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清免疫学检查_类风湿检查诊断_骨科_阿里医药网

 中医师郭绍伟 2015-07-09
血清免疫学检查,针对血清免疫学检查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免疫球蛋白(Ig)测定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率约为50%~60%,其中主要是IgM和IgG。在疾病早期,特别是血管炎明显时,IgM明显升高,对一些中晚期患者,尤其是病程长、病情重、年龄大的患者,IgG升高明显。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无特异性,但对判定病变活动却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常见的PEG-CIC沉淀比浊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60%~70%。PEG-CIC浊度与病变活动呈正相关。病变活动时浊度升高,病情缓解时浊度下降。
  .冷球蛋白(CG)
  是一组免疫球蛋白的分子,是在低温时自然沉淀,加热后又能溶解的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冷沉淀和高粘滞性的特点,可引致手足冰冷、青紫、指趾末端坏死、乏力、出血、栓塞等许多冷球蛋白血症、高粘滞血症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G升高率约40%,如伴有关节外表现,升高率可达70%,无关节外表现者仅有20%,其血清含量的高低往往与病情的活动性相平行。
  血清补体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补体一般正常,但伴有严重关节外表现者,尤其是类风湿活动期,血清总补体(CH50)水平升高,C3升高更明显,缓解期则多正常。
  .抗核抗体(ANA)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ANA阳性率约为20%~50%,多为均匀型,滴度一般不超过1∶160,部分病例血清有抗DNA抗体(大多为单链)。近年还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
  在抗RANA抗体及抗RA33抗体。抗RANA抗体亦称类风湿协同抗核抗体,阳性率可达90%~95%,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抗RA 33抗体是一种分子量33KD的核酸结合蛋白,类风湿关节炎中阳性率为35.8%,尤其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中出现。有人随诊抗RA33抗体阳性,但病程不足3个月或病程大于4个月尚未定性的关节炎病人,结果大部分病人在8个月~2年后均发展为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抗RA33抗体的消长与病情及用药无关。
  .抗核周因子(APF)抗体
  于1964年由Nienhuis和Mandema首次报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APF抗体的阳性率为48%~92%,特异性为72.7%~90%。
  .抗角蛋白抗体(AKA)
  于1979年由Young等人首先报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将AKA分为角质层型、弥漫型和棘细胞层型。角质层型对类风湿关节炎有高度特异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抗体阳性其血沉、C反应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值较高,关节外表现多,尤其易出现皮下结节,并发干燥综合征,预后较抗体阴性者差,故可作为判断类风湿关节炎预后的指标之一。角质层型AKA与患者年龄、病程无关。对抗体阳性的“健康人”随访后发现,几乎都发展为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因此,此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抗Sa抗体
  抗Sa抗体是以病人Sacoie(Sa)名字命名的一种新型自身抗体。该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诊断特异性,在未经选择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抗Sa抗体的阳性率为42.7%,其特异性高达98.9%。抗Sa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认为抗Sa抗体是一种新的高特异性和高阳性预报率的抗体。抗Sa抗体可作为RF的补充,尤其对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为诊断RA的一个指标。同时抗Sa抗体可对病情活动度的监测及治疗有一定帮助。
  .Ⅱ型胶原(CⅡ)抗体
  Ⅱ型胶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自身抗原之一,CⅡ免疫造成的关节损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马东来等采用ELISA法对36例类风湿关节炎、39例其他关节痛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CⅡ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较高的CⅡ抗体检出率,其他关节痛患者及正常人CⅡ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CⅡ抗体检测可以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