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灵藏阁 2015-05-1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形态分析]

 

严春友

 

古今中外,有各种不同的哲学形态。这些形态看起来似乎水火不相容,它们之间非要争一个你错我对不可。作为当事者诚然是可以理解的,从当时各自的境遇出发,他们这样做定然有其充足的理由。可是,我们作为后来者或旁观者,则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那些对立的或差异巨大的哲学形态之间并不像它们当时所表现的那样非此即彼,相反,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过渡的,甚至就包含着看似对立着的对方。而且,既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的,那么为什么哲学形态之间不能够相互过渡呢? 

 

唯物主义哲学是以物质这个环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哲学。它把世间一切现象都归结为物质,都用物质来进行解释,而精神仅仅是物质的附属现象。但是,一种唯物主义无论多么彻底,它都不能不走向精神这个层次,因为物质只是世界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按照唯物主义的理解,精神与物质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不能把精神与物质混同起来,这样,在唯物主义的体系和世界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基本的东西,这就是物质和精神。既然精神是世界的一个构成环节,而且是一个高级的环节,那么,从物质出发就一定会走向精神,无论怎样论证说精神来源于物质,这个精神都是无法逃避的。即使有些极端的唯物主义者把精神完全归结为一种纯物质现象,试图把精神统一到物质中去,他也难以用物质消解掉精神现象,他的哲学思维本身就是对于他的这种消解活动的一种再消解:“物质”这个范畴所指向的那个世界、那个对象,实质上是那个无名之域,然而任何的命名活动都是对于这个无名之域的远离,因此,当唯物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的时候,它就已经不是“物质的”了,因为“物质”不过是一个概念,而概念是精神活动的产物,物质本身是不可能产生出“物质”这个概念、也不可能产生出这个判断的,这个判断是以判断者的存在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唯物主义的哲学,如同其它任何哲学一样,是这种哲学的建立者的特殊视角的产物,是从特定的判断者的特殊视野所看到的东西,因而不可能是客观的判断。“物质”这个概念及其整个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以心的存在为前提的,是心的产物。因此,在唯物主义哲学中隐含着走向唯心主义的可能性,至少存在着唯心主义所强调的那个环节——精神。

仔细考察唯物主义哲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可以发现,其所说的物质大体上相当于“存在”,而“精神”或“意识”相当于“认识”,当他们特别强调精神与物质的区别的时候,意思是说,认识本身不等于存在本身,不能把认识看作是存在,或者由认识不能推论出存在。这样说诚然有其道理,比如,我们脑子中的一些胡思乱想,就不能等同于存在;当我说到“西瓜”的时候,并不等于就有了一个西瓜在这里。在这个意义上,存在可延伸为客体,而认识可延伸为主体,主体与客体有着根本的区别,一个是认识者,一个是认识的对象,不可混同。这就是精神与物质之区别的实质。认识与存在,是两个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应当在它们之间划定一条界限。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这种划分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认识,要在它们之间划定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认识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存在,尽管与通常所说的“物质存在”不同。认识本身有其独立的存在过程,至少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而且它也影响着具有这一精神的那个人的存在方式。因此,认识本身也可以说就具有存在的意义。当然,这些“存在”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是随着角度的转换而变化的,不能把它们混同。

唯物主义追求一种客观的认识,力图克服主观偏见,从而达到客观存在。人在认识活动中容易出现偏差,总不能如其所是地把握存在。从这个角度说,唯物主义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客观认识之不可能。如果说“客观认识”一词仅是指比较正确的把握了对象的认识,则无可非议;但若是指一种与主体无关的纯粹客观的真理,则不恰当:与主体无关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因为主体已经存在着了;退一步说,即使存在,我们也无法知道,因为凡是我们知道的,就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之物。

唯物主义,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是一种科学主义,或者说与科学精神最接近,是科学精神在哲学上的表现形态。科学所追求的就是客观真理、普遍真理,这些真理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会随着人们的不同理解而有所变化。不过,即使这样的科学真理,我们仍然不能说就是客观真理,依然是主体对于其所遇之存在的理解,既是理解,就不可避免主观性。客观真理的实质,也就是述说这种真理的那些人或那个人的一种理解。

与之相对的唯心主义哲学则是以心为基础、以精神为主原则建立起来的哲学。它把精神看作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据,看作是本质性的东西,而物质则是被动的,质料性的东西,其意义仅在于表达内在的精神性。但不管物质是如何的被动,也不管精神是如何的能动,唯心主义哲学都无法回避物质的存在,它不能、也无法跳过物质这一环节。精神本身只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东西,它要实现自身,就必须物质化,如果不经过这一环节,精神就只能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试图消解掉物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绕来绕去,也不能从他的世界里把物质排除出去。因此可以说,从唯心主义出发,也一定会走向唯物主义,起码会走向唯物主义所坚持的那个“物质”环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多么什么样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都承认内在的精神必须“外化”,必须表现出来,也即物质化,只有经过物质化的过程,精神才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

唯心主义哲学主要强调了精神的能动性这个原则。在这些哲学家看来,物质本身是没有能动性的,只有精神具有这种能力。于是,他们无法理解没有精神的世界是如何造就万物的。因而客观唯心主义者就设想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着类似于精神的力量,走向极端者,则设定了一个万能的神,他可以创造出一切;而主观唯心主义者则强调,对象是自我创造出来的。

