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经要爱护的是哪些内脏

 红崖书苑 2015-07-07

  足太阴脾经主要循行在胸腹部及下肢内侧,即从足走头。足太阴脾经从大脚趾末端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脚背与脚掌的分界线),经核骨,向上沿着内踝前边,上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缘(小腿内侧的骨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与肝经相交,然后在肝经前循行),上膝股内侧前边(即膝盖、大腿内侧),进入腹部,属于脾,络于胃,通过膈肌(腹部与胸部的间隔),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

  其分支从胃部分出,上过膈肌,流注心中,经气接手少阴心经。

  从上面路线可以看出来,与足太阴脾经关系密切的内脏有脾、胃和心。中医里的脾与西医中的spleen(脾)不完全一样。相同点是它们都统血(贮存血液)和升清阳(提高免疫);不同的是中医的脾有运化的作用,指脾能吸收食物中的精华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通过心肺输送至全身各脏腑组织,以供人体生命活动之需。所以食欲旺盛、饮食后胃部与腹部舒适、大便正常的人,大多面色红润,肌肉丰满,表明“脾气旺盛”,运化功能正常;而食欲不振,经常胃胀腹满,大便稀者,大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软弱无力,这就属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但也有一些人食量并不小,却面黄肌瘦,也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不正常,水谷不能化生为气血所致。

  脾还有统摄、约束血液行于脉内而不外逸的作用,称“脾统血”。一般出血症多与火热有关,“热血沸腾”,血受火热之邪干扰时会不受约束而妄行,出现各种出血症,民间有用大量荠菜煎水喝来治尿血的偏方,就是针对这类出血性疾病的。

  但还有一类出血症,与火热之邪无关。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也就是统帅的意思,要使血在脉管中规规矩矩地运行,不随便跑到脉管外来,需要“气”对它的约束,这个气主要是脾气。如果脾气虚弱,不能承担起这种约束功能,也会出现各种出血病症,如皮肤紫癜、产后出血不止、呕血、便血、尿血等。治疗这类出血不能用泻火的方法,而要补脾气。宋代有一个名方“归脾汤”(现有中成药“归脾丸”)就是治疗这类出血的有效药物(方名也提示了这种作用),用来治疗人工流产后气虚所致的出血不止,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与脾经有关的五官包括舌和咽,这也跟脾脏的功能相关。“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饮食从口入,如脾的功能正常,则口味食欲才能正常,中医称“口中和”;如脾运化功能异常,就会有口黏、口臭、口淡、口甜等症状。涎为口中津液,就是俗称的“口水”,能湿润口腔,保护口腔黏膜,帮助食物消化。但口中涎液过多,不自主的外流,如小儿、中风后的流涎,是脾虚的一种征象;有些人饮食过量,特别是晚上进食过多的油腻食品,睡眠时常会流腥臭的口水,这是因为饮食过多,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晚上阳气渐衰,脾气不旺,运化能力减弱),水谷不能化生为气血,反聚而为湿热之邪的一种现象。所以晚上过多的进食,特别是高热量的食物对健康不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