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卒中的那些致命并发症的处理之续集

 渐近故乡时 2015-07-16


脑卒中发病后,由于植物神经中枢受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多种临床并发症,加之患者往往年纪较大,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有时治疗上一些药物使用不当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副反应,从而极易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这些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常可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死亡,亦影响日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关注脑卒中并发症的处理恰当与否,真的要看你的本事了!


整理:Tony Ge

来源:医学界急诊重症频道


症状性癫痫发热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约在10%左右,可能与局部斑痕形成有关,癫痫导致过量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造成神经元继发性缺氧缺血,使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病死率增加。脑卒中后癫痫一般较易控制,一是积极治疗原发病,二是早期治疗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癫痫药。一种药物足量应用仍控制不佳时可联合用药。尽快控制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


肩-手综合征发热


  肩-手综合征是指脑卒中后3个月内瘫痪上肢的肩部及手指腕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群,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肢反射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有关,也有人认为额、颞、顶叶病灶易诱发此病。肩-手综合征多见于瘫痪严重的上肢,以患者肩胛区持续性疼痛和运动受限为首发症状,患侧上肢外展、外旋明显受限,继之出现手部疼痛和肿胀,手指屈曲受限,晚期肌肉可明显萎缩,手部关节挛缩畸形。肩-手综合征治疗最有效的手段是早期预防,使患肢保持其功能位,加强患肢特别是多做肩部和手部的被动与主动活动,疼痛严重时可应用止痛药,局部理疗或局部封闭疗法。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发热


  吞咽困难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吞咽困难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增高有关,卒中后存活4~5年的患者约10%可有吞咽困难。卒中后吞咽困难大多与口咽功能障碍有关。防治措施:①通过对舌或咽门进行机械刺激或通过冷、酸和电刺激增强吞咽前感觉冲动的传入,可降低咽运动启动的阈值,缩短咽反应的延迟时间;②有试验提示,药物治疗(硝苯地平)可能有效,但需进一步研究;③采取颏向下(颏内收)会厌向后,使咽部入口变窄,增强对气道的保护,


  对咽期延迟有一定的作用;④必要时予以鼻胃管或鼻肠管 以保证患者的胃肠营养。


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热


  脑卒中后约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在病后1周~2年内皆可发生。表现为头痛、失眠、悲哀、沮丧、睡眠障碍、不安、思虑、失望甚或有自杀企图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额叶或左基底结等前部脑损害有明显联系。治疗上除心理治疗外,可选用丙咪嗪或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


电解质紊乱发热


  脑卒中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很多,包括不恰当的补液与禁食,脱水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病变累及下丘脑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等,应及时化验电解质,发现电解质紊乱及时予以纠正。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发热


  MOF是指两个以上脏器同时或相继发生功能衰竭,病死率可达70%以上。据统计,若仅一个脏器发生衰竭,死病率为30%,二个则为60%,三个可达80%,四个则近乎100%。处理措施:①积极加强护理,对重要器官实行监护;②积极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③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能量供应;④积极防止脑部原发病的进一步进展,防治下丘脑及脑干功能障碍;⑤严格掌握脱水剂、降压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指征,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防止MOF非常重要。


  总之,急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潜在的各系统的并发症,必须早期认识并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些并发症,以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