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明以来,中国绘画渐以文人趣味为重,以别于画工匠作,鉴赏重学养阅历,重平淡天真,陈衡恪归纳为“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者。进入20世纪,中西文化激烈交锋,文人画传统被认为是旧世界的遗物,一度是批评、挞伐对象。到1980年代,激进的新潮美术又再次向我们提出“是否要传统”的问题,1990年代,人们认识到复建传统的必要,又转而出现“要什么样的传统”的争论,近年来,文人传统在当代艺术中却正逐渐获得新生。 《花》没有王亚彬绘画中神秘星空或发光密林,连人物也被除去,仅以一幅花卉小品示人,别具特色。此作色彩古朴风雅,似乎经过千百年凝练,展现出类似汉唐彩绘与寺庙壁画的古远面貌;构图上追求局部特写;技法上则笔势飞动,急劲爽利。在厚实而富有肌理的基底层上,用轻薄的色彩涂刷,整体上显现出传统写意绘画的笔意风格,将两种绘画特质结合得浑然天成。 Lot.823 周春芽 百合 2000年 布面 油画 100×80cm. 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大胆疯狂又略带偏执色彩的特点不同,周春芽的表现主义绘画语言弥散着中国传统文人气质,他回避了“焦虑的病理特征”,画中蕴含着唯美主义的浪漫气质,温和而含蓄,这一特征在此幅《百合》中流露得自然真切。 Lot.822 谭军 百合花 2011年 纸本 综合材料 74.7×71.4cm. 长久以来,谭军的绘画多表现人物与动物,植物题材相对较少。但和画家其他作品相比,此幅《百合花》更具传统文人画趣味。古旧质朴的纸张上,墨线勾勒出百合花的优美曲线,一丛百合花,在灰色的背景中俯仰有致。 Lot.820 周春芽 太湖石 2001年 布面 油画 100×80cm. 据周春芽自己说,“纯粹的太湖石可能不会超过七八件”,这幅《太湖石》即列其中。此画创作于2001年,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水墨韵味,又融入表现主义流畅的笔触和色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石头如有情感的精灵,成为文人墨客内心情怀的寄托之所,形成彼此间的对话。周春芽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到:“我画石头并不是出于图像或符号的考虑,完全是由于趣味。我喜欢古典文人笔下石头的形态,但不满足于那种温和、内向的性格,我想到一种张扬而冒险的尝试——借助这种典雅的形态去传达一种暴力甚至色情的意味。” Lot.819 罗荃木 喷泉 2007年 布面 油画 180×120cm. 《喷泉》的画面介乎现实与幻想之间,假山石骨骼嶙峋,形态自由,在清晰的坚硬构造中,弥漫着神秘的气息。枯笔皴擦的笔触和沉郁的色彩,如时间留下的印迹一般,与传统文化中的假山石一起,把我们拽入无法追回的历史中。 Lot.815 黄丹 我未转身,你已驶远 纸本 彩墨 59.6×96.3cm. Lot.824 彭薇 LV 2006年 纸本 综合材料 84.5×158cm. 大约从2006年开始,彭薇便以汉服为框架在宣纸上创作,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古色古香,统称“衣钵”或“锦绣”。《LV》是“衣钵”系列中独特的一件——它没有像其他作品一样挪用传统中国画图式,反而借鉴了法国奢侈品品牌的图案和配色,少了些怀旧伤感的情绪,却多了趣味和讽刺意味。 以上从左至右分别为lot.826、lot.827及lot.828局部图 Lot.826 康春慧 执花寄月之八 2014年 纸本 彩墨 85×56cm. Lot.827 孙浩 马的肖像 2014年 纸本 水墨 109.5×87.8cm. Lot.828 陈蔚 蛇 2006年 布面 油画 39.5×30cm. 艺术家不忘接续传统,一方面是文化身份的自觉,是对传统文人画家身份与生活的追念、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艺术身份的体认;另一方面,也是对现代生活的搏击,以厚重来应对贫乏,以平淡来应对喧嚣,以文人传统为精神栖息之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