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外国语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朐山西麓,弥河南岸,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建校5年来,学校行走在自然的、和谐的生命空间,追求教育高品质,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人文引领—— 让教师找到成长方向 制定细致入微的教师发展方案,为教师发展领航。学校为了引领教师向教育家的转变,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从每学期的目标达成,到每年度的具体措施,从五年的成长计划到最终的成长成才,都规划得井井有条。在不断鼓励教师自主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素养。 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政策,为教师发展提供保障。在教师成长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外国语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制度》《新教师过关课评价标准》《青蓝工程活动章程》等,并把这些制度梳理汇编成教师手册《起航》,真正使学校各项工作要求清清楚楚。 提供空间—— 让教师得到全方位发展 提供阅读空间,让书籍浸润教师的心灵。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中重要的量化指标是读书和学习。学校教师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报刊可以随时购买,读后与全体教师分享。 提供培训机会,让教师在交流中学习提升。学校采取“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培训”、“身边骨干教师的培训”、“以大赛代培训”四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在交流、学习和课堂比赛中逐步成长起来。 课程开发—— 让教师拓宽教育视野 实施“2合1”工程,开发学科课程。我们开展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的改革探索。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采取“1加1”措施,拓展育人课程。我们发挥教师的特长,使教师的特长转化为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学校根据校舍、师资及学生发展实际,拓展开发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程。采取“1加1”措施,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即全校每一名学生必修“日课程”,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每学期至少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 激励给力 ——让教师享受教育快乐 “团队合作激励”。我们在团队合作要求上,以年级为单位承包学校德育、教学、服务等工作,实行捆绑考核,落实整体推进,实施保底工程,有效地发挥资深教师带动培养年轻教师的作用;避免出现弱科、弱班、弱生的三弱现象。 “情感交流激励”。实施“一线工作法”、“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发现”。在工作中,领导与教师成了知心朋友、兄弟姐妹,走入教师群体中了解、关心教师情况,倾听教师呼声。 多彩活动激励。为了丰富教师的学校生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增强教师的工作、生活情趣,学校组建了教师合唱团、舞蹈团。体育活动的增加让教师在工作之余放松性情,也活跃了教职工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 成绩斐然 ——让教师收获教育成果 一系列举措激发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涌现出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建校新增省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教学能手3人;市特级教师3人;市名师3人;市优秀教师5人;市教学能手36人;县名师2人;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色教师、教学能手48人。名优师队伍的壮大,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作过专题报道。学校影响力逐步扩大,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学校管理中永恒的主题。培养教师成长的策略,我们的教师群体就会在学校的发展进程中,以他们独特的灵气与智慧,创造出学校辉煌的明天。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给教师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们会看到所有梦想都会开花! (尹继瑞 张永芳 张玉霞) |
|