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内外科联手对付帕金森病

 zcm1944 2015-05-02
 
医生向公众展示可植入帕金森患者大脑的“神经刺激器”,即脑起博器

    老年人出现手足震颤、身体僵硬、行动迟缓等症状,家人往往误以为这是衰老的表现,很正常。殊不知,他们可能正在承受着帕金森病的折磨。目前,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全球约有4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其中超过200万人在中国。

 

    陈彪(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内外科联合治疗改善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该病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发病率高达1.7%,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加上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及长期精神压力等,这种病正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公众对帕金森病认知不足。很多患者刚出现症状时,往往没能及时发现,多数都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前往医院就诊和治疗。其实,虽然该病不能根治,但只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还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很多患者通过长期服药,可以大大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大部分药物可能导致出现晕眩、恶心、呕吐、幻觉、失眠等副作用。尽管有些副作用在身体适应后会慢慢减少,但有时,严重的副作用会迫使患者减少或停止服药。这部分患者就需要通过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在国外,神经内科医生通常会推荐帕金森病患者转诊并接受相关医疗技术的治疗,内科医生与外科医生有着统一和紧密的配合,从而确保帕金森病患者在最佳的时机接受合适的治疗。这是因为该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是对症的手段,因此,过早手术或者盲目延迟手术都是不明智的,年龄和疾病病程,是选择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重要因素。

 

    年龄较轻的患者有更多的生活质量和僵直症状改善,更少的认知并发症以及更为缓慢的中轴症状的恶化,病程达5年以上,特别是出现药物疗效已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是考虑接受脑深部电刺激(脑起搏器)植入的最佳时机。根据2012年发表的《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患者,以震颤为主,经规范药物治疗震颤改善不理想,且震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患者强烈要求尽早手术以改善症状,经过评估后可放宽至病程3年以上。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患者因内外科联合治疗而受益。

 

    李勇杰(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

 

脑起搏器成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是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突破,已成为帕金森病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它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帕金森症状的目的。

 

    使用脑起搏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具有可逆、可调、安全、微创的特点,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动作失调、肌肉僵直及(或)震颤的症状,也可明显降低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许多研究报告证实,该疗法疗效显著,手术后,许多患者的服药量明显减少,而且活动能力显著提高。绝大部分患者因植入了脑起搏器,运动症状得到全面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甚至能够重返工作岗位。其照料者也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这种技术在欧美各国已相当成熟,但我国受疾病知识和经济条件所限,在应用方面与欧美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引入该技术已超过10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城市的大医院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如今,全国已完成脑起搏器手术超过8000多例,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认。

 

    2013年2月14日,世界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组欧洲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对照临床研究(Earlystim)”结果表明,早期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能使患者在出现并发症之前更早获益、有效减轻药物的副作用,获得更好、更安全的治疗。宣武医院1999年实施了第一台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目前脑起搏器手术总量已经超过2000台,占国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总量的一半。而且自2009年开始连续4年,宣武医院脑起搏器植入手术量在世界各医疗机构排名中位列第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脑起搏器植入中心。

 

延伸阅读

 

四大症状,尽早识别帕金森病

 

    一、静止性震颤

 

    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在发病早期,患者并不太在意震颤,往往是手指或肢体处于某一特殊体位的时候出现,当变换一下姿势时消失。以后发展为仅于肢体静止时出现,例如在看电视时或者和别人谈话时,肢体突然出现不自主的颤抖,变换位置或运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所以称为静止性震颤,这是帕金森病震颤的最主要的特征。震颤在病人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中可完全消失。

 

    震颤的另一个特点是其节律性,震动的频率是每秒钟4至7次。这个特征也可以帮助人们区别其他的疾病,如因舞蹈病、小脑疾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引起的疾病。

 

    二、肌肉僵直

 

    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都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很僵硬,病变的早期多自一侧肢体开始。初期感到某一肢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运动迟缓。

 

    三、运动迟缓

 

    在早期,由于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强直,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做精细的动作,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

 

    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这在医学上称为“小写症”。

 

    面部肌肉运动减少,病人很少眨眼睛,双眼转动也减少,表情呆板,好像戴了一副面具似的,医学上称为“面具脸”。

 

    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张步态”;行进中,患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减少以至消失;转身困难,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身。

 

    因口、舌、腭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病人不能自然咽下唾液,导致大量流涎。言语减少,语音也低沉、单调。严重时可导致进食饮水呛咳。

 

    病情晚期,病人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卧床后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四、特殊姿势

 

    尽管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张力增高,但静止时屈肌张力较伸肌高,因此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

 

    此外,还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多,汗分泌增多或减少,大、小便排泄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少数病人可合并痴呆或抑郁等精神症状。

 

    (北京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宇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