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揭开《伤寒论》真相的不二法门

 johnney908 2015-04-29

揭开《伤寒论》真相的不二法门----转帖

 

伤寒之书,向称难读。北京钱尘超君做如是语。非唯今人有此感慨,伤寒历代注家各执其见,众说纷纭即是最好的明证。

伤寒之书,其实非为难读,难却难在后人不得次第。中医本来是一脉相承之学,学者只因无法得知中医次第,遂无法得知中医,无法读懂伤寒。     

那么,中医学的次第是什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揭开《伤寒论》之谜呢?

伤寒不解,求诸内经;内经不解,求诸易经。

斯言也,人皆闻而笑之,谓其空泛无当也。其实非泛,而且非常之实在。

农历癸巳年仲冬,在依照医圣序言指引,从《黄帝内经》入手,一举揭开《伤寒论》千年不解之谜真相之后,事实更加坚定了这种认识。

学佛之人尚且都知道要“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可是在同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医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尤其伤寒一脉,不是依从王叔和热论六经之谬,就是执迷于各家注解标新立异之说,却唯独把伤寒正宗“本师张仲景”抛在了九霄云外。

灭六国者,非秦之武。中医式微,亦非外力之过。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免绝学沦丧,圣人受辱,真人不自量力,抛砖引玉,言尽于斯,心明于斯。

 

 

甲 伤寒杂病解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序——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

《九卷》又称《针经》,就是现在的《灵枢》。

《灵枢》第六十六篇篇名叫做“百病始生”。

“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

既然是百病始生,那么伤寒和杂病是否包括其中呢?好像还不大好确定,是吧。

“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这句话哪里来的呢,同样是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同样还是提到了这个燥温寒暑风雨。

岐伯还告诉黄帝,“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那么这个燥温寒暑风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里,皇帝说过,“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鬼臾区说的应该就比黄帝更明白些: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呵呵,闹了半天,原来这个燥温寒暑风雨就是天之阴阳,就是六气啊!

岐伯还说过,“喜怒不节则伤脏”。这个喜怒又是什么东东呢?关于这个黄帝是明确过的。“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原来这个喜怒啊,是讲人的五志。

这里还剩下一个问题,“清湿则伤下。”既然百病始生,皆起于这些因素,那么这个清湿又是讲哪方面的呢?

我们知道,《内经》啊,是以易经为理论和哲学基础,用文字有针对性的来诠释那些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内涵的。那么易经是什么呢?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天之六气,人之七情五志,这个清湿,讲的是否就是地之五行呢?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这样一来不得了啊,难怪敢于叫做“百病始生”。 一句“风雨寒暑,清湿喜怒”竟然天地人的因素皆尽包含其中了!

在这里,我们姑且也套用一下刘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里的套路:凡是天之六气致病的,起于寒暑燥湿风火的,就是伤寒;余下的地、人因素的就是杂病,这样可以吗?

貌似可以。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在《素问》里,不止一处在强调,“夫风者,百病之长也”。长沙公凭什么以伤寒来命名呢?为什么不是伤风杂病论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里,岐伯在论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的时候,是怎么个情况。首先是太阳之政,接下来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什么是这么个次序呢,经曰:天气右行,地气左行。是天地运行方向截然相反的结果。

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

帝曰:太阳之政奈何?岐伯曰:辰戌之纪也。

“则天道可见”。天道是什么呢,是以太阳司天为首的。太阳又是什么呢?“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寒气又是什么呢?“所谓本也”!

现在明白了吧,能够代表天之六气的,恰恰也只能是这个寒气最合适。其余清湿喜怒,包括地人因素的,能够找出象寒气这样有足够代表性的吗?真没有,那怎么办,用杂病概括可以吗?

 

乙 伤寒杂病论

弄明白了什么是伤寒杂病,大家可能还会有一个疑问:对中医影响如此深远的一部经典著作,作者干嘛不直接取名《伤寒杂病经》,而要屈尊于“论”呢?

