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龙蛇混杂辨三七 【草根一生】

 陕西西安熊先生 2015-07-22

[转载]龙蛇混杂辨三七   【草根一生】

 


                                                                             [转载]龙蛇混杂辨三七 <wbr> <wbr> <wbr>【草根一生】

           三七名的药材涉及11科21种植物,这些品种比较混乱,尽管有的药材部分功效与三七的某些功效相近,但其植物来源和化学成分差别很大,即使有几种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但其主要成分的皂苷也不相同,因此不能作为三七药材使用。常见伪品如下:
    1.竹鞭三七:根茎呈竹鞭状,扁圆柱形,稍弯曲,长5~22cm,直径0.8~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绿色,粗糙,节密集,节间长0.8~2cm,每节上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个淡黄色维管束点痕,排列成环,气微香,味苦,微甜。
    2.大叶三七:根茎圆锥形,类球形,扁球形或不规则菱角形,直径0.5~2.5cm,一端或两端残留有细的节间,也有呈串珠状的,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中部略有环列的疣状突起及细根痕,有的可见略凹陷的茎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淡黄色白色,粉性,有黄色点状树脂道。气微,味苦,嚼之刺喉。 
    3.藤三七:藤三七来源于落葵科植物的干燥瘤块状珠芽。 
    4.血三七:血三七来源于蓼科植物的干燥根茎。 
[转载]龙蛇混杂辨三七 <wbr> <wbr> <wbr>【草根一生】

    常见三七伪品与三七的差异 
    1.同科同属的伪品,一般都有皂苷反应,显微特征相仿,但形状不完全相似,不完全具备乳包、钉头、铜皮铁心、菊花心等特征。
    2.不同科属但名字相近的伪品,形状、显微、理化鉴别均有不同之处,如:菊三七,为拳形或类圆形块状,气无,味淡微苦,显微鉴别无淀粉粒,无树脂道,有菊糖,理化鉴别无皂苷反应。藤三七质硬脆,易折断,嚼之有粘性,显微鉴别无树脂道,有粘液细胞。
    3.另有以其他植物仿造冒充三七的伪品,这些伪品多为莪术、高良姜、姜黄等等,应注意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