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中医辨证须明确阴阳,脱离神秘

 johnney908 2015-05-18

    中医诊疗,总是围绕着人体阴阳气的升降出入的运行变化而识病、诊脉、辨证、论治的。阴阳气的运行和变化究竟是以人体内何种物质形态而表现的呢?有不少学者认为,阳气是气态的物质,其性属火;阴气是液态的物质,其性属水。于是阴与阳的关系变成了水与火的关系。而水与火不两立,水性灭火,火性灼水,水不可能变成火,火亦不可能化为水,这样认识,阴阳就变成了绝对相互排斥的东西,变成了阴邪和阳邪,而不是正常的阴气和阳气。

    正常的阴阳气,是互根、互化、互生、互变的。即阴阳本是一体二用,阳能够从外入里而变为阴,阴亦能够从里出外而变为阳。人体内的什么物质具有这种性能呢?说出来也很简单,这就是血液和津液。不认识血液行于脉中属阴和津液行于脉外属阳的性质,就不能脱去披在中医身上的神秘的外衣。

    而明确血液和津液之阴阳气的属性,阴阳气就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展现在医患眼前。

    出血亡阴,出汗亡阳,由于血液与津液的亡失而导致的休克,如失血过多,或呕吐过甚、或腹泻过剧、或汗出过多,都可能导致休克,这就是亡阴或亡阳而造成的生命危象。亡阳,亡失的是人体内的津液,而不是气体。气体与液体不可能在同一条通道中并行。气体与液体若在同一条通道中并行,必发生阻塞现象,不是气体阻塞液体,就是液体阻塞气体。所以,说阳气是以气态的形式在体内运行,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脱去阳气神秘的外衣,还其津液的本来面目,是中医质朴的辨证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