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打力”,应对大数据时代征管难题
2015-04-20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吕宝国 张捷 孙文胜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原有模式下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同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又为税务机关带来了破解征管难题的方法,并提供了征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就像太极拳的“借力打力”,税务机关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发展带来的征管难题。 目前税务机关能够掌握的企业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申报数据,以及少量的第三方共享数据。由于涉税信息的不对称,税务机关不能完全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仅凭现有资料,发现的企业涉税风险是有限的,尤其对电子商务及跨境交易经济行为的监管难度更大,第三方数据的匮乏严重地影响着税务机关对企业税源风险分析的准确程度,以及对税源流失的防控力度。这也是目前各级国税机关在推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征管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将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写进了宪法,法律赋予税务机关运用法律手段向各有关方获取一切所需信息的权利,保险、银行以及各企业必须定期将发生经济联系纳税人的经济状况如实地传达给各级税务机关,否则,就会受到税务机关的严厉处罚。据他们统计,有第三方信息报告的收入,申报准确率达到了96%;无第三方信息报告的收入,申报准确率约为50%。美国政府前不久又向瑞士银行施压以获取其纳税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信息,打击逃税行为。从美国的例子不难看出,外部信息或称第三方信息在税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水平,就需要在更多数据间进行比对和印证,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价值性。现阶段提高税收征管的信息化水平,税务机关除了要尽量扩大系统内信息的横向融合,形成本地区地域间、全国税务系统内各省市间的信息共享和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交换力度外,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种网络上挖掘尽可能多的企业外部信息数据。 大数据是指难以用传统的软件工具存储、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数据。大数据技术则是指通过对大数据的提取、交互、整合和分析,为政府、企业或其他机构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就是对数据的“加工”。 伴随社会物联网、互联网、银行网络、电子商务、医疗行业网络及社交网络等各种网络媒体的发展,人们留下的信息痕迹越来越多。通过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与每个纳税人有关的信息数据,创建专业数据库,依托大数据处理技术,将散乱的数据归结成有价值的涉税信息,进入税收征管系统,为税务机关进行税源的风险分析做好准备。数据库能够搜索、储存很多来自社会各方面关于纳税人的历史和实时的资料,把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归类和分析,形成每个企业的电子档案数据,使税务机关不仅了解企业真正的经济情况,还可以跟踪其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税源作出更精确的预测和判定,防范税收风险。 作者单位:天津市国税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