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儿时川崎病,会导致老年心梗?

 渐近故乡时 2015-06-04


  

  病史


  78岁女性,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就诊于急诊。


  辅助检查


  冠脉状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既往检查曾发现右冠状动脉(RCA)扩张,可能由川崎病后动脉瘤样改变所致。

  图A:RCA显著增宽,内径甚至超过降主动脉,图B:可见RCA近段至中段瘤样扩张及附壁血栓。


  诊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川崎病后右冠状动脉扩张


  诊疗经过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RCA近段完全闭塞,随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内超声检查可见RCA显著扩张合并血栓。继而积极予以取栓、溶栓及普通球囊扩张治疗,然而血流仅能达到TIMIⅠ级。


  尽管此后给予了包括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在内的药物治疗,但1.5年后复查冠状动脉CT显示RCA再次闭塞。



介入治疗后血流TIMIⅠ级


  本例提示


  川崎病于1967年被首次报道,近年来,儿科关于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一直不断发展。尽管川崎病后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但在治疗一些未曾诊断该疾病的老年患者时也应考虑这种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