永恒的世界永恒地运动着,永恒地创造着,这巨大得难以想象的力量来自何处?这是唯心主义哲学所追问的问题,追问的结果,便是找到了精神,在我们所知的世界中,唯有精神具有能动性。于是,他们就把精神性的实体看作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动力。

当我们观察万物时,的确似乎只有精神才具有超越的力量,就这一点而言,唯心主义哲学所言并不错:如果没有一种永恒的能动力量,任何事物都无从产生;或者说,事物一定是能动的力量创造出来的。那种永恒的创造力量的确是存在着,否则,这个宇宙便不会如此永恒地运动着。这便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合理之处。而主观唯心主义的道理在于:我们的认识对象的确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当我们不具备某种认识能力的时候,相应的对象就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比如基因,自地球上有生物以来就存在了,但是,直到20世纪才有了真正的认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前人类还不具有这样的认识能力。这样,从主观的角度讲,不妨可以说认识的对象是由认识者建立起来的;而从客体方面说,只有当主体具备了某认识能力的时候,它才出现在主体的视野中。

这就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真实含义。我们过去对于唯心主义存在着种种误解,把人类所有的错误都加到唯心主义身上,以至于人们所说的唯心主义者简直就是一个疯子或神经病,这无疑是夸大和想象的结果。哲学家都是大智者,怎么会是这样的呢?这是由于人们没有仔细、认真地去领会哲学家的言论、命题和论证而造成的;其次便是由于人们从某种预设的政治教条出发去进行判断。那些哲学家所说的,都是从某个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从那个角度看,一定有它的道理,否则,智者们是不会去说的。人们没有真正理解那些话的含义,就妄加议论,就扣帽子。

唯物主义哲学原则,是强调了可见和有形这个环节,但从可见一定会走向不可见,从有形则必定要走向无形;唯心主义哲学则相反,强调了不可见和无形这个思维环节,但它必须走向可见和有形这个层次。唯物主义走向了质料、可见这一极,唯心主义走向了无形和不可见这一极,前者具有“硬”的特征,正如其所重视的物质的性质;后者具有“软”的特征,与精神的无形和富于变化的特点相关联。如果说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是一种“实在”,那么唯心主义所说的就是一种“虚在”。这两者都是存在着的,只有形态的不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各自的性质是复杂的,用对和错来进行判断,是太简单化了。唯物主义强调客观认识、客观真理,这作为一种理想状态,诚然不错;可是,理想状态是难以达到的,甚至永远不可能达到。世界是无限的,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也都具有无限的性质,因为它与无限相关联,是无限链条上的一环。这样,要绝对客观地、完全地把握其性质,就必须具有无限的能力,也就是“上帝”那样的全知全能,否则就不可能具有这样的认识。

所以,这种客观认识、客观真理之不可能,在于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感知者、认识者,凡是认识者,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主观性。无论是什么主义,无论怎么强调从事物本身出发,都不可能是事物本身,其实质只是从认识者所认为的事物自身出发,也即依然是从认识者的视角出发。既然人是有主观性的,就难以避免主观性,任何主义都不可能避免主观性,那些主张避免主观性的人也有着自己的主观性。

两者的区别只是从哪个角度出发、从哪一极出发的问题。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最终都会过渡到对方:从物质必定走向精神,从精神也必定走向物质。这意味着,双方都必须容纳对方于自身之内,两者的不同在于对方的原则在自身中只是一个次原则。作为一种思维现象,双方都以对方的原则为不可逾越的前提:唯物主义者之所以能够得出那样的观点,是由于他具有正常的精神活动,有关物质的命题和认识是以其精神的存在为前提的,否则便不会有任何物质的观点存在;唯心主义者之所以能够思维,是因为他有一个正常的物质的大脑,有一个物质的身体,同时,也由于他能够活生生地感受到一个实在着的物质世界。可见,对方的原则是双方都不可超越的。因而要在两者之间划出一个界限,是困难的,正如无法在磁铁的两极之间划出一个界限一样。

可以说,两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这就是把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唯物主义试图把精神消解于物质之中,唯心主义则试图将物质消融于精神之中。这是人类两极性思维的体现,这尤其是西方哲学的特质。在中国哲学里,这个问题不明显。中国哲学家并没有对于物质与精神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心物一体,是较为普遍的观点,尽管这个观点也是一种视角,而非存在自身。既然没有“分”,也就没有合的问题。而西方哲学家们首先把两者分开,然后就产生了统一问题,可是,既然已经分开了,再统一起来就困难了。可以看到,西方哲学家们总难以摆脱二元对立的纠缠,或多或少地都有二元论的影子。这种两极性的对立,是思维的特点,至于世界本身是否如此,我们不知道。世界不是线性的,故而看不出有什么极性。

两者的另一个共同错误,就是所谓“第一性”的问题。当然,这也不仅仅是这两种观点的问题,而是人类的一个普遍问题。这个“第一性”仅仅是人的问题,而世界不存在“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一点,一条简单的理由就足够了:既然世界是无限的,怎么会有第一性呢?如果有所谓第一性的东西,那么世界就不是无限的了。在一个无限的世界里,永远没有第一。第一性,是人的心理需求的产物,毋宁说,是一种信仰。

最后,我们还应该看到,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人的一种认识,一种命名。这种命名是相对于命名者而存在的。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意味着这是命名者的随意想象,而是确实有所指,这名称的含义是在指者与所指者之间存在的,是有确定性的。那个所指的确存在着,但它是这个所指者的所指。离开了指者或所指者中的任何一个,名称就丧失了意义,就不存在了。

   【原载严春友:《哲学的魅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