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誦經固然有功德,但在壇經中有一段典故:

 老實修行360 2015-06-10

在《地藏菩薩本愿經》上說:「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但如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如果只迴向給自己,發心僅為自己,那利益很小、功德不大。

佈施須曉得「三輪體空」:施者忘施,受者忘受,並要忘所施之物;想這樣施空、受空、物空,就是所謂的三輪體空。道理在於:不著相布施。不執著在形相之上布施,其福德無可限量;若不著相布施,能夠三輪體空,就無相可住,似此無住相的福,其福德就不可思量。佈施善念,使浩然正氣、善氣衝天化去戾氣,真誠恭敬誦經固然有功德,但在壇經中有一段典故:

有一個和尚叫法達,他誦《法華經》誦了三千多部,於是就生出一種貢高的心。他到南華寺去見六祖惠能大師,本來一切的僧人見著住持──方丈和尚,都應該要搭衣、持具,恭恭敬敬地叩頭頂禮;可是這位法達因為誦了這麼多的《法華經》,就生出一種傲慢心:「我誦三千多部《法華經》,這功德是不小了!」於是他見了六祖大師,叩頭的時候,這麼一卬腰就得了,頭也沒有叩到地下。

 六祖惠能大師就問他:「說你叩頭不五體投地,不如不要頂禮。你心裏有一個什麼東西呢?平時你做些什麼事情啊?」這位法達僧者也很坦白的說:「我平時就念誦《法華經》,誦了三千多部。」六祖大師就說:

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說頂禮就是要袪除自己的驕傲、貢高我慢,你叩頭的時候,頭為什麼不到地下呢?你因為有一個「我相」,所以就有「我慢」的罪生出來。你要是不存有功德的心,有若無,那麼你的福德就無量無邊。六祖大師又說:

口誦心行,即是轉經;
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解,與義作仇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六祖大師說,你心裏迷的時候,你就被《法華經》給轉了;你若心明白了,你就可以轉法華,不被法華所轉。轉法華,這才是妙法,不妙而妙;法華轉,那麼這是妙而 不妙了。你讀誦經典很久,念經念了三千多部,你也不明白,也沒有能解悟它的道理,這樣就和經義生了一種冤仇。本來這個經和你的心是一個的,你現在弄成了兩 個:「啊,我這有了功了!我誦了這麼多,三千多部《法華經》!」在這兒有了障識。這就是沒有明白《法華經》的道理,沒有把你的貢高我慢除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