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热情的火焰 点燃生活中热情的火焰,就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突然的打击。当你失去至亲时,应当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把你内心的悲痛痛快地渲泄出来”。不要因为你情绪的强烈而感到羞愧,也不要害怕因过度紧张而导致身心崩溃,你现在感觉到痛苦恰恰是你以后能够健康痊愈的必要体验。对丧亲者而言,朋友所起的作用就是和他分担悲痛,而不是去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是朋友在他痊愈期间应该采取的办法——寻找机会和他谈论一些关于死者的事情,和他一起回忆死者的美德和品质,从而把悲痛引发出来。 处于丧亲之苦中的人应该遵循的第二条原则是:“必须把自己从对死者的回忆和幻想之中解脱出来”。比如一对夫妇,他们一起工作,和睦相处,共同奋斗,互相分担着彼此的成功与失败,都希望这种婚姻能够永远地存在下去。如果其中一个不幸去世了,这一美满的婚姻生活于是出现了一个令人伤痛的和无法弥补的空缺。死亡是突如其来的,让活着的一方从刻骨铭心的记忆中摆脱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他(她)整天梦想着爱人能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尽管这种想法根本不可能再实现了。如果失去爱人的痛苦和孤独能够被勇敢地承受下来,他(她)就能够咬着牙渡过难关,而不是去躲避、压抑它,他(她)的精神就会很快得到平衡,生活也会很快恢复正常。语言具有一定的魔力,有天赋的能力,能够和药物相配合治愈那些承载过重的受伤的心灵。向别人去倾诉吧!说一说逝去的爱人对你的重要性,这样,丧偶之痛就会慢慢地被承受住了。 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会感到快乐;和智者在一起,会变得愿意思考;和著名的画家在一起,会体验到艺术的崇高。我们就像一个很大的矿藏,里面有着丰富的矿产,只是有待开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只是在等待着我们的朋友、同事以及爱人来开发,把我们的热情、智慧和才气变成现实的力量。然而,在失去亲人的那段日子里,很多人都在犯这样同一个错误:他们自己把这一矿藏的大门紧紧关闭,把新的朋友和同事拒之门外。他们没有想到,正是这些新朋友和新同事能从这一矿藏中挖掘出名贵的矿产。如果你整日郁郁寡欢,陷入悲痛而不能自拔,这一矿藏就会被慢慢荒废,最后,只会剩下破败的蜘蛛网挂在未被开采的矿坑上。 死去的人,已经无法在生活的钢琴上演奏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把琴键锁起来,让钢琴布满灰尘。我们要去寻找新的热情洋溢的艺术家、新的朋友,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再次找到新的人生之路。他们将和我们一起肩并肩、手牵手地在这条路上前行。我们要先试着和他人在语言上交流,逐步寻找机会袒露自己的心情,从而确立起同他人交往的新方式,开始新的生活。照此原则去做,不仅能够治愈生者的创伤,而且也能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第三条原则可以这样表述:“如果死神斩断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关系纽带,那么就去寻找另外一个人,使之全部或部分地修复这一关系,这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一个失去至亲的人如果处于非常需要和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环境,就必须恢复这一关系纽带。比如,一位失去幼子的母亲,体验的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这主要是因为,她和她的孩子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个体。这样,如果孩子死了,这个母亲就好像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例如一只眼睛或一条腿。现在,悲剧毕竟发生了,她和儿子之间爱的关系空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加以弥补。怎样弥补呢?应该鼓励这位母亲去托儿所工作,护士长和心理学家应该激励这位母亲,把她在母子关系中确立的那种行为模式转移到照顾一群孩子的工作中去。 如果这位母亲很快地去领养一个孩子,以此弥补失去儿子而造成的感情空缺,是不明智的选择。把爱迅速地转移到一个陌生人身上,潜意识里她会感到对死去的儿子极不忠诚,这个领养的孩子反过来又成了这位母亲潜意识中强烈敌对情绪的牺牲品。如果这位母亲先到托儿所去工作,照顾一群儿童,就能够把她潜意识中的敌对情绪在一个比较大的圈子内淡化,这才是明智的策略。当深度的创伤部分愈合时,她就可以领养一个孩子或自己再生育一个孩子了,把她那份成熟无私的母爱献给这个孩子。这里我们所说的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说明了我们在失去至亲时应采取的办法。这是一个在固有关系错位后进行修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新的生活模式、使之与原来被死神破坏了的生活模式相接近的过程。 我们要敢于直面痛苦,不要奢想这一创伤能够奇迹般地痊愈。死去的人如果在天有灵,是不愿看到我们生活在空虚、悲痛、自暴自弃和自怜自惜之中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勇敢地、信心十足地去争取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无畏、果断地面对现实,是能够做到死去的亲人所企盼的这一切的。“耶路撒冷的第二大庙宇被破坏时,许多犹太人开始厌倦生活。他们整日处于低迷的状态,为死去的儿子和女儿以及化为灰烬的庙宇伤心落泪,不吃不喝。”约瑟告诉他们:“孩子们,我知道你们不可能不悲伤,但千万不要过度地悲伤。”为什么?因为伟大的犹太圣哲说过,人不应该老是沉迷于过去,而是应该着眼于未来。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应该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些明智的教诲牢记在心里。如果我们深爱的人离我们远去了,在他病重期间,我们已经照顾、服侍了他们好多年了,对此,我们问心无愧。我们应该再去寻找那些需要关爱和照顾的人,他们也是需要我们爱的。这样的奉献是治愈我们创伤的辅助药品,能让我们走出情感的低谷。如果一个儿子、兄弟或者丈夫在争取自由的战争中不幸牺牲了,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我们应该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充当他们的信使和代言人,去完成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遗留给我们的使命。他们活过、努力过、笑过、付出过,以后的日子,他们不可能再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但我们要前仆后继,更加努力,实现他们的遗愿。 所以,一个人遭受了丧亲之痛,首先要让他把这种悲痛渲泄出来而不是去压抑它,这在以后的日子更能够帮助他适应生活。其次,让亲戚朋友帮助他找到一些相近的生活样本,培养一些新的兴趣,这些能够弥补死者在他心中留下的空缺。当然,这样的过程不可能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完成,悲伤者必然会经过一段孤独、空虚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他会绝望,对世间事务失去兴趣。即使在程度较轻的悲伤中,人们也不会很快地走出阴影,重新燃起生活热情的火焰。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打开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