了解佛教的朋友都知道,在佛教里面,只有记述佛菩萨所说的内容的才能称为佛经。而后世高僧大德,无论你年龄多老,名望多高,围绕佛经所做的著述也只能称作是论,这就是规矩,这就是次第。

在中医领域颇具影响的畅销书《思考中医》里,作者刘力红博士引经据典,已经详细论述了何为经,何为论,似乎这里也没有必要再去深究了。但是这个“经”“论”之别,却远不是字眼所表现出来的这么简单,因为它关乎到的正是中医的次第问题。

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里说的是天地之道,那么在中医里有没有这个尊卑贵贱呢?有的,而且,最能体现出来的就是这个“经”和“论”。其实啊,要搞明白这个“经”和“论”的区别,也真没有必要在那里旁征博引,查康熙字典那么麻烦。大家看一下医圣声明撰用的《素问》的体例即可明白。

《素问》81篇,除了五脏生成、宣明五气等9篇,其余72篇每一篇的题目无一例外的都是“论”——“****论篇第**”。《黄帝内经》讲什么呢?往大说,四海九州天地宇宙无所不包,往小了说呢,四肢九窍脏腑经络气化精微历历分明。而组成《素问》,构成《黄帝内经》的这些篇目,这些论呢,则每一篇都有侧重点的阐述讨论一个或多个具体问题。

“经”和“论”的区别,看到这里心里应该有数了吧。但是这些和《伤寒杂病论》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接着再来看《素问》:热论、疟论、 欬论、风论、痹论、痿论、厥论,这些篇目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的病。黄帝在讲述这些病的时候呢,篇名也都是取个“论”字而已。那到了张仲景了,写伤寒杂病了,怎么办,会僭越吗?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张仲景对整个《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都理解的那么透彻,还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吗?

但是医圣不会犯,却并不代表别人不会。所以到了后世王叔和、皇甫谧的时候,那可就毫不客气了。

当然,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成就和对中医的贡献来说,即如径取为经名也未尝不可。而弄清楚这个论字,不仅说明了医圣对《黄帝内经》,对整个中医的了如指掌,也让后人更加了解和敬佩医圣那虚怀若谷,不计名利的大家风范。

 

丙 伤寒杂病论序言解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宗族遭受重创,促成了《伤寒杂病论》的诞生。前面我们已经明白了,伤寒就是天之六气所致之病,但是伤寒怎么会厉害到这种程度呢?

   关于《伤寒论》的学习方法,有人是主张全文背诵的。为什么呢,好“有是症,用是药”。但是纵然你倒背如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数百条文之中,有哪一例条文足以令“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呢?

有吗?真没有。那是怎么回事,是医圣言过其实,故弄玄虚吗?不是。接着往下看。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撰用《素问》、《九卷》多部经典,医圣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啊, 不是简单的“论广汤液”,更不是对《黄帝内经》一窍不通。那在《黄帝内经》里能找到答案吗?

在《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里,“黄帝问曰: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岐伯曰:深乎哉问!明其奥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下面岐伯有一大段论述:

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又有下位已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

假令丙寅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守,下柔不可独主之,中水运非太过,不可执法而定之。布天有余,而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律吕音异,如此即天运失序,后三年变疫。……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已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

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乙庚金运,故非相招,布天未退,中运胜来,上下相错,谓之失守,姑洗林钟,商音不应也。如此则天运化易,三年变大疫。详天数,差的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乙柔干,即上庚独治之,亦名失守者,即天运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其至待时也。……

假令壬午刚柔失守,上壬未近正,下丁独然,即虽阳年,亏及不同,上下失守,相招其有期,差之微甚,各有其数也,律吕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微甚如见,三年大疫。……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气不当位,下不与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刚,即地运不合,三年变疠,其刺法亦如木疫之法。

假令戊申刚柔失守,戊癸虽火运,阳年不太过也,上失其刚,柔地独主,其气不正,故有邪干,迭移其位,差有浅深,欲至将合,音律先同,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刚也。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运与地虚,后三年变疠,即名火疠。

什么是疫疠,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SARS--“流行性非典型性肺炎”,大家还记得吧。2000年农历是庚辰年,“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乙庚金运,故非相招,布天未退,中运胜来,上下相错,谓之失守,姑洗林钟,商音不应也。如此则天运化易,三年变大疫。详天数,差的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

三年变大疫,是不是2003年啊。乙庚金运,五行里怎么归属的,肺属金。现代医学怎么诊断的,“流行性非典型性肺炎”。会死人吗?会大面积死人吗?大家应该都清楚。其实,不光是“流行性非典型性肺炎”这个金疠厉害,木火土金水哪一种疫疬都不是闹着玩的。现在还怀疑医圣说的话吗?是故弄玄虚,言过其实吗?

