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见识:有一种“米汤”,叫做媳妇爱婆婆!

 真友书屋 2015-04-24

自古以来,食粥好养胃。

每回煮粥,就会想起小时候听过外婆讲的那则温馨典故。


石塘海边住着婆婆和媳妇,二人相依为命。

媳妇是村里人人皆知的孝顺,尊老爱幼。


不知何时?村里开始传不良谣言,

说孝顺媳妇虐待年老婆婆。这又是为什么?


原来左邻右舍看到媳妇满脸红光,越发丰满。望见婆婆面黄肌瘦,瘦骨嶙峋。由此,村里长辈们猜测颇多,议论纷纷!


那原因何在呢?


在长辈们的盘问下才知晓!媳妇一心孝敬婆婆给她吃米粥,而她自己只能喝剩下的米汤充饥。在那个年代,能吃上大米就是莫大的幸福!孝顺的媳妇不知:米汤的营养胜于米粥。


从此,左邻右舍开始口碑相传,传播孝顺媳妇的敬爱之心。而米汤的饮食文化也从此传至千家万户。


爱与饮食的故事,从古至今,典故无数。

从传统文化解释,提倡孝敬长辈,尊老为首。



中医vs西医

如果从中医营养来解说,米汤性味甘平,润肤滋养益气之功效。

《本草纲目拾遗》做过解释:“米汤即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


从西医营养学解说,米汤中含有大量的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微量元素,包括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素。


《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撰)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


米汤的营养可以修复胃粘膜,健脾胃养气血,益肾气健丰满。

反之,婆婆吃的干食米粥,营养有限,加上老人脾胃蠕动慢,缺乏粥汤濡养,导致消瘦。


周先生在 《山乡巨变》上记录:“家里又回复到老样子了,衣无领,裤无裆,三餐光只喝米汤。”看得出,周先生的长辈们知道米汤的营养,喝米汤,助成长。


图By晚来

我打小耳濡目染,如果家里人感冒生病、心情不佳,一定为他熬碗粥,和着米汤一起喝下。


早晨喝粥,

启醒肠胃蠕动,有利更好打开脾胃经的顺畅。

晚上喝粥,

和胃养心,减缓心脏压力,减轻脾胃负担。有利胃和寐安!


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五行之曰:脾土生万物。也就是说脾胃好,五脏六腑齐健康。


春夏秋冬
四季喝粥








春天

食各种谷物粥,养脾胃疏肝胆。



夏天

食绿豆粥,清胃养心;



秋天

食百合银耳枸杞粥,和胃润肺;



冬天

食海鲜瘦肉粥,健脾温肾。



食粥丰俭由人

矜贵如燕参鲍翅,平凡如一捧白米。



浓浓的一碗粥

代表的是爱心、健康,更是一份情意绵绵。


慢活,慢煮,食粥,食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