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心脏每天跳动约100,000次,而血液在血管内每天流经距离达到60,000英里左右。心脏病可简单分为以下两大类:
检查心脏疾病时,家族病史是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如何关爱自身才更重要。 被低估的风险因素 作为心脏病的一大病因——胆固醇被人们过分关注了。诚然,人人都想控制好体内胆固醇的总含量,也想拥有高密度脂蛋白(健康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不健康胆固醇)的良好比率。但问题是如果你只关注这些的话,那么你在预防心脏病的道路上就偏离了轨道。 以下是你真正需要了解并检查的事项: 1.) C反应蛋白——要求医生安排一种叫作“cardio-CRP”的测试,这种测试能判定炎症是否会导致你心脏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找出体内炎症的病因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你患有关节炎、鼻窦炎、肌腱炎或其它炎症,那么你就要找出体内产生C反应蛋白的原因。 2.) 高半胱氨酸——由人体产生的一种导致心脏疾病、痴呆和骨质疏松症的物质。治疗方式很简单,通常服用B6、B12和叶酸片即可,同时请谨遵医嘱。 3.) 纤维蛋白原——如果这种凝血因子的含量上升,那么会增加你患上血块的风险,从而造成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纳豆激酶是帮助控制纤维蛋白原含量上升的方法之一,同样你还须尽量避免吸烟。 保护心脏健康的更多方法: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简单健康,实施3-2-1 + 1饮食法。 一天下来,饮食比例应该是3份蔬菜、2份水果、1份谷物和1份蛋白质,这也是有效的减重饮食计划。
补充建议:
总结: 人类的心脏每天坚持跳动约100,000次来维持生命,所以你也要对其伸出援手,付出同样的努力来关心呵护你的心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