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牤牛河畔生 2015-06-06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累及儿童及青中年人群,起病急骤,以Coombs实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微循环血栓形成、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受累,病死率极高。病理学上以微血管系统异常为主,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内皮下无定形绒毛状物质沉积、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及红细胞碎裂等。经典的TMA包括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二者具有上述相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改变,仅在临床表现上略有不同,在发病机制上既有侧重又有重叠,因此现在多认为这是同一类疾病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统称为TTP-HUS。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以继发TMA,如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肾危象、血管炎和成人still病等,部分学者称之为“类TMA综合征”或“继发性TMA”。由于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信息和治疗结果主要来自于病案报道和回顾性病例分析,现就“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的TMA”的发病情况和诊治进展作一介绍。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以继发TMA,如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肾危象、血管炎和成人still病等,部分学者称之为“类TMA综合征”或“继发性TMA”。由于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信息和治疗结果主要来自于病案报道和回顾性病例分析,现就“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的TMA”的发病情况和诊治进展作一介绍。

在各项研究结果中,欧美国家以特发性TMA为主不同,亚洲的研究均显示以继发性TMA为主,尤其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绝大多数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回顾19902014年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TMA的8项大型病例研究,国外研究有2项,发病率差别较大,中国TMA的阳性率基本接近,在6.16%~9.2%之间。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收集并分析1999~2011年确诊的46例TMA的患者资料,以继发性为主,其中继发于SLE最多见,共15例(6.9%),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1例。国内外关于TMA原发病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人种和地理环境不同有关。国内继发于SLE为主的自身免疫相关的TMA患者最多,可能因为中国是狼疮的高发地区、临床医师诊断SLE的经验较为丰富。

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对TMA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由于HUS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目前暂无针对成人的诊断标准。因此,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TMA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在2012年制定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TTP的诊断需从以下几点考量:1)典型临床表现,五联征、三联征,甚至于早期仅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和血小板减少性出血,这是最敏感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指标;2)实验室指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外周血中检出增多的破碎红细胞(>1%),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虽不作为TTP诊断依据,但与病情变化相一致,可作为疗效判断和复发监测的重要指标;3)血浆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测定(ADAMTS),已成为TTP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易受影响,不能作用治疗前诊断的唯一测定。

治疗原则

1.TTP是一个公认的致命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90%。自从1991年血浆置换(PE)治疗成为首选方法以来,使该病的生存率增加至85%~90% 。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的TMA发病机制不明,对PE的反应并不理想,针对此类患者的处理重点是抢救急症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2.在发作期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因微血栓形成引起组织受损而导致的炎症反应过程,提高治疗成功率。

3.输注血小板应十分谨慎,仅在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时才考虑。因为血小板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可能会在高凝状态的基础上发生梗死性动/静脉血栓。因此需在输注的量、速度上慎重把握( 至少不必超过100×109 /L的正常下限值) ,而且应在多种凝血指标综合评定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配套干预措施,如适量的(重组)纤溶酶/尿激酶及抗凝剂与血小板同时给予,而在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 时,不宜单独用阿司匹林( 包括小剂量) 等药物。

4.近年来陆续也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TMA患者应用生物制剂治疗成功的报道,如成人Still病继发TMA患者使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APS继发TMA患者应用补体C5单克隆抗体Eculizumab等;此外,抗vWF-GPIb抗体、重组人ADAMTS13等的出现,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药物是否能大规模应用于临床,仍有待于多中心临床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