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 | 夏至

 真友书屋 2015-06-21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韦应物



夏至

6月22日

────

昼晷至极,“星繁愁昼热,露重有荷香”。夏至一阴始生,蝉感阴而鸣槐枝,萤喜阴而递晚香,汗流虽开始浃背,但轩窗刚栖白云,转眼就“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骤雨残虹交替,豪爽洒脱至极。而紫霞红衬之后,好风徐来,飘鹞吾裳,草露月中繁,虫鸣思不喧,断云流月更美。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


二候,蜩始鸣


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蜩螗沸羹,叫声沸稠为黏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小而绿,叫声尖锐而急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知了”,俗称“都了”。


三候,半夏生


意味着夏天已过半,后半夏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疗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

杜甫描写夏夜:“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冬至后有九九歌,夏至之后也有: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带黄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基。


李贺的《五月》诗:“雕玉押簾额,轻縠笼虚门。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罗袖从回翔,香汗沾宝粟。”


“玉盘杨梅为君设”,“铅泪结成红粟颗”,每至盛夏,便是江南水乡吃杨梅的季节。


无花果,也称映日果,优昙钵、阿驵。无花果产自南方,五月不开花便结果。果实出自枝间,形状似木馒头。里面虚松柔软,采来用盐渍,压扁、晒干,可作果品吃。成熟时果实呈紫色。将无花果阴干,可治咽喉诸疾。



夏至浚井能改水避瘟。水的气味随节气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是源于天地之间气候的感应,夏至阳达到极至,阴气生于地下,故古人认为夏至浚井可以改水。

每天早晨第一次汲的井水叫做井华水。井华水味甘、性平,无毒,可治口臭和酒后热邪迫于大肠而引起的泄泻。

心窝穴,位于胸口中间,用手掌轻轻按揉,起到养心的作用。

中脘穴,位于肚脐和心窝连线的中间,可用手掌轻轻按揉,有健脾养心的作用。

《本草图经》曰:“五月收杏去核,自朝蒸之,至午而止。以微火烘之收贮,少加糖霜,可驻颜,故有杏金丹之说。不宜多食。”

五味子也称玄及、会及。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为五味也。五味子可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精。养五脏,除热。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明目,暖肾。

孙真人《千金月令》中说,五月常服五味,以补五脏之气。《千金方》曰:“五月二十七日宜服五味子汤。取五味子一合,捣,置小瓶中,以百滚汤入蜜少许,即封口,置火边良久乃服,生津止渴。”


夏夜
文/朱伟

夏夜炎热,人们于是往往都想到秋夜之好处,便忽略了夏夜本有之美。

其实,夏夜之色调,是秋夜甚至春夜都难比的——只有夏天才有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灿烂之晚霞。霞染褪尽后,也只有夏夜才有那迷人之钢蓝色,这是因为只有夏夜才纯阳饱满,不存任何阴霾,使天地间明净无比。明净中,一弯娥眉月会伴随蝉鸣先灯而至,等它移向中空,净空无云风不起,就有漫天星象璀璨。夏夜因此是星象最美的季节,等秋夜,阴气开始游弋,湿露重了,天地间就不会这样明净了。

夏夜之美由此在不被玷污之清,它所飘荡的花香,先是“槐花满院气”,后是“虚阁芰荷香”,无风之夜,那香气都只隐隐飘逸而来,不似中秋桂花之甜腻,厚腻腻驱之不去。夏夜之虫鸣自然是不如秋夜的,但夏虫之初鸣,又含蓄清越,无需忧患,亦就不存悲声。夏夜因此羽虫飞扬,是昆虫们最幸福的季节,暗夜密叶中,无数生命在无忧无虑地舒展自己,乱萤光熠熠,行树就影离离,秋夜也就没有这样的生命蓬勃之诗意,到秋风萧瑟,便哀声遍野了。

夏夜正因无数生命的舒展才闷热,但闷热中才有惊雷,挟惊雷才有好风,等那夜空被飘电撕裂,骤雨疾驰而过,便爽气飞溅,草木清香满盈。雨休风定,断云流月斜明,高林滴露,便清风与簟随,夜凉入清梦了。

可惜,被闷热围困中,人们往往体会不到夏夜之同样需要珍惜,于是,夏夜之好常常是存在于秋夜的回忆之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