《黄帝内经》里不止一处在讲,“不知年之所加,不可以为工也”。 这个“年之所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啊?“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

这个年之所加是天道啊,这个天地之气,金木水火土,寒暑燥湿风火,正是医圣创作《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依据啊!

可悲的是,时至今日,为数不少的学者却依然把中医老祖宗的话置若罔闻,反而竞相以“有是症,用是药”为荣。医贵明理。医者人命关天之事,岂非儿戏。连书名和序言都看不懂,却还在那里自以为是,洋洋自得,诚可谓辱没先圣,玷污经典。

“《内经》、《难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基础理论,就谈不上学好临床。如果仅读点汤头、药性去治病,那是无根之木。”

这是蒲辅周老先生在《名老中医之路》里的一句经验之谈,引录于此于诸君共勉。不明白什么是伤寒,不明白伤寒的理论,医圣的方子再好,也仍然只是个“汤头”而已。

 

丁 六经真伪

六经之说,起于伤寒例,源于王叔和,引自《素问—热论第三十一》。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既然已经明言皆伤寒之类也,则热病实异于伤寒也。黄帝就怕后学把伤寒热病混为一谈,特意立热论篇加以警示。堂堂太医令,奈何不解黄帝良苦用心?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既然太医令以为医圣一依热论而作伤寒,整理《伤寒论》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发现,伤寒数百条文,可有一条和热论所述相吻合?既然奉行太医令的六经传变之说,不知古往今来哪位一家哪一例伤寒是依照热论次第用药?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如果说诸位医家却但是为人民服务,真人早年却是饱受伤寒困扰。曾患太阳中风十数日却仍然是个太阳中风之证,不见一经传变,更丝毫不曾见哪日有病衰之兆,最后依然一剂桂枝汤而痊愈。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所谓未满三日,按照热论的说法,“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可是到了《辩少阳病脉证并治》这里,医圣却明言警示:“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汗则谵语,烦躁。”为什么会这样呢?

   《伤寒论》桂枝汤被名为中医众方之祖,在《太阳病篇》里,医圣赫然写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那么何为荣卫呢?这个问题,黄帝专门讨教过,“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看看天师是如何回答的。歧伯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还没能看明白吗?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营出中焦,卫出上焦,荣弱卫强,故使汗出。这和太阳经有半毛关系吗?

在序言里,医圣明确过,除了《素问》《九卷》还撰用了《八十一难》等其它典籍。那我们再看看在《八十一难》里,秦越人是怎么说的:“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

心主营,肺主卫,原来营卫之病,是心肺之病哇,那就更不关膀胱经之事啦。

稍微细心一点其实不难发现,热论六经之说和《伤寒论》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格格不入的地方比比皆是。医圣创作《伤寒杂病论》,完全是对《黄帝内经》等先前医籍的补充和发展。《素问》里针对单一的疾病,黄帝有热论、疟论、 欬论、风论、痹论、痿论、厥论等篇论述,但是针对五运六气所致的伤寒杂病,9篇运气大论虽穷极天地大道,但医家依然会感觉无所适从。

所以有感于家族的不幸,“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而且“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医圣这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补经典之不及,创作了《伤寒杂病论》。

但是由于医圣对经典的理解,对《黄帝内经》的把握和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伤寒论》完全脱胎于《黄帝内经》,但在著述时,除了六病名目,读者便很难再发现其中和经典有任何联系了。

所以,等到王叔和搜集整理《伤寒论》的时候,一个能够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脉经》的太医令,把伤寒和热病混为一谈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无论如何,一人之错千百年来被千万人信受奉行,却不能不说是中医的一大耻辱。

 

戊 伤寒六病解

既然太医令的六经辩证之说是无稽之谈,那么《伤寒论》医圣所述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是六气,是人之六气所患之病。

怎么得来的呢?还是那句话,也只能是那句话:伤寒不解,求诸内经。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经曰: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

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

丑未之岁,上见太阴;

寅申之岁,上见少阳;

卯酉之岁,上见阳明;

辰戊之岁,上见太阳;

已亥之岁,上见厥阴。

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

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白,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

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

阳明之右,太阳治之;

太阳之右,厥阴治之;

厥阴之右,少阴治之;

少阴之右,太阴治之;

太阴之右,少阳治之;

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

歧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帝曰:何谓气交?

