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重视血脂管理为何如此重要?

 渐近故乡时 2015-05-26

糖尿病人的大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LDL-C)升高密切相关。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把降低LDL-C作为首要的治疗目标。


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王建华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重视血脂管理的意义: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在糖尿病的所有并发症当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等),大约70%的糖尿病患者因此被夺去生命。


  诸多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虽然可以显着减少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但却不能显着减少大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人的大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LDL-C)升高密切相关。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把降低LDL-C作为首要的治疗目标。


  荟萃分析显示:无论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冠心病以及LDL-C基线水平如何,皆可从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中获益, LDL-C每降低1.0 mmol/L,均可使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平均每年减少20%。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首选药物,在预防心梗、中风,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过其他各类调脂药物。


指南:糖尿病患者降脂治疗好处多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且病变更广泛、更严重、预后更差,因此,糖尿病人要高度重视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其重要性丝毫不逊于血糖控制。调脂治疗可以稳定甚至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显着减少冠心病、脑中风等大血管并发症。


  最新的《2015 ADA糖尿病诊疗指南》明确指出:


  1、对4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如有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等)、LDL-C≥100 mg/dl(2.6 mmol/L),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2、对于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即便没有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等),也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


  换句话说,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无一例外的都应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40岁以下且有其他心血管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接受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目标


  2007版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患者合并疾病及危险因素的轻重及多少,将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划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四个层次,不同层次人群对应不同的的血脂控制目标值。患者的整体危险性水平越高,其LDL-C水平要求控制得越低。


  1、极高危人群:一般指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合并糖尿病,这类人群的LDL-C要控制在2.07 mmol/L(80 mg/dl)以下。


  2、高危人群:患有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糖尿病、高血压合并≥3个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病(1~4期CKD),这类人群的LDL-C要控制在2.6 mmol/L(100 mg/dl)以下。


  3、中危人群:患有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3,这类人群的LDL-C要控制在3.37 mmol/L(130 mg/dl)以下。


  4、低危人群: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这类人群的LDL-C要控制在4.14 mmol/L(160 mg/dl)以下。


  由此可知,单纯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极高危人群”,两者的血脂控制目标不同。2013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对糖尿病患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血脂控制目标:总胆固醇(TC)<4.5 mmol/L;甘油三酯(TG)<1.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1.0 mmol/L,女>1.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另外,糖尿病患者如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病,则要求HDL-C<1.8 mmol/L


本文为“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出处。欢迎个人和机构联系合作,小编邮箱:yangyun@yxj.org.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