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线教师有效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

 禹杰 2015-07-24

(PPT大纲)

 

沈阳市教育研究室科研部  宁炜

20103

  教育科研如同捕鱼:向哪个方向(选题),想要捕捉什么鱼(目的),用什么网(方法),去捕捉(实践)

一、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

(一)选题

课题的来源:课堂教学、教学现状、学习过程、成功经验、教学反思、教学后记、试卷分析、个人强项、最热的教育现象、课题指南……

选择课题的技巧:应用价值、没有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做过研究、自己的研究能力

选题要与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相联系,这样研究才有意义,要让研究与工作成为一个整体。

(二)查阅文献与学习理论

1.资料的来源(查阅、个别交流、会议)

2.资料的时效性(近期、远期以近期为主)

3.收集资料的原则:(逆时性原则-倒查法、选择性原则-有用的、直接性原则-相关的、比较性原则-需要和不同的)

4.资料的种类(事实性资料、工具性资料、理论性资料、政策性资料、经验性资料)

5.利用资料的技巧(用贴近自己思路的资料完善思考的框架、用独特-也可能与不太直接符合自己需要-的资料激发思考的创新点

6.理论的作用:形成深远的历史衔接;深刻的背景支撑;广阔的思考空间;启发现实的操作思路;升华的坚实基础

(三)制定研究方案

课题的名称与大小

课题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的解释 (概念的界定)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分解

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日程

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措施

预期成果

(四)推进用改革措施与过程

依据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措施的构想具体实施

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到自己选择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要确保操作按原设计不变样的推进

行动研究根据问题解决的情况适时完善调整

(五)收集与整理过程资料

收集资料: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方法所获取的事实材料,并要求做到全、实、细,以便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整理资科:是将收集到的感性材料转为理性材料的过渡性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对各种收集到的感性材料进行编辑分类、剔除异常数据、进行定性定量资料的表格图形绘制等。

(六)分析研究(成果提炼)

在做分析提炼时,研究者应尽可能的使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地考虑与研究有关的多种证据,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分析提炼中最关键的是对研究成果的概括,即把分析研究的结果科学的加以表达。

研究结论要合乎实际,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

分析提炼的四种类型:点集聚、事升理、多生共、杂生序

分析提炼的21项内容(依据课题内容选择设计)

认识类成果类:如成因、差异、原理等;

操作类成果类:如方法、途径、程序等;

混合类成果:如策略、模式、体系等。

(七) 形成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适合中小型课题研究运用)

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与基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分: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第三部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指科研方法)、过程与活动

第四部分:研究中的调查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指改革措施)与事例

第五部分:研究的效果、研究的成果、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六部分:问题与讨论

二、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十个关系

(一)功利性实用性的关系

不排斥合理的功利性

一线教师科研的本质性追求--实用性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的研究能很好的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工作

-过程指导、结题验收、骨干与明星评选会更加关注研究质量,让合理的功利性与研究的实效性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教师科研本质上由教学任务驱动。

极端的“功利性”会导致个人与他人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二)研究两端与中间过程的关系

研究的起点就要服务于过程与终端

研究的终端要基于、提炼研究的过程

研究内容的设计

问题分解的三种方式:

1、问题包(按主题及逻辑顺序将各种问题罗列出来);

2、问题链(将各种问题按类别和层次建立联系);

3、问题树(用图将各种问题的相互关系描述清楚)。

内容的展开方式:

从立体层次上展开-基础性与拓展性

从专题(视角)上展开

从多种形式上展开-开放式、合作式

从影响因素上展开-氛围、活动、评价

从操作方式上展开-实践性、探究性

从空间上展开-课堂、活动、课外

从时间上展开……

(三)常规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清晰理解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

-准确把握教育科研与常规教研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第一,教研为教科研提出问题、阵地

第二,教研借助科研,提高教研层次

区别:

第一,直接目的不同。科研-探索未知;教研-搞好已有

第二,作用不同。科研-教学创新、发展;教研-维持巩固运用

第三,过程不同。科研-提出课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撰写报告; 教研布置任务-贯彻落实-检查反馈

第四,方法不同。科研方法:概括程度高,具有指导性;对文档收集处理严格,经得起检验。教研方法:集中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解决教学问题

第五,成果表达方式与评价方法不同

-在系统认识分析问题,科学设计变革措施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

1.文献法- 考察历史,抽出规律

2.调查研究-掌握现状,寻求对策

3.实验研究-控制条件,找出因果

4.行动研究-不断改革,不断完善

5.质的研究-参与互动,解释理解

6.案例研究-典型故事,精彩点评

7.教育叙事-叙述事件,内涵价值

研究方法选用中的问题

-不必要的进行了更多的解释

-同时选择了过多的方法(不排除综合运用)

-表明了研究方法的内容,但表达不出研究方法是什么

-把任意一种研究行为都理解为科研方法

-与解决问题中采取的措施混淆

(四)借鉴他人与自己探索的关系

1.没有借鉴的科研通常是没有质量的科研

2.全部是借鉴的科研通常是通不过的科研

-我发现我想到的别人也基本上想到了,还怎么研究?一个前提,四种策略

(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应用范例一种理论的多种实践运用方式。

(六)重复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一线教师工作内容的重复性与教育科研中强调的创新性

-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往往有其普遍性,重复的研究往往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不可能不重复)

-教师面对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式有共性内容,但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方法不可能全一样)

-一线教师课题的本质追求一是解决现实问题,二是生成自己的特色  (在有效解决中完成创新)

-选题时初步有自己的研究感觉

-文献研究中找出突破创新之点

-构思目标与内容体现自身特色

-具体操作实施中多时空的探索

-收集过程素材分析时捕捉灵感

-总结提炼时选准自己新的视角

-表述方式上注意生成独特风格

-“最可惜的是教师实践有特色,自己发现、表达不出来”

-“一个好教师如果具有了‘理论意识和理论化的策略与能力’就很可能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七)研究框架与研究细节的关系

对科研过程、方法的一般性理解、文本格式要求的理解与设计、方法选择、操作、观察、整理、提炼、表述的细节要同时并重。

(八)教育现象、教学技巧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基本路径:

-了解研究报告的主体结构

-构思自己课题的提炼方向

-了解提炼内容的基本结构

-掌握提炼成果的基本方法

-细化之中的科学创新表述

-讲究表达的艺术性深刻性

(九)理性论述与事实陈述的关系

撰写研究报告时应注意:

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要求高于论文写作

-从论文式的研究转变为规范的、个性化实践探索性的科研活动。

-从具体措施的有效性到形成认识的深刻性

(十)研究规范与研究技巧的关系

研究中讲究规范的过程,同时也讲究科学的技巧

1.扮演好多重的角色

-发现者、收集者、分析者、学习者、设计者、实验员、观察者、心理师、探索者、提炼者、指挥家、作家……

2.组建好研究的团队

-研究的全程要借助外脑

-从单打独斗到形成团队

-从重视一项课题课题研究转变为养成研究习惯

3.体验好研究的愉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