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浦师开讲《内经》

 桃花背 2015-07-02
2015-07-02 五味古法中医

「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

中医经典 | 养生之道 | 膳食调理 | 国学文化


赵五味说:我们不但要读经典,还要象浦老师这样讲经典。

(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

原文: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译文:
所谓的阳脉,共有五种!那么,是哪五种呢?
答: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 这就是五种阳脉,五时各有五脏的阴脉,五时配五脏,共二十五种阳脉!
阴脉是没有胃气的脉象,又叫真脏脉象! 真脏脉象一但出现,说明胃气大衰,就可以推断出患者什么时候死了! 所以,真脏脉象又叫死脉! 胃气生则生,胃气死则死!
所以,阳脉是有胃气的脉象!通过阳脉二十五种脉的变化情况,可以推知病患所在,便可以病拟方施治!

脉象的辩别,古今多以王叔和的《脉经》为基础! 《脉经》的阐述犹为详细!
王叔和集汉以前的诸部经典进行总结分析,应用于临床,并对上古脉学进行研究,主要依据《内经》《难经》论述,并以《伤寒论》平脉法对脉理进行详尽的论述,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二十四脉!
是中医脉学圣典,被公认为医学四大经典之一! 儒门尊孔孟,医道尊仲景叔和! 王叔和对中医学的贡献,是后世医家所公认的!

如果没有叔和,中医早就绝了! 我们也不会看到那么多经典! 在那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年代,是叔和整理编纂了大量古典医经,让经典代代相传!
祭奠我华夏列祖诸贤! 行族之大礼!

现在的许多医生,天天鼓吹自家的门派传承如何,个个说的神乎其神,其实!通过对古经典的学习,我们才可以纵观全局,明辩真伪,不至于听信妄言!

虽然上古中古的圣贤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从经典的字理行间,我们依然能够感知到他们存乎于天理人道的至仁大爱! 我们为此而践行天下,因为我们沸腾的热血中有一种自强不息的华夏精神!!! 宏扬正道,传播正学。


(汉古中医研究院出品,本文作者浦天俊老师系本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汉古中医研究院』)


滑至底部点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