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节,明代画家。生卒年不详,活动于l522-1556年前后。安成(今属江西)人。进士,供奉内殿,为直文华殿锦衣指挥。擅画鱼。其父刘进以画鱼知名。刘节早年之作曾得文人卞荣(1419-1487)的赞誉。《无声诗史》载:“世庙时供奉内殿。善绘鱼,尤神于鲤,矫首振尾,有一跃九霄之神,云从霖雨之势”。
《鱼蟹图》是刘节的著名的传世作品。画中描绘的是绘萍藻浮动,游鱼戏逐兰生洲渚,蛤蟆螃蟹,各得其趣。藻鱼图,这个题材是北宋以来最受画家们喜爱表现的题材,刘节的这件作品便是其中的精品,这件作品中的芦苇、水仙都是以工笔写生,而游鱼而是没骨法写成,鲜活生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曾有关于“鱼之乐”的对话,以自由的鱼为题,引出对人类主体意识的讨论,涉及人内心随时随地自由的可能性。两宋时期,对花鸟鱼虫等单一题材的描绘极为盛行,以鱼为主题的绘画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宣和画谱》中首次将“龙鱼”作为十个绘画门类之一,并将其排列在山水、兽畜、花鸟画之前。宋元画家刘寀、赖庵、范安仁继承了徐崇嗣的“鱼藻图”模式,为后人留下了《落花游鱼图》、《戏藻群鱼图》等传世名作。《宣和画谱》中称刘寀的《鱼藻图》,“深得戏广浮沉,相望于江湖之意”。宋末元初画家周东卿的《鱼乐图卷》,明代刘节的《鱼藻图卷》中也可明显地看出他们的作品深受刘、范的影响。北宋后,江南不少画家喜画藻鱼图,将明代刘节的《藻鱼图》与宋代赵克夐《藻鱼图》相比较,不难看出两者画风上的渊源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