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师论说:“拳论有‘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句。

 安然362 2015-06-25

洪师接着说:“拳论有‘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句。我曾体会前句讲交手的方法应是有礼、有利、有节。太极拳的战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以说是‘有礼’;先动手在战术上容易被人看出我的动向、方法、劲道,而乘机防御并进攻,不先动则使人难测,所以是有利的;至于如何做到有节,却在功夫的深浅,也表现出人的品质高下。我的老师陈发科先生常说‘与人交手,既要有拿手,更要有掐手’。拿手是保证不败,掐手是胜的要有分寸。陈师与别人交流拳技,虽然对手是外人,也总是先说‘你有什么绝招,尽管使出来,我就是输了,不但不怪,还拜你为师。我对你只是点到为止,绝不伤害你一根毫毛’。”

洪师又说:“我对‘彼微动,己先动’这句话,虽然承认说的有道理,但彼虽动的微小,终是先动,怎么又成了我先动?单纯从文字意义上讲,不如孙子兵法‘后人发,先人至’讲的合理易明。最近我结合与你们实践喂招的体验,感到所谓‘微动’是在背势中欲转背为胜之际的微动;一旦感觉出来这个‘微动’的方向,不待他的动作成形就立刻按照拳的理法,应该借劲的,就顺其动向而加大借法,迫使对方走的偏过而丢劲;应该适用截劲的,就要逆其动向而迅速堵截,使对方不得转变,而成背势。所以不如说为‘彼微动,己先到’。这就是陈鑫先生说的‘出奇在转关’那个转关的微妙时刻。我们所做的动作,就是利用彼方微动,而发出的一种着法”。

洪师说:“用脚须明‘高来低打法’,破脚的着法是‘低来高打’”。经过和洪师试手,更进一步理解“高来低打,低来高打”。洪师接着又说“你虽然理解高来低打之法,但踢的位置很重要,不问你用踢、蹬、踹,捭哪一种腿法,它的攻击部位,必须是人体的薄弱之处,如关节、穴位、要害等处,不能攻击肉厚、承受击打的地方,这些道理,不仅要知道,还要记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