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

天枢之下,地气主之;

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宇宙一太极,人身一太极。

太极无大小,本是同源出。

经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所以人身就是一个小天地啊,故天地有阴阳,人身亦有天地,人身亦有阴阳。

天之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

人之阴阳之气,各有多少,亦曰三阴三阳也。

所以医圣《伤寒论》里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说的就是人身六气。而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说的也正是人身六气之病。

不过有一点一定要明白,在《黄帝内经》运气大论里,绝大多数篇幅所讲述的,都是天地阴阳的内容。在讲运气加临的时候,讲到了病,这才落实到了人身上。但是到了《伤寒论》,医圣一上来直接讲的就是人身六气之病,而且脉证方药俱全。

在《伤寒论》里,医圣确实是几乎就没有讲过什么医理。但是医圣不讲,并不等于《伤寒论》就是没有理论依据,更不是象有些人污蔑的那样,医圣的著作只是传承了前代的几个方子。

老子《道德经》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医圣对理论的把握和应用已经是出神入化,不留痕迹了。在《黄帝内经》里那些至今仍令很多读者感到头疼而不愿涉足的天地之气的论述,医圣把它们落实成了不同的病,具体的证而展现给了读者。不要忘了,医圣做的是“论”, 依据的是“经”。套用蒲老的话说,你否定了这个“体”, 抛弃了这个“体”,又怎么能精于其“用”呢,那真的就是无根之木了。

上面说到人身六气,是孤立抽象的吗?当然不是啊,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在人身上的。天有五运六气,人身有五脏六腑,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天地合气,才是个人身啊。那人身六气是什么呢?内而脏腑,外而经脉,并且手足各异,左右有别。

但是要想弄清楚究竟什么是人身六气,这里还需要突破一个障碍。

在《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里,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白,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彭子益说,中医学, 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本来是人身一小宇宙之学,只因无法得知宇宙,遂无法得知中医。所以要想明晓人身之气,必需先明白天地阴阳,必需先突破这个象。

那这个“象”怎么解决呢?——内经不解,求诸易经。

易经包含了象数理占,各行各业各取所需。儒家重其理,预测取其占。而学习中医则要从这个象和数着手了。

 

己  读内经的秘诀

说到了象和数,在《黄帝内经——素问》开篇就提到了这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什么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啊,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女子七岁、二七、三七、四七;丈夫八岁、二八、三八、四八,肾气逐步充盈,至四而盛极。而无论男女从五数开始,不是虚,就是衰。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呢?这些数字又代表了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明,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幅图画,这些数字所蕴含和代表的是什么呢?是道。是天地之道。是迷,是生死之迷。

现在我们来看,一二三四是什么呢?在河图里,这些都是生数。六七八是什么呢?是成数。生数代表什么呢?成数又代表什么呢?没有具体的对象,这个生成之别的概念是很抽象,很难讲的清清楚楚的。现在看了这段文字应该明白了吧,就是一个旺衰生死。

有人说了,这里还有一个五呢,也是生数啊,对吧?怎么讲啊?

在《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里,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佛家讲“四大”,中医讲“五行”,矛盾吗?不矛盾。黄元御近来为何备受学者追捧,一句土枢四象,真的是说到了点子上。

所以说文以载道,文字的东西是用来承载,来解释这个“道”的。

那在这里,女子七岁,丈夫八岁,七八之数又做和解呢?看这幅后天八卦图。

 

看看后天八卦,兑卦数七,艮卦数八。兑为少女,艮为少男。知道了这些,再看后边讲的七损八益,就容易理解了。兑上缺,艮覆碗,兑卦上爻是阴爻,艮卦上爻是阳爻,原来七损八益就是在诠释兑卦和艮卦的卦象啊!

易经为体,内经为用;内经为体,伤寒为用。不是人们读不懂《伤寒论》,因为《伤寒论》的理论真相全在《黄帝内经》里;不是人们读不懂《黄帝内经》,因为《黄帝内经》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模型是《易经》。

一部内经,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着这些阴阳术数在讲啊,都是在诠释这个道啊。所以对于学习中医来说,你如果看不懂文字背后的这些东西,不理解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真正含义,纵然你妙语连珠,把《黄帝内经》讲的天花乱坠,记得倒背如流,与学医又有何益呢?

再来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又是说的什么呢?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些又是什么呢?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讲了这么多在讲什么呢?四时阴阳又是什么呢,原来诠释的就是易经里的四象啊!明白了这个,再来读这些文字的东西,理解起来是不是也就简单多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