(上海卷22)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解析】结合上下文,并注意括号注即可分析出答案。其上半句为“其岸之突而出者”,“其”指代“东池”,“突而出”即“突出”。

2)翻译虚词在句中的位置

4:(大纲卷11②)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参考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把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解析】翻译时要体现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即介词,译为“把”。

(作者单位:广东汕尾白沙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