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下垂之治不必皆由升举(医案医话)

 胜己者 2015-05-01
     关键词胃下垂辨证论治医话

    胃下垂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属中医“胃缓”、“胃下”范畴。对于该病,历代医家多认为系“中气下陷”所致,宗《内经》“下者举之”之训,常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法治之。然笔者在临诊中观察发现,如遵“六腑以通为用”和“腑病以通为补”之说,酌情予“调气通腑、导滞醒胃”之品,则可明显提高疗效。

    如治董某,男,52岁。2004年10月30日初诊。自诉胃脘胀坠时痛,纳差不饥,进食则胀甚,常呕哕酸腐,吐后胃脘宽松,腹胀稍缓,形体日渐消瘦,时觉水走胃脘,漉漉有声,大便干结,涩滞难下。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胃镜:①胃潴留;②浅表性胃炎。钡餐造影:①胃内容物潴留;②胃蠕动无力;③胃角切迹于髂嵴连线下4.5cm。诊为胃下垂。经服吗叮啉、莫沙比利等西药效果不理想。证属胃失传化,食饮蓄积。治拟调气通腑,导滞醒胃。厚朴三物汤加味。处方:厚朴、枳实各20g,生大黄、姜半夏、砂仁、木香各10g,炒莱菔子、神曲各30g。水煎。日服1剂。药进5剂,大便通畅,日1次,已知饥思食。继进10剂,胃脘胀坠等症明显缓解。原方加黄芪30g,党参15g,陈皮10g。药用8周,自觉病愈如同常人。钡餐造影复查:①胃蠕动功能正常;②胃角切迹于髂嵴连线下0.5cm。随访至今未复发。

    不同食饮,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不等。然而不论何种食饮,均应在一定时间内从胃中排空。若长时间的饱而不饿,当饥不饥,则说明胃中食饮没有及时排空,胃体“呆滞”。久之,则会导致胃体下垂。胃下垂日久,其气进一步衰减,化物益加无力,更易使食饮停蓄其中;胃虚

    累及大肠,传导排泄失司,尤易导致气虚便秘。长此以往,则胃肠同病,进一步促使胃体“呆滞”,下垂加重,形成一种僵持的恶性循环。由此,必须“调气通腑、导滞醒胃”,居中调停,斡旋气机,方能复其传化之功。如此,则“呆滞”可醒,下垂可愈。倘一味升举,反而促其僵持之势更加壅滞难解,则下垂益甚。

    由于胃下垂的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临床常可见纳差不饥,脘腹坠胀、隐痛、食后益甚,局部痞满或疼痛拒按,大便涩滞或秘结;舌红、苔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紧等症。此属积滞气阻之候,可予厚朴三物汤加味,以“调气通腑、导滞醒胃”;若既见以上诸症,又兼见面色萎黄,气短无力,则属虚实夹杂之候,可予厚朴三物汤加益气补中之品,通补并施,标本兼顾,以去菀陈莝,复其传化。以厚朴行气导滞。除蓄积、消宿食、排除胀满,而止痉镇静;枳实散消积痞、逐停水、破结实、祛除湿浊,而兴奋胃肠功能;大黄攻积导滞、破留饮宿食、荡涤胃肠、推陈出新,而增强胃肠推进蠕动之力。

    总之,胃下垂用药,一要着眼于“灵通”,二要着眼于“升降”。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醒胃”的作用,达到祛除胃体“呆滞”的目的。再者,在辨证用药的同时,亦须注意结合辨病用药。 如用药不注意“灵通”、“升举”,则可使诸症加剧。即使脾胃气虚症状明显,以参、芪、术、草之品益气健脾时,亦须佐以陈、夏、香、砂之属理气和胃,以斡旋气机。余于斯证,独宗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说。如此,则中焦衡平可复,下垂之胃自升。故胃下垂之治,不必皆由升举。

    收稿日期2005-10-13(茹海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