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针对人群为女性运动员或常年进行大强度训练的运动爱好者,一般运动爱好者仅供产考。 一、女性 运 动 员 有 哪 些 生 理 特 质? 由于女性骨架较小,肩窄臀宽,四只短躯干长,这些型态特点对平衡能力有利,再加上身体轻便灵巧,关节活动范围大,使得女性从事体操、舞蹈等技艺性项目时,较男性展现更多的美感。 另一方面,女性体脂肪含量较高,肌肉量与骨骼量则较男性为低,因此,女性在力量与速度性为主的竞赛项目中,均难与男性抗衡。体力的性别差异大多是由于身体组成的差异所造成。也与月经来临之后,女性贺尔蒙分泌导致体脂肪增加有关。 二、什么 是 月 经 周 期? 月经是女性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子宫出血。正常的月经周期为二十八天左右,月经期(及出血期)持续约四至七天。初次月经大约在十二到十三岁出现,运动员较常发生初经延后的现象,在十四岁以后才出现第一次月经。 三、月经 周 期 与 体 力 有 什 么 样 的 关 系? 月经周期是生殖功能的周期变化,一般而言,月经前几天到月经中,有不少运动员感受到体力与运动表现下降的情况,但是也有运动员反而表现更好。选手之间个别差异很大,训练指导应该掌握选手个别情况,因才施教。 四、如何了解选手个人月经周期的生理机能变化? 月经周期可由经血排出的时间约略估算,经血出现日往前推算两周为排卵期,排卵之后至月经间的两周即为黄体期。排卵之前与再前次月经之间即是滤泡期,测量基础体温可以更精确地划分出滤泡期、月经期与黄体期。配合月经周期每天详细记录健康管理表,只要观察两三个月经周期,应该就能够掌握个人的变化规则。 五、月经来时常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状? 不舒服的症状可分为精神症状及身体症状,而身体症状为精神症状的两倍,且两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身体症状现象会感觉腹痛、腰痛、乳房痛等;精神症状以焦虑急燥、闷闷不乐、易发怒等情绪不稳定的现象比较显著。 六、何谓月经伴随症状? 随着月经周期所显现的种种症状称为「月经伴随症状」,其症状会广泛地出现在全身各部位,但其程度与时间则因人而异。月经前有下腹痛、腰痛、头痛、乳房痛等症状出现的有25%~35%;月经中下腹部痛、腰痛较多,而乳房痛较少,但不舒服的感觉会增加。整个来说,月经前与月经中出现频度相差不多。而一般相信「月经伴随症状」的轻重程度是影响月经周期间体力变动之较大的原因之一。 七、何谓经前期紧张症? 指的是女性在经前期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果症状轻微则为「经期不适」,仅少数人症状严重进而影响到生活、学习或工作,在生育年龄或更年期妇女较为常见。运动员发生此症状会影响参加正常的训练或比赛,此症状较月经伴随症状对运动员的影响更大;但运动员发生此症状的机率不高,而耐受力及适应力较强。 此症状一般在月经来潮前七~十四天出现,经前二~三天加重,行经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八、如何预防处理经前期紧张症? 经前期紧张症的症状为厌倦训练、烦燥、精神紧张、失眠、头痛、浮肿(以眼睑及踝部较明显)训练上的不协调、动作不精确等,患此病者应避免精神紧张,且要合理地安排训练。在预防上可依下列方法行之: 1.减少咖啡因之摄取。 2.停止吸烟。 3.充足的睡眠、规律营养的饮食及适度的运动 4.减少压力。 九、如何安排月经期的训练与比赛? 月经周期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而月经期更是月经周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此时期的训练和比赛必须加以重视,在此提出一般性及个别性原则。 (一)一般性原则 在月经期中进行适当的训练能提高和调整神经系统的活动,改善人体的情绪和功能,除此之外,参加体育活动可交替收缩和放松腹肌和骨盆底部肌肉以达到按摩子宫的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所以只要不是严重的经痛、经血过量或有严重的妇科疾病,就不必过于限制体育活动的参与。而比赛时不仅运动强度大,精神也处于高紧张状态,这对于训练水平不高、缺乏经期参加比赛适应能力的运动员而言,就容易发生痛经、经血量过多或过少、停经及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情形。 (二)个别性原则 月经期能否参加训练或比赛,可考虑下列几点: 1.运动年资长、训练水平高、月经期反应轻的运动员,在月经期可以参加训练和比赛。但也要观察长期效果的影响。 2.运动年资短、训练水平低、月经初潮不久的运动员,在经期应先参加小运动量的训练,不宜过早参加过于紧张的比赛。 3.可填写健康管理表,以作为月经期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前后机能变化情形的参考;除此之外,也可作为教练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和比赛的参考。 4.根据运动员月经期的症状而定:月经反应轻、运动能力正常的运动员可以参加比赛;抑制型或兴奋型的运动员,在做好准备活动的情况下,可以参加比赛。有些兴奋型的运动员,月经期的竞技状态较好、运动成绩比平时还高,这类型的运动员适合参加训练和比赛。对于病理型(症状反应明显)的运动员,则应禁止其参加比赛、训练时也应明显减少运动量。 5.月经期应少做过大增加腹压的动作,特别是缺乏适应经期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因为月经期腹腔内的生殖器及韧带等充血、绵软、较松,如腹压过大则易引起月经量过多或使子宫位置变化或出现痛经。 十、月经期可否参与游泳训练与比赛? 月经期中,具有自洁作用的子宫颈的黏液栓被排出、子宫内膜血管破裂开口、内膜脱落,形成一个剥离的创口,且阴道内酸度也较平时为低。在此情况下下水游泳,势必容易增加感染的机会;此外,月经期下肢和腹部受凉也不利于经血的排出。从医学角度来看,月经期的第一、二天不宜下水,可做些陆上的辅助训练。 十一、何谓人工月经周期? 人工月经周期(人工调节月经周期)是利用内分泌制剂人为地形成卵巢-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它可使月经期提前或延后,以避开月经与比赛的矛盾,此法可应用于不习惯在月经期参加比赛、明显月经症状影响运动成绩的运动员,这样就可以使运动员保持原有训练水平,不受经期影响地参与训练和比赛。 十二、人工月经周期进行方式? 女性运动员在月经周期各阶段的运动能力并无完全相同的规律,但一般认为经前期和月经期的运动能力较差,在此两期中,尤其是月经期应适当减少体力活动量。因此进行人工月经周期时,一般以提前行经日较好;但如果运动员来不及提前行经日期,也可采取推迟行经日期的方法。 提前或延后的方法,多用于月经周期较为规律的运动员,而对月经周期不规律的运动员,可在赛前二十五天服药,连续服用十天,停药后二~五天常可行经。施行人工月经周期的注意事项: 1.一切均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2.不应连续三个周期用药调整月经,每年最多调整两次,以免打乱运动员的正常月经周期。 3.施行人工月经周期应详细了解运动员的健康状况、月经周期及行经情况及比赛时间,切不可盲目地滥用。 十三、何谓月经的异常现象? 发生在运动员的月经异常现象,主要有下列几种: 1.原发性无月经:若到十六岁仍无「初经」者属于此类,必须尽快就医检查。 2.次发性月经不来:指的是曾经有过月经,但后来不再有月经来的情形。一般若超过六个月或以往的三次月经周期仍无月经来时,可归入此类。 3.月经少来:指的是不常有月经来,每二个月或更久才来一次月经的情形。 十四、那些运动员较常发生月经异常现象?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跑者和芭蕾舞者容易出现月经异常的情形之外,花式溜冰、体操、自行车、游泳及健美等项目的运动员也容易发生。发生的原因可能和她们的体脂肪含量及运动量有关,体脂肪含量低于百分之二十以下,发生月经异常的机会较高;每周的训练量或运动量愈高的人,发生月经异常的机会愈高。 十五、导致运动性闭经的主要原因为何? 运动导致运动性闭机的主要原因是: 1.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使卵巢功能降低,孕激素的浓度减少。 2.体脂下降令雌激素浓度降低。 3.精神紧张与焦虑是运动员在竞赛前经常发生的,而长期过度紧张可使身体内分泌失调,倒致月经紊乱。 4.运动引起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雌激素水平较低。 十六、长期发生无月经或少月经可能发生那些不良影响? 运动导致闭经和初经延迟的情况是不会影响女性的生理功能,患有运动性闭经的女运动员,在减少训练或停止训练后,一般都能回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但常期闭经可导致骨质流失,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出处:运动医学资讯(台湾) 公开课:肥胖与超重生理学(上) ↓请戳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