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程:肩关节前脱位必备的9 大手法复位技巧

 cuiqin1983 2015-06-14

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关节。对于肩关节脱位目前存在许多复位方法,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今天骨哥与大家分享丁香园骨科版主 @宋兵乙 的专题讲座—《肩关节前脱位:How Can We Do It Easier?》



手法复位大致分牵引、杠杆、牵引+杠杆 3 大类。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种复位方法可以达到 100%的成功率。目前常见的手法复位有以下 9 类:



Hippocrates 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站于床旁,以靠近患肩的足蹬于患肩腋下侧胸壁处,双手牵引患肢腕部,逐渐增加牵引力量,同时可轻微内、外旋上肢,解脱头与盂的绞锁并逐渐内收上臂。


有文献认为,内收位牵引增加肩关节上方结构的应力,导致复位困难及相关并发症,如疼痛、血管神经损伤和骨折。因此,临床上应谨慎使用 Hippocrates 法。



Milch 法


术者或患者自己将患肢举过头。当完全外展时,术者沿肢体长轴轻柔牵引,伴轻柔外旋,完成复位。


该手法特点是患者耐受好,一名术者可独立完成,无需镇痛。




Santos 法


Hippocrates 法的改良,简单方便,牵引力量要求小,痛苦少,并发症少,不需要特殊器械,非医学专业人士也可使用。



External rotation 法


术者一手将患者转向内收位,直到完全内收,另一手将患肢外旋。文献报道成功率为 81%。



Spaso 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站在患肢同侧,握持患肢将肩关节前屈 90°。先进行轻柔的纵向牵引,然后轻度外旋。患侧的肩胛骨内缘必须与床板接触以稳定关节盂。通常情况下,牵拉几分钟之后肩关节就可以自行复位,或者需要通过手法将肱骨头推向关节盂。



Scapula manipulation 法


患者俯卧位,患肢呈 90°向下,助手一手牵引患肢,一手固定锁骨中段。在术者复位时外旋患肢帮助复位。术者一手稳定肩胛骨表面,一手推肩胛骨下角向内。复位感觉很弱,以至术者和患者可能感觉不到。



Chair technique 法


患侧坐在椅子上,患肢绕过椅背。术者旋后位握持患肢前臂,患者慢慢站起。


文献报道复位成功率不高,只有 62%。但 Westin 认为没有镇痛情况下成功率 93%。



Self-reduction 法


患者坐位,患侧膝关节屈曲。患者双手手指交叉,抱膝,缓慢卧倒使患肘伸直。然后患者缓慢睡倒同时伸髋关节,使用轻柔的力量使肩关节复位。


此法患者可控制力量大小,使疼痛在能忍受范围内。



在复位成功后,建议至少对患肢制动 3 周到 4 周。在受伤后的 4 周到 6 周,应限制患肢进行超过中立位的外旋活动,同时外展活动不能超过 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