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你笔下的人物 “动”起来

 江山携手 2015-07-12
  
  作者:沈跃林要想让你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个性化的动作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一、精选动词,动作描写个性化。
  在文学作品以及我们的作文中,动作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主人公的行动上多加揣摩,力求选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才能使笔下人物形象鲜活感人、逼真传神。人物的动作描写,一定要体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特征,因此,选用动词需要精心锤炼,如《孔乙己》中“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一个“踱”字既显示了长衫主顾的身份地位,又让悠闲自得的形象跃然纸上。另外,还可以在动词前加上不同的限制和修饰性词语。如“皱着眉头说”、“慢条斯理地说”、“红着脖子说”、“手舞足蹈地说”等,不同的限定和修饰词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是迥然不同的。
  写作时还应注意将笔力用于一些不由自主的个性化动作的描写上。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推辞银两,先是“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在女婿的劝说之下,“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其内心的贪婪与虚伪就在这些假意推辞的小动作中暴露无遗。《故乡》中的杨二嫂“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个顺手牵羊的小动作就活现出她自私和俗气的内心世界。
  二、描摹细节,精彩场面动感化。
  人物形象的刻画离不开生活场面的整体描绘,尤其得益于事情发展过程中人物一连串细节动作的精细描摹。如《范进中举》中“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范进已五十几岁,为追求功名利禄,他已神魂颠倒。所以他听到中举的消息后惊喜得发疯就很正常了,这段动作描写,虽有夸张成分,但并未失真,把范进的喜极至疯写得惟妙惟肖。
  又如《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他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路,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里的“探”、“穿”、“爬”、“攀”、“缩”等一组动作细节,让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久久地回味在父亲的爱子深情之中。
  三、巧妙修饰,人物形象立体化。
  如果在动作描写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或加上适当的修饰性词语,将使人物形象更加逼真鲜活、立体可感。如《故乡》中的“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用比拟手法让宏儿的急切心情呼之欲出。一个“飞”字,便把宏儿的机敏、活泼、好奇刻画得栩栩如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向史进、李忠借钱接济金氏父女时,史进是“取出”一锭十两银子,十分爽快,倾其所有。李忠是“摸出”二两,很不爽利,鲁达不满,把银子“丢还”李忠,人物的性情在鲜明的对比中逼真再现。
  再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看,作者别具匠心,对鲁达痛打郑屠的三拳巧妙地运用了三个不同凡响的奇特比喻,而且是从被打者自身感受的角度着笔,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方面十分细腻而恰当地把郑屠的丑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得非常逼真动人,同时又集中表现了鲁达嫉恶如仇、不畏强暴